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略太极”撞上“堡垒”:俄与北约新冲突模式和潜在爆点正在浮现

article/2025/11/4 4:09:17

近期,北约东翼上空频繁上演的紧张对峙,正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军事关系进入新阶段的缩影。

从2025年9月9日至10日,约20架俄罗斯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触发北约快速反应警报,并最终被盟军战机击落数架;到9月19日,俄罗斯战斗机再次出现在爱沙尼亚领空;再到俄罗斯侦察机在波罗的海上空活动,引得瑞典和德国战机升空跟踪。这一系列事件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在更广泛的战略竞争背景下,经过精心计算的举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场针对北约防御决心、反应链条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性“压力测试”。

波兰公布的坠毁在其境内的无人机残骸。

不对称的威慑:俄罗斯的“战略性太极”

俄乌冲突的巨大消耗,深刻地重塑了俄罗斯与北约的威慑姿态,催生了一种显著的“不对称”对峙格局。一方面,俄罗斯因常规力量受损而更多地依赖低成本、高影响力的非对称手段和战略武器进行威慑;另一方面,北约则凭借其压倒性的常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东翼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御长城”。

首先,面对常规地面部队深陷乌克兰战场且损失惨重的现实,俄罗斯采取了一种更为精明且难以捉摸的策略,可称之为“战略性太极”。其核心是以低成本的空中和混合手段,探测北约防御的薄弱环节,制造政治分歧,同时避免引发局势的全面升级。近期频繁发生的无人机和战机侵入领空事件,是这一策略的典型体现。它们构成了经典的“切香肠战术”,每一次行动都比上一次更进一步,但又都精确地控制在不足以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的门槛之下。

更重要的是,俄方在事后一概予以否认,摆出“与我无关”的姿态。这种做法巧妙地制造了“战略模糊性”,将举证和定性的皮球踢回给由32个成员国组成的北约。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联盟而言,就事件定性并达成一致的应对共识,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政治成本,这恰恰延滞并干扰了北约的决策循环。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俄罗斯军事力量在乌克兰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的现实。2025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部-2025”(Zapad 2025)联合军演便是一个清晰的注脚。与往届动辄展示钢铁洪流的庞大规模不同,此次演习显著缩减,其重心从炫耀大规模地面部队转向了演练一体化防空、远程火力打击和核威慑等高杠杆能力。这表明,俄罗斯正努力在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维持其军事威慑的可信度,将有限的精锐力量和物资优先投入乌克兰战场,而将战略演习更多地作为一种“节俭”的政治信号工具。这种以小博大、以虚扰实的做法,旨在通过制造持续的低烈度危机,牵制北约的军事资源和政治精力,从而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主要战略方向上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其次,为了弥补在常规力量对比上的劣势,俄罗斯正日益倚重其战略武库作为最终的威慑手段。其在实战中首次使用“榛树”(Oreshnik)中程弹道导弹,便是这一战略最激进、最危险的体现。此举与其说是一次战术打击,不如说是一次直指北约各成员国首都的政治和心理战。

“榛树”导弹被广泛认为是已遭废除的《中导条约》所限制的RS-26“边界”(Rubezh)导弹项目的变体,其首次实战发射标志着战略级弹道导弹被用于常规冲突的历史性时刻。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此次打击是对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的直接回应。这清晰地表明,该武器的运用目标并非战场上的军事设施,而是布鲁塞尔和华盛顿的战略决策者。

从纯军事角度看,用战略导弹搭载常规弹头打击战术目标,其效费比远不如“伊斯坎德尔”等更廉价、更精确的战术导弹。然而,其政治信号却异常强大。它展示了一种能够深入欧洲腹地,且现有“爱国者”等防空系统极难拦截的打击能力。此举意在将“核阴影”重新投射到任何欧洲潜在的冲突之上,试图在北约内部制造恐慌,动摇欧洲国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心。其手法不禁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的“欧洲导弹危机”。通过这种“升级威慑”,俄罗斯在明确告知北约,任何直接的军事对抗都不会仅仅停留在常规层面。它试图通过展示其在战区级战略武器上的优势以及使用这些武器的决心,来抵消北约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压倒性优势。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3日,视频截图显示,一架法国空军阵风B型战斗机在波兰领空进行北约“东部哨兵”行动演习。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于2025年9月12日表示,在俄罗斯无人机本周侵入波兰领空后,北约将加强其东翼防御。视觉中国 资料图

北约的东部之盾:从“绊索”到“堡垒”的蜕变

面对俄罗斯日益咄咄逼逼人的姿态,北约的应对并非停留在外交抗议或临时的战机增派。自2022年以来,北约启动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全面的防御姿态转型,将其东翼从一条象征性的“绊索”(tripwire)防线,系统性地升级为一座能够实施“前沿防御”的坚固“堡垒”。

