老镇老宅楼:破旧,没产证,要不要更新?

article/2025/5/12 12:10:03

2025年,上海“全市符合条件且这些年没有改造过的小区”,基本都将纳入改造范围,实现“改造全覆盖”,“计划实施改造1500万平方米”。实际上,除了“小区”,在上海郊区、城乡之间的老镇,还有不少上个世纪建成、设施不完善、处于身份灰色状态或管理边缘的老旧住宅。

据中国政府网定义,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

撇开集体土地上的老旧农房,老镇旧宅还有哪些?它们的使用状态和居住者如何?在哪些方面需要公共介入?

2025年3月-4月,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基于对7个老镇的实地调研,并访谈其中5个老镇的基层管理者,对这一问题做初步窥探。

“历史形成”的无产证楼房,老镇普遍的存在

在几乎每一个未经拆迁重建的老镇街道上,都不难找到从建造风格和维护状态显见“上了年纪”的多层楼房。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这些不同于周边低矮房屋的楼房在镇区中心、次中心位置拔地而起,往往有“单位”的职工才能买到,住进楼房是体面的象征。但今天,这些老旧楼房中的相当一部分由于老旧、设施不完善,且缺乏正式的身份证明——房产证,处于边缘状态。

这就是“历史形成”的无产证住宅楼,即当时被允许甚至被支持建设,但不具有正式身份的楼房,往往包括集资房、供销社楼房、教师楼房等。

其特点,一是老旧,建造于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至今30年左右房龄;二是不正规,就当前的法规标准而言,缺乏单套房产证明(有的具有整栋楼房的大产证);三是不违法,在建造当时没有违背相关法规政策,甚至是政府或及其机关、单位直接参与或支持下形成,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未办理产证。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故称之为“半正规”——即处于正规和违规的中间态。

集资房是老镇无产证住宅的主要一类。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福利分房向商品房制度的过渡时期,集资房有过一段建设高潮。它是改变住宅建设由国家和单位包的传统制度,实行政府、单位、职工三方共同承担建房成本,但是不通过市场购买而直接分配的一种房屋。由于建造时的出资比例可能存在争议、当时手续不全、管理不严格,或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国企单位改制难以核查、补办费用不菲等原因,相当部分集资房未办理房产证。

2025年3月,浦东新区新场镇的坦直老镇上的一栋集资房。本文图片均由周燕玲拍摄。

在1990年代国企改革和市场化浪潮中,还有部分单位房(包括供销社产权的)卖给个人,但有的仅有交易合同,未有办理产权证明,有的有大产证但不具有单套房屋产证。

2025年4月,浦东新区(原南汇)惠南镇的黄路老镇上的一栋供销社居民楼。

在澎湃研究员调研过的7个老市镇,都存在几栋此类房龄超过30年的“历史形成”的无产证住宅楼。特别在撤制镇,商品房小区寥寥,无产证楼房反而居多。例如不愿具名的某老镇社区书记周透露,在其管辖的老镇镇区上,共474套住房中,431套为无产证住房,其中无产证的集资房、转售个人的单位房约占其中半数。

低价但权益缺失的“半正规”居所

老镇无产证住宅的“半正规”性使处境和状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由于产证缺失,这些住宅租售价格低,成为对常住本地的所谓“外来人口”更能负担得起的住所。无产证就无法在正规房产市场里交易,但由于实际供需市场存在,这些无产证住宅被大量出租、出售,主要租购者是在周边打工或镇上工作的“外地人”。

在嘉定区曹王老镇,一位操着安徽口音的餐馆老板娘一家已在旁边一个无产证小区租住了十几年,据说二居室房租为每月2000元。一位经手该小区的中介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住这里的)以前都是本地人,现在越来越少,都是我们这种老人,外地人租的多,买的也不少,便宜啊!”她说的“便宜”并非虚言,该地的无产证房一套70平米的二室一厅总价68万,相比邻近徐行镇的商品房低一半。在奉贤区塘外老镇也有类似情况:无产证“集资房”的房价是同区位、同面积,但建造年代更早的“产权房”的80%左右(如下图)。

2025年3月,奉贤区奉城镇的塘外老镇的一家房产中介,将“集资房”与“产权房”分类广告,不难看出,相近区位、面积的房屋,集资房(如文化小区)明显房价低于产权房(如紫苑小区),即便前者刚经历改造,且房龄更短。

