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动机与历史研究中的想象力——《从书写到书法》前言

article/2025/11/4 11:37:48

《从书写到书法》,郑也夫著,敦煌文艺出版社,2025年10月

一,一个书法素人写作此书的动机

“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为什么一定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是钱锺书对一位读过《围城》的美国读者请求见面的回复。”此说让笔者想到庄子的知鱼乐: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与钱层次不同,一个是古代智者认知上的前沿思考,一个是现代作家婉拒粉丝时的抖机灵。但或智慧,或机智,共同点都是逻辑不通。人鱼不可置换,大概率地说,人能知人,人不能知鱼,此物种之异同所使然。书蛋不可置换,鲜有吃了某蛋寻母鸡的人,读了某书想见著者的人却多的是,不荒诞。笔者做央视“东方之子”主持人时采访汪曾祺,问他:“您女儿问您《受戒》这样的作品还能写出来吗,您答不能。敢问为什么不能?”看得出来老爷子不想回答。看着摄像机迟疑片刻才说:《受戒》的情节是虚构的,小和尚的心情却是我的初恋,不会做第二遍。能说了解作者对理解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吗?有,且在多个维度上。

敝人反钱锺书之道行之。先向读者交代我是什么人,为什么写这本书?

我是书法素人。2020年元月才开始写毛笔字。之前绝少阅读关于书法的书籍。如此就更要向读者交代其人,其写作动因。

我是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领工资的教师,这么说是想表达,我不是典型的社会学家,长期的知识摄取和全部著作,都可见证我是个拒绝画地为牢的杂家。但身为学者当不存疑。从1978年(七七级)进入大学迄今46年,从1982硕士研究生毕业算42年。治学四十余年了。我以为合格的学者一定是研究者。而研究者的特质是好奇心。这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是学术训练和长期钻研的结果。作个学者我及格。文史哲三个方面,我比较平衡,智力特质上稍稍偏向哲理,即穷根问底的劲头更足。哲学史的第一章常常讨论哲学的定义。这是寻常人不视为问题,实则难度极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以哲学思考的尺子测量和定义其他事物,要定义尺子本身会不知所措。我本来就喜欢这样的思考,又受到如此训练。故一发不止,四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地解答着自己赋予自己的大小问题。

学写毛笔字不久开始阅读书法史。字写好了?有余力了?都不是,是要安顿自己的好奇心,是想搞明白自己手里干的是一桩什么样的技艺,它自何时开始,如何演变至今。不读书法史也罢,一读麻烦来了:不满油然而生,质疑一个接一个,几至不吐不快。能写吗?我是书法素人,但这似乎不全是负资产。书法技能上缺少幼功,但在书法史的认知上未被洗脑,没有僵化的成见。虽然也痴迷几个人的书法作品,但古代大师于我并无不可置喙的神圣。我是书法菜鸟,却是社会学、史学的老狐狸,一个不乏斩获的怀疑论者。见到问题不深究,能颠覆成见却不敢写出来,岂不是辜负了一个怀疑论者四十年的功夫。于是下述的一个个观点在批判性的阅读中次第成形。

最早的文字不是甲骨文,不是金文,是毛笔写于竹木上的文字。王国维说:“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笔者更进一步,且整合了更多的论据:甲骨上墨写的字;甲骨文中有“聿”(毛笔)“册”(连缀的竹简);汉字在其一切载体上一以贯之的书写顺序:字从上到下,行从右往左,在世界书写史上独一无二。最后这个论据是笔者独家见解。

秦汉简牍中的主打文字是秦隶、汉隶,从来不是小篆。小篆地位的拔高,是许慎《说文解字》造就的中国书法史上的最大错误。且小篆也不是李斯的发明。李斯书写秦代石刻也属杜撰。

东汉之前只有书写,没有书法。笔者从四个方面为书法定义:目的,被承认,署名,水准。

楷书之祖钟繇的作品是他手下的文吏书写。这不是想当然吗?对此事最有发言权的陈寿、裴松之均不认可钟繇的书法。钟繇书写的证据在哪里?