首先,北约的“增强型前沿存在”(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 eFP)部署,已经从最初旨在确保多国共同应对的政治象征,演变为一支具备可靠“拒止威慑”(deterrence by denial)能力的作战力量。

这一部署始于2017年,最初是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了四个营级规模的多国战斗群。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迅速将部署范围扩大至八个战斗群,从北部的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南部的黑海,覆盖了整个东翼前线。更具决定性的转变在于部队规模的升级。北约盟国已承诺,在必要时将这些战斗群扩编至旅级规模。这一承诺正在变为现实:加拿大已牵头在拉脱维亚组建多国战斗旅,而德国领导的驻立陶宛部队也正在向旅级规模扩充,计划到2027年兵力将达到5000人。从约1200人的营级单位升级为约5000人且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旅级单位,这标志着从“绊索”到“盾牌”的质变。这些部队由位于波兰什切青的北约东北多国军总部等区域指挥机构直接指挥,确保了高度的整合与快速反应能力。

其次,如果说eFP部队是“盾牌”,那么全新的“北约部队模式”(New NATO Force Model, NFM)就是确保这面盾牌牢固的后续力量。 NFM彻底改革了北约的增援战略,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战备水平极高且预先指定了作战任务的部队池。

NFM取代了过去约4万人的“北约反应部队”(NRF)。它构建了一个三级战备体系:第一梯队:超过10万名部队,可在10天内部署到位;第二梯队:约20万名部队,可在10至30天内部署到位;第三梯队:至少50万名部队,可在30至180天内部署到位。

NFM的核心创新在于,这些部队不再是一个泛泛的兵力池,而是被预先分配给特定的区域防御计划。这意味着,一支德国的装甲师或英国的装甲旅在和平时期就已经明确其战时任务是保卫波兰或立陶宛的某个特定区域。它们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装备和后勤规划。原有的“高度战备联合特遣队”(VJTF)作为一支约5000人的“先锋部队”,现在则成为这个庞大体系中第一梯队的矛头。

这一系列变革标志着北约威慑理论的根本性转变——从“惩罚性威慑”转向“拒止性威慑”。过去的“绊索”模式基于这样的逻辑:如果你入侵,我们虽然无法阻止你暂时占领,但最终会集结力量将你击败并让你付出惨重代价。而新的前沿防御模式则宣告:我们在前沿部署了足够强大的兵力,并能在数日内迅速增援,你从一开始就无法取得速胜,甚至会遭遇军事上的失败。这使得俄罗斯采取“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的战略变得极其困难和不切实际。

最后,为应对俄罗斯的空中探测,北约进一步强化了其本已强大的空防体系,构建了一个集日常巡逻、快速反应和专项行动于一体的多层次、一体化空中盾牌。该体系的基石是北约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NATINAMDS),这是一个运行数十年的网络,由遍布欧洲的雷达、指挥中心和拦截武器组成,提供全天候的空情监控。

在此基础上,波罗的海空中警巡(Baltic Air Policing)任务确保了战斗机截击中队24小时备勤,每周7日均处于快速反应戒备状态,能够在数分钟内起飞,拦截任何不明或敌对的空中目标。针对近期的无人机威胁,北约于2025年9月12日专门启动了“东方哨兵”行动(Operation Eastern Sentry)。该行动为东翼防空系统增添了更先进的装备,包括荷兰的F-35第五代战斗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德国的“台风”战斗机,以及部署在爱沙尼亚的意大利“紫苑”防空系统(SAMP/T)和部署在波兰的德国“爱国者”等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这些先进装备的部署,使北约能够同时应对从低端的无人机到高端的巡航导弹和先进战斗机的全方位空中威胁。

未来趋势与潜在燃爆点

综合分析俄罗斯的战略意图与北约的防御转型,可以看出,双方的对峙正围绕新的焦点展开。虽然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风险因俄罗斯的国力限制而降低,但新的冲突模式和潜在燃爆点正在浮现。

首先,俄罗斯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俄语简称MTO),虽然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但其结构性的脆弱和巨大的战争消耗,使其几乎没有能力在维持乌克兰战线的同时,支撑另一场针对北约这样强大对手的高强度冲突。2022年对乌克兰军事行动初期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于灾难性的后勤规划,尤其是对铁路的过度依赖和公路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导致远离铁路枢纽的突击部队迅速陷入补给中断的困境。尽管在后来的顿巴斯战役中,俄军后勤通过缩短补给线等方式有所改善,但其脆弱性依然存在。