其次,与低房价对应的是,租购者无法获得所有住房权益,如办居住证、子女上学等。

中国房产不仅在于居住或投资,还捆绑着一些社会身份和公共资源。而没有房产证,就失去了连接这些身份与资源的主要通路。

在上海,除户籍之外主要的市民身份资格——居住证申办的最主要条件是“在沪合法稳定住所”,需要提供“房地产权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虽然并非“不合法”居住,但这些都是无产证房租购者无法提供的。据2018年《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居住证也是外地户口孩子在沪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的必须条件。也就是说,租购无产权房,无法为孩子上学提供必需的居住证明。申办户籍亦同理。

此外,据房产中介介绍,无产证旧宅还不能办理过户、更名、贷款。由于这类房产交易未纳入正规房地产交易市场,存在一定纠纷发生风险,但合同交易仍受法律保护,无碍于实际居住。如果被动迁,政府方也基本会“追溯它(建造)过程,参考小产权房做一部分补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表明,无证房屋并不等于违法建筑,“对此类未经登记的房屋,应综合考虑建造历史、使用现状、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政策等因素,依法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

第三,由于并非违法,老镇无产证住房也得到居委社区的“兜底”管理维护,但在实践中投入差别大。

基于属地原则,所有住宅都已被纳入基层管理。不同于城区的商品房或老公房小区,老镇无产证楼房既没有维修基金,也无法成立业委会,多数也不构成封闭小区、被专业物业管理。在“政府托底”的管理模式下,居委社区成为提供最基本管理、维护的主体。但管理维护需要财力、精力投入,基层管理者多感到这类住房带来的管理“工作量大”“难度大”“麻烦”。

而且,这些住宅建造时间早偏老旧,有的还至今未通管道燃气、配套设施不完善,身份和公共资源的欠缺更使其边缘化、破旧、生活不便。

不过,随着近年来上海老旧小区更新力度加大,个别老镇无产证住宅楼,特别是楼栋较多、(准)小区形态的,已受惠于改造项目,面貌焕新。一些困惑居民多年的管道老旧、墙面漏水问题,经建筑外立面粉刷、污水管道更新改造、平改坡等后得到缓解,部分小区还引进基本物业管理,或增加社区服务和公共设施、空间。

2025年4月,嘉定区徐行镇曹王老镇上一处无产证老小区,尚未接通管道燃气,小区里时有燃气运送员穿梭;前两年刚做了外墙粉刷和“平改坡”,并引进了平价的物业管理。

2025年3月,奉贤区奉城镇的塘外老镇的一处无产证小区,近两年得以修整更新,除了房屋建筑,绿化、公共设施空间等也得到改善。

消极维护甚至废弃的老公房

除了属个人所有的无产证住宅楼因历史原因处于“失养失修失管”、“设施不完善”状态,几乎每个老镇上都有一些“公家”老宅——比如老公房,其中部分存在破旧、维护不善,甚至荒废的现象。

这些老公房大多属于国有资产,并由区房管/资产公司管理,以较低租金租给个人。现今其居住者部分为本地老人,部分为转租后的所谓外来人口。

老镇公房有的是30-40年前或在单位制年代,原由政府或国企、事业单位建造的公有住房;后来部分公房出售给个人,但这里指仍未售予个人、仍处于出租状态的住宅。部分此类住宅被迫空置。

例如浦东新区三墩老镇上一处建造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不成套的“小梁薄板楼房”。其社区管理人员透露,该楼“从住房安全性考虑,已经不能住了”,比如“台风天,家里全进水”。同时“没有项目,也没有规划支撑”翻建,“非常难改造”,“拆也不能拆,动也不能动”,只能清空居民、空置。

2025年3月,浦东新区三墩老镇上一处建造于70年代的“小梁薄板楼房”局部,现已空置。

还有的老宅在20世纪50年代前即已存在,后收归国有,由国有机构经营。例如浦东新区坦直老街上,部分老公房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房屋还是木质”。其中不少为木质结构,是旧式老镇常见的房屋。这些旧宅公房融合在连接成片、鳞次栉比的老街中。其房屋密度很高,居委管理人员也一直苦恼“安全隐患很大”。据说曾出现过居民自行翻修公租老宅,但被叫停。

2025年3月,浦东新区坦直老镇上的一处老旧公租房。

或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国企单位改制难以核查、补办费用不菲等原因,相当部分集资房未办理房产证。