草书受道教扶乩的启发,很可能王献之亦在其列。

王羲之至尊的书法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仰仗李世民。最好的楷书属于唐人。

中国顶级书法家中半数被遗忘。部分作品被后人发现,其中极少数书写者的姓名重见天日,多数湮没无闻。

馆阁体及雕版中“宋体字”的流行是必然的,因为帝国的“文书行政”决定了规范化的书写是大事体,与之相比书法是小游戏。

上述观点辐辏一稿之时,笔者意识到拙作的颠覆性。为什么大多数书法史作者与笔者立场、观点殊为不同,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他们或意识或潜意识地,是带着自赋的使命来的:要拔高书法的地位。拔高不外几个手法。其一,把祖宗追溯得越老越好,这是悠久的尚古传统所使然。说出的越古老越有学问,发掘得越古老越有贡献。如此就极大地混淆了书写与书法。其二,造神。这是人类每一桩浩大活动中都必然发生的事情,是心性使然。没有超级巨星,焉能显示这活动的伟大,不展示这活动的伟大,焉能表现参与者的崇高。其三,赞美。古代书法大师评价优秀作品多是以比拟的手法来赞美。笔者不以为赞美是对待心仪事物的最好方式,比拟必往高走,故引领夸张,一浪高过一浪。“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蔡邕《笔论》)“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王羲之《书论》)“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袁昂《古今书评》)古人的比拟式赞美,极大地影响了以康有为首的一大批现代书评家。赞美是赞美者的抒情,背离认知,求真务实的读者不知所云。笔者认同一位古诗词教师的说法。他向学生显示一首诗词之好的方式,就是再三地朗读,让同学们沉浸其中去体会。他还讲述诗人的生平遭遇、写作此诗的场景,唯独不去赞美诗作。能体会其美的同学,在反复朗读中自会感动。鲜有一种美能感动所有人。体会不到的人,听到赞歌就体会到了吗?对一个厌吃某食物的人赞美该食物他就爱吃了?中国书法是伟大的,但没有伟大到造神和赞美者所说的那个程度。从古到今,中国书法从来没有覆盖中国书写人口的三分之一,遑论一半。

笔者是地道书法素人,不带任何使命进入书法史的阅读与写作。比比皆是的数典认祖、造神赞美,刺激敝人反其道行之。反动取向之一是疑古,此呈现于上述观点中。取向之二是认知,认识书写到书法的演变,认识书法所需条件与其演变的一个个环节。

做个真实却未必恰当的比拟。敝人去过无数寺庙,从未烧过一炷香,即使僧人善意劝我。进入书法的殿堂我依旧是不“烧香”的来客,但绝不是拆庙的。我痴迷且执著书法,但造神和赞美远离我的人生哲学。我以为,我找到了更有意义的投身书法的方式。

二、想象在史学研究中的合法性

做事无不带方法者。差异在于,其一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其二说明还是不做说明。颠覆成见,推导史册不曾记载的事情,讲述前人没有说过的道理,最好还是明示自己所持方法。敝人方法有二。其一疑古,对其方法论上的辩护已在拙作《五代九章》(2023)前言中条分缕析,恕不赘述。其二想象,论说如下。