目前,整个俄罗斯后勤系统正全力以赴地维持乌克兰前线的作战需求,并艰难地弥补庞大的装备损失。为新动员的数十万兵员提供训练、装备和补给,已经使其不堪重负。未来任何旨在弥补这些短板的改革,都需要巨额资金,而这些资金必须与重建一线作战部队的迫切需求竞争。因此,俄罗斯的后勤状况不仅是一个战术层面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其战略雄心的“拦路石”。

在可预见的未来,从军事技术,特别是联勤保障角度看,俄罗斯发动一场针对北约的大规模常规突袭,在后勤上是不切实际的。任何此类企图都将需要一个漫长且无法掩饰的动员和后勤集结过程,这会为北约提供明确的战略预警,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调动和部署其更具优势的军事力量。

其次,尽管北约的常规防御态势看似稳固,但现代战争推演揭示了一个危险的悖论:北约的常规优势本身,可能在危机时刻催生通往灾难性升级的路径,尤其是在苏瓦乌基走廊(Suwałki Gap)这样的敏感地带。

苏瓦乌基走廊是波兰与立陶宛之间一段长约100公里的陆地边界,它将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隔开,常被视为北约防御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深入分析会发现这是一个相互的脆弱点。俄罗斯若想切断该走廊,就必须直接攻击波兰领土,这是明确的战争行为。反之,北约同样可以轻易地将该走廊变为“无人区”,从而孤立加里宁格勒。

来自兰德公司(RAND)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等智库的近期兵棋推演一致表明,在波罗的海的潜在冲突中,北约凭借其空中优势,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压制俄罗斯的防御体系,战况将与乌克兰的消耗性空战截然不同。然而,风险也恰恰在于此。推演显示,俄罗斯常规力量的快速溃败,极有可能触发其采取极端措施。在误判和误解不断累积的混乱局势中,莫斯科为了避免彻底的军事失败并强行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很有可能动用其战术核武器作为备选手段。

结论:升级阴影下的持久对峙

当前北约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还未达到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前奏,这主要是由俄罗斯在常规军事力量和后勤能力上的严重局限所决定的。我们正在目睹的,是一个以持久、高风险的军事和政治对峙为特征的“新常态”。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继续其非对称的探测、骚扰和战略恫吓行动,试图在北约内部制造裂痕并消耗其资源。与此同时,北约将继续推进其东翼防御体系的“堡垒化”进程,通过“硬实力”部署来巩固其威慑的可信度。

这场对峙中最大的危险,或许并非源于某一方蓄意策划的全面战争,而是在频繁的空中摩擦或混合冲突中,一次意外的擦枪走火或严重的战略误判,导致局势失控,将双方拖入一个谁也无法掌控的升级阶梯。因此,对于莫斯科和布鲁塞尔而言,未来最严峻的挑战将是如何管控这种充满摩擦的“新常态”,避免在危险的边缘引爆一场灾难性的冲突。

(王思羽,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李亚,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leSeRDRqnT

    相关文章

    “满血复活”的豫章书院,照见一座城的文化远见

    豫章书院 图“一座古老书院在象湖之心涅槃重生,承载的不仅是建筑形制的复原,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清晨的象湖,水光潋滟。一道钢架浮桥如飘逸的丝带,连接湖岸与湖心岛,将人们的脚步引向岛中央的豫章书院。青砖石基,朱漆门柱,金匾额枋,绿琉璃瓦,这座易址重建的书院…

    男子杀人潜逃27年后被抓,浙江杭州一起命案积案成功告破

    近日,在杭州西站,山东济南至杭州的G2623列车缓缓驶入站台,逃亡了27年的命案逃犯洪某某被民警押解下列车,标志着临安公安“199899”故意杀人案全面告破。积怨酿惨剧,二十七载追凶路1998年9月9日晚,杭州临安清凉峰镇某村发生一起因家庭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一女子被其女婿…

    沪疆携手共筑健康防线——上海健康医学院在喀什推动医教融合与护理合作

    上海健康医学院代表团出席第三届沪疆医学大会。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健康医学院供图近日,第三届沪疆医学大会暨2025帕米尔医学论坛月在新疆喀什开幕。会议以“赋能边疆医疗 共筑健康防线”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上海“组团式”援疆十五年来在医疗援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

    王羲之颜真卿领衔晋唐宋元名迹特展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今年最重要特展“甲子万年”的完整展出清单与详细展期。本次共展出170件/组文物,东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26岁女孩为何决定在这里“安家”,解码上海文化人才社区生长力‌

    这个暑假,26岁女孩朱笑语决定把“家”安在“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之前一直租的是朝北的房子,这次我换了个朝南的房子,还带观景阳台,整个房子的面积也比我之前租的房子大了些,地段更好了…