上海城区老旧公房基本成块分布,已纳入小区管理,并有专项维护更新甚至原拆原建等积极举措。与之相比,郊区老镇的老公房维护、利用存在不少薄弱之处。

作为老旧公房的经营管理方,除非有“上级项目支持”,政府下属的房屋管理公司一般没有翻修的动力,因为“需要投入资金”,但“收益是(几乎)没有的”,还可能遭遇“规划”方面的限制和风险。如果有公租房实在居住不安全,索性任其闲置。

除了缺乏关注和支持,有的镇区老公房分散、与私宅等其他各类房屋混杂、紧挨,这也增加了翻新和维护难度。

2025年3月,浦东新区大团镇三墩集镇上的一处被闲置、废弃的老公房。

相比尚有人居住并维护的个人房屋,此类公有建筑空间很多未得到相应维护、修缮、利用,不仅有损村镇风貌、造成不便,也可能是公共资源的浪费。实际上,老镇的公共空间一向不足,除了居住和基本生活购物之外,大多缺乏用以休憩、运动、社交等的公共空间。由于公共交通不便,居民依赖自主交通工具,停车空间也十分紧张。

特别在2014年上海实施“减量化”政策以来,远郊很多老镇的建设用地指标约束更趋严格。

202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全国近年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更早,上海于2017年印发《关于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若干意见》,也关注到老旧住宅更新问题。

如今,在上海城区之外的“镇”区还存有大量“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老旧住宅,这些供给廉价居所的老旧住宅,在客观上具有增强上海城市包容性、运作韧性的功能。如无法“大拆大建”,是否可以通过老旧小区项目的逐步覆盖、或局部微更新等,较低成本地实现改善人民居住生活的目标。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吴英燕

    http://news.xdnf.cn/hNdvoTkHOj

    相关文章

    巫蛊:文化的历史暗流

    【编者按】公元前4000多年,半坡先民在建房时埋入粗陶罐和人头骨,以祭土木、魇风水;公元前91年,朝野起“巫蛊之祸”,长安大乱、万人殒命、太子被逼自杀;1995年,世外桃源的泸沽湖,被认“有蛊”的若玛一家世代被村人孤立,母亲葬礼村中无一人到场;2017年,广州纯阳观门前…

    石家庄推动城市能级与民生福祉并进

    图为石家庄高铁片区中央绿色体育公园。梁子栋摄 路网内畅外联重塑城市骨架,老旧小区展现新颜值,地下“生命线”智慧升级,工业“锈带”化身城市印记……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持续推进城市…

    “饿了么”枣庄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软件显示生前3天每日工作超11小时

    5月11日,山东枣庄的周丽(化名)安置好7岁的女儿,又匆忙出门去为丈夫的后事奔走。一周前的5月4日,丈夫袁文(化名)骑车前往饿了么长安路店上班时,在小区里倒下后再也没能起来。而在10多天前,她的妹夫梁军(化名),同样在去这家门店上班的路上倒下了。两人死因都是“呼吸…

    多元史料下的“西狩”叙事——《“庚子西狩”中外资料六种》解题

    近世海通以来,中外关系变化,新增诸多“交涉”之政,“交涉”之学遂而勃兴,同时也产生数量庞大、性质各异的“交涉”相关文献史料。在近代中外关系文献的整理与利用方面,经数代学者辛勤耕耘,积累丰厚,而今人揆时度势,再辟蹊径,犹可追迹前贤,后来居上。由复旦大学中外现…

    第12届警博会在即:一批便民利企装备亮相,规模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 资料图一大批便民利企装备将亮相警博会。5月12日,公安部通报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的有关情况。据通报,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4日至17日在京举办,主题为“新技术、新装备、新质战斗力”。“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总没胃口,一吃就饱……别羡慕,也可能是生病了

    原创 腾讯医典 朋友聚餐,大家都在大快朵颐,却总有人几乎不动筷子; 全家团聚,满桌佳肴香味飘飘,却总有人吃两口就饱了。 有的人表示很冤: 真不是不合群,也不是菜不好吃,而是——真的没胃口! 不过,没胃口、吃得少,有时候并非好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饿,表面…

    5月12日-14日,上海小升初民办初中进行网上报名

    2025年上海市初中报名入学流程 上海市教委 图今天起至5月14日,上海小升初民办初中进行网上报名。上海市教委5月12日发布提醒:完成初中入学信息核对(或登记)后,有意愿选择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家长须于5月12日-5月14日每天8:00-23:59在“一网通办”网站(zwdt.sh.gov.cn)义…