事实、逻辑、想象,是本节讨论中的三大要素。搞清事实是史学的首要工作。逻辑无疑是历史学解析事实的主要方法。“想象”也是要素,且地位并不居于事实与逻辑之下。

历史学应对事实的主要工作,一是判定真伪,二是解决短缺。

因为史书中真伪并存,判定真伪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手法是摆脱孤证,利益不一致的两个人说出同一事实,即为证实。但这常常做不到,于是逻辑派上了用场。即判断一个缺乏第二证据的说法是否合乎逻辑。若合乎逻辑,大致可以认可。比如东汉学者卫宏说司马迁“下狱死”是个孤证。可是笔者以为,它合乎逻辑。《报任安书》2870余字,是连缀250余片的一大捆简书。送到死囚犯任安手中,狱卒焉敢不上报,刘彻焉能不知晓。当年听到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刘彻罚以宫刑;《报任安书》老调重弹,他岂能容忍。从《报任安书》的内容看,司马迁完成了伟业,受够了屈辱,此时唯求死得其所。一个“孤证”加上坚实的逻辑,够了。而单一来源的事实与逻辑不符合时,则较难判定。社会历史中确乎存在不合逻辑的真实行为,因为人类有很多行为是荒诞的、非理性的,特别是昏君。但判断是否合乎逻辑是需要的,毕竟人类的多数行为是功利的、理性的。且不乏一些场合,逻辑在其中的权重竟然比“事实”更大,因为当事人们都在故意弯曲事实,乃至莫衷一是。所以在侦破案情时,犯罪动机备受重视,犯罪动机不是某人的说法,而是逻辑推定。故逻辑常常是怀疑的起点、分析的工具。

事实短缺,是历史学家每每遇到的问题。近现代史尚且如此,何况远古史。怎么办?必须诉诸想象。笔者愿意将这种想象称为“逻辑可能性”。即这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是在有限事实和严格逻辑推理之双重约束下的想象。

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为人类下过无数定义。其中笔者最欣赏“人类是具有可能性的动物”。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理性能力与想象能力之合一。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这是人的本性。且施展于方方面面,它在面对事实欠缺的历史时不可能缺席。民间历史从古至今充斥着想象。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希罗多德的著作是考据和想象的合一。他们毫不犹豫地以“逻辑可能性”填补无法获得的事实。现代史学的进步,应该是妥善地处理想象,而不是拒斥。混同史实与想象是前现代的历史学,拒斥想象、拘泥史书则是可怜的现代侏儒。所谓妥善处理,就是分析前充分掌握已有的史实,陈述时说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是逻辑的可能性。

“逻辑的可能性”是被人类广泛实施的智力活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刘慈欣的《三体》是 “逻辑的可能性”在科幻上的展开。昆德拉说:小说的价值是探索生活的可能性,探讨人性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可能性。历史学研究中的“逻辑的可能性”与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史实限定之下的“逻辑的可能性”。

拥有历史学想象力的学者,其实对史料上的微观的发现更珍惜和重视。因为他深知史料与想象的关系,深知一个微小的新史料很可能会颠覆或拓宽他此前的想象和推理。

本书讨论的是材料短缺的时代和领域,要极大地诉诸想象。故首先给出对想象的解释和辩护。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hSoHGDmWKo

    相关文章

    奋勇争先实干家|护航科技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从为科创企业铺好创业的“最初一公里”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浦发银行创新中心“张江创孵基地”,通过探索“热带雨林式”的科技金融孵化模式,以“科技金融+孵化器”模式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张江创孵基地”,不单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集创业孵化、金融服务…

    价格体系、货币制度、自然规律下的历史、社会和人

    9月14日下午,《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新书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行。本书编辑贾启博、译者陈佳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与学者张向荣(文史作家)、王申(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员)、郑小悠(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鸣飞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员)齐聚一堂,…

    柳向春:吴湖帆与徐森玉的一樁趣事

    上海博物馆2016年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颇受好评。特展中的有关展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家藏文物,一是经眼(鉴定)文物,再就是几种相关的手稿文献。最后一种,或许只是配角,是为了说明吴湖帆在鉴定方面成就的实物证明而已。而之前的两种,尤其是第一种,…

    城事|天安门“祝福祖国”花篮盛装迎国庆,游客提前打卡

    9月29日,北京,十一国庆节前夕,天安门广场国庆大花篮形状的花坛装置。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天安门广场在国庆前夕再次搭建“祝福祖国”花坛,花坛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花坛底部直径45米,为向日葵图案,寓意葵花朵朵向太阳。2025年​9月28日,国庆节临近,市民游…