    深度聚焦文明对话路径,贡献中国学术智慧: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报告(2025)》

    2025年9月26日下午,《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上海参与构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与影响”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举行。本次发布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主办,党委宣传部部长答浩主持。来自学术界、政策界和媒体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

    王新祥已任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澎湃新闻记者从财政部预算司官网获悉,王新祥已任财政部预算司司长。公开资料显示,王新祥,男,汉族,1971年9月生,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1996年8月参加工作,经济学硕士。王新祥曾任财政部综合司副处长、处长,2015年9月起历任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财政部…

    重塑城市活力:2025“‘大数据与营商环境’研讨会”

    2025年9月26日,第七届“‘大数据与营商环境’研讨会”暨城市活化研究院(公号)“城市活化观察”系列沙龙在上海社科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上海大数据联盟、Timer城市活化研究院(公号)合作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青春华章•共赴山海向未来”主题展演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黄浦江畔奏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升网络育人能力,倡导当代青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哔哩哔哩、澎湃新闻联合主…

    吕鸣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据“北京门头沟”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9月2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吕鸣任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同日,“北京门头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北京市委决定:吕鸣同志任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员会委员、常委、…

    华南理工校园车祸引深思:校园限速多少,如何惩戒违章

    事发路段。受访者供图9月27日晚,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发生一起车祸,事故造成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受伤,肇事司机是该校一名教师。该事故引起外界对校园行车安全的关注。29日上午,据媒体报道,该校五山校区又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网约车进入校内撞上了一名骑自行车的退…

    我国自主研制载人飞艇“祥云”完成首次高原地区低空飞行

    记者今天(9月29日)从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艇“祥云”AS700在西南地区完成了首次飞行,全面检验了飞艇在高原地区低空环境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次AS700载人飞艇在贵州关岭地区飞行的海拔为1200米,为首次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低空飞行,获取的环境适配…

    现货黄金突破3800美元续创历史新高,年内累计上涨超四成

    9月29日亚洲交易时段,现货黄金涨超1%,价格突破3800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年内累计上涨超四成。国内黄金饰品方面,数据显示,国内金饰克价悉数站上1100元。9月29日,周生生金饰价格为1111元/克,老庙黄金为1108元/克,周大福足金首饰、六福珠宝、金至尊为1108元/克。诺安…

    写作动机与历史研究中的想象力——《从书写到书法》前言

    《从书写到书法》,郑也夫著,敦煌文艺出版社,2025年10月一,一个书法素人写作此书的动机“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为什么一定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是钱锺书对一位读过《围城》的美国读者请求见面的回复。”此说让笔者想到庄子的知鱼乐:惠子曰:“子…

    奋勇争先实干家|护航科技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从为科创企业铺好创业的“最初一公里”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浦发银行创新中心“张江创孵基地”,通过探索“热带雨林式”的科技金融孵化模式,以“科技金融+孵化器”模式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张江创孵基地”,不单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集创业孵化、金融服务…

    价格体系、货币制度、自然规律下的历史、社会和人

    9月14日下午,《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新书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行。本书编辑贾启博、译者陈佳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与学者张向荣(文史作家)、王申(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员)、郑小悠(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鸣飞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员)齐聚一堂,…

    柳向春:吴湖帆与徐森玉的一樁趣事

    上海博物馆2016年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颇受好评。特展中的有关展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家藏文物,一是经眼(鉴定)文物,再就是几种相关的手稿文献。最后一种,或许只是配角,是为了说明吴湖帆在鉴定方面成就的实物证明而已。而之前的两种,尤其是第一种,…

    城事|天安门“祝福祖国”花篮盛装迎国庆,游客提前打卡

    9月29日,北京,十一国庆节前夕,天安门广场国庆大花篮形状的花坛装置。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天安门广场在国庆前夕再次搭建“祝福祖国”花坛,花坛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花坛底部直径45米,为向日葵图案,寓意葵花朵朵向太阳。2025年​9月28日,国庆节临近,市民游…

    克里姆林宫:金正恩访俄日期尚未确定,俄朝关系将继续深化

    9月3日,来华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北京会谈。据中新网报道,普京在会谈后邀请金正恩访问俄罗斯。9月29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金正恩访俄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据塔斯社报道,佩斯科夫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金正恩访问…

    时代议程中的伦理思想:第一届伦理思想创新论坛综述

    2025年9月20日至21日,由厦门大学哲学系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时代议程中的伦理思想:第一届伦理思想创新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三十多位我国哲学伦理学领域领军学者围绕伦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理论创新、实践转向与文明使命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开幕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