    这些网红果蔬正在收割你的钱包,营养师:吃了个寂寞

    原创 喵大夫 猫大夫医学科普专 家 简 介 谷传玲,《丁香妈妈科学怀孕指南》作者,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营养医学硕士,被南方周末评为:专注知识科普、护航国人营养和健康的2022勇敢中国青年。专注女性和孩子营养,陪伴大家吃出健康吃出美。 原标题…

    左娅︱悼陈昊

    陈昊(1983-2025.4),原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副教授陈昊的突然离世,对我来说是一场时间彻底崩塌的事件。我们是在北大本科念书时结识的朋友,迄今已经相识二十余年。这二十年间,我们分别在世界的两头读完博士、入职高校、写字为生,是共同成长、风雨…

    李公明 | 一周画记:印巴交火会否升级为第四次印巴战争?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一 《印巴战火再度升级》 纸本 彩墨 45cm X 65cm 李公明 作 2025年5月9日读“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题为《印巴交火开始升级,是否会演变为第四次印巴战争?》(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

    深一度|在亚马尔的天才面前,姆巴佩戴上“帽子”又如何

    一场4比3,巴萨又一次展现了恐怖的进攻火力,四杀皇马后,不仅本赛季的德比剧情再无更改的可能,双方的7分差距也导致联赛争冠的最后一丝悬念被杀死。此役也是两大天才球星的直面,面对“一个年轻的国王”亚马尔,上演帽子戏法的姆巴佩也只能慨叹岁月蹉跎。巴萨一战定乾坤,单赛…

    为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将奶奶告上法庭

    “如果只是几千块钱,我宁可不要也不会这么折腾。”近日,谈及为了提取、继承父亲生前银行账户内的存款,北京的张女士无奈地说道。她表示,为了证明“我父亲是我父亲”,继承父亲生前银行账户内十多万的存款,她跑了好多趟、耗时一个多月都无法解决,最终只好通过起诉自己相依…

    在地球另一端的交流,架起2万公里间更多共赢的桥梁

    从上海出发,如果挖一条穿过地心的通道,另一端连接的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地相距约2万公里,即使乘坐飞机也需要近30个小时的航程。阿根廷时间5月10日下午,由解放日报社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上海声音”主题座谈会暨“上海企业在海外”一线代表交流会在布宜诺斯艾…

    “应急侠”上线,应急管理部正式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澎湃新闻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为深入推进应急特色文化建设,创新开展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工作,应急管理部正式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该款IP形象的设计紧密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职责使命,以“卡通人物+卡通搜救犬”的趣味组合形式呈现,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IP…

    消费维权周报|上周涉手机投诉较多,涉拍照模糊、屏幕漏液等

    上周(5月5日-5月11日),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手机质量类投诉较多,涉及拍照模糊、屏幕漏液等方面。近日,消费者苏先生向澎湃新闻反映,其2021年购买的华为Mate 30 Pro手机,在无磕碰情况下,一个月前突然出现1-3倍后置摄像头拍照模糊…

    来伊份深夜回应“粽子中吃出疑似创可贴”:拿到实物后会查明原因

    5月12日凌晨,来伊份就“粽子中吃出疑似创可贴”一事作出回应。回应称,来伊份已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对于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理,来伊份称,工厂设有专人检查车间人员伤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环节。对于此次消费者陈诉的异物,…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

    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尹锡悦当天上午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出席庭审。与前两次庭审不同的是,尹锡悦搭乘的车辆这次未被允许直接驶入法院地下停车场。尹锡悦依照正常程序从法院入口进入。本次庭审于当地时间…

    学习时报头版: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强调,“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

    《单身情歌》制作人韩贤光去世,林志炫发文悼念

    5月12日,中国台湾音乐人韩贤光家属发布讣告称,韩贤光于5月12日凌晨在上海病逝,享年67岁。据悉,5月8日,韩贤光在上海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心脏骤停送医抢救。 ​家属讣告全文韩贤光是林志炫《单身情歌》的制作人,还曾为李玟、蔡依林、王力宏、伊能静、任贤齐等多位歌手的唱…

    被流量绑架人生,《人生开门红》能戳破网络时代的幻象吗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对话,以洞穴比喻主体所寄居的现实世界。在他看来,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受困于其中的人,仿佛被绑在座位上的囚徒,目力所及的,不过是观念在墙上投下的幢幢幻影。当他们走出洞穴,见到真正世界的火光,反而觉得炫目刺人。柏拉图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