    克里姆林宫:金正恩访俄日期尚未确定,俄朝关系将继续深化

    9月3日,来华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北京会谈。据中新网报道,普京在会谈后邀请金正恩访问俄罗斯。9月29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金正恩访俄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据塔斯社报道,佩斯科夫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金正恩访问…

    时代议程中的伦理思想:第一届伦理思想创新论坛综述

    2025年9月20日至21日,由厦门大学哲学系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时代议程中的伦理思想:第一届伦理思想创新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三十多位我国哲学伦理学领域领军学者围绕伦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理论创新、实践转向与文明使命展开深入研讨。论坛开幕式由…

    全球前瞻|日本自民党总裁角逐即将开锣,美国又一轮高关税来袭

    9月2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小林鹰之、茂木敏充、林芳正、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从左至右)出席辩论会。新华社 图本周9月29日10月5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将于10月4日举行。这次党总裁选举的胜者如无意外,将成为日本下任首相。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日本…

    河南能源董事长马正兰履新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澎湃新闻记者从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获悉,马正兰已任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正兰,男,汉族,1972年1月生,河北沧州人,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马正兰曾长期在煤炭企业任职。根据中国证券报2019年公…

    李公明 | 一周画记:口水战——谁是“纸老虎”?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1 口水战:谁是“纸老虎”?纸本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作 2025年9月27日据“澎湃新闻全球速报”报道(2025-09-26),特朗普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后,在他…

    澎湃思想周报|达特茅斯拒绝抵抗引发争议;亚当·普沃斯基谈美国民主之秋

    达特茅斯拒绝加入常春藤抵抗引发争议特朗普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宫,开始第二任期以来,就将美国高等教育界视作主要“战场”。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国土安全”,“反犹主义”等名义,向以哈佛大学为首的美国精英学府实施监管与干预。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冲突迅速升级,一场…

    潘玮琳评《以竹为生》|重新认识现代中国工业化中“看不见的劳作”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德] 艾约博著,韩巍译,吴秀杰校,江苏人民出版2024年5月出版,340页,98.00元2009年,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了艾约博(Jacob Eyferth)的Eating Rice from Bamboo Roots: The Social History of a Community of Handicr…

    七百岁壁画“走下殿墙”,系列图书展现永乐宫壁画之美

    9月27日,以“欣会诸神 展序新章”为主题,《永乐宫日历2026》《永乐宫神仙志》新书首发式,在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举行。永乐宫三清殿内距今整七百年的大型壁画《朝元图》,首次以最高清细节与最系统谱系的方式,从殿墙走入日常,成为可随身携带、每日相伴的文化载体。新书首…

    “歌剧‘美’影”入驻美琪大戏院,23场活动最低票价50元

    谁说歌剧只能端坐殿堂?美琪大戏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打造的“歌剧‘美’影”系列活动,通过轻量化编排、互动式讲解,将歌剧送到观众身边。9月-12月,23场活动陆续上演,高雅艺术也可以不高冷——单人票50元、双人票80元、三人票100元,观众就能轻松步入艺术现场。首场活动现场9…

    跨海论汉|美国汉学家贺萧:工人、女性、农村

    不久前,中国劳工史与城市史的经典之作《天津工人:1900-1949》再度面世。这本1986年首版的书,在近四十年后焕发新生。当我再一次翻到它的名字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四十多年前,一位年轻的学者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天津老城狭窄的街巷间,搜集近代工人生活的点滴资料。她便是…

    李必友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此前任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

    9月28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党委书记调整,李必友同志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宣布市委决定,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主持会议。李必友,男,1970年9月生…

    马上评|鸡排哥火了,地方文旅该怎么接?

    “鸡排哥”李俊永网络代有红人出,如今轮到鸡排哥。这几天,把“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的鸡排哥,在线上线下火得一塌糊涂。9月28日,鸡排哥李俊永在景德镇文旅推广座谈会上发言,“马上就是国庆了,我们工作的重心,严格把控食品的安全,把控卫生问题”。当座谈会的…

    上天入海的“哪吒”如何炼成?学生“炸机”,导师跳水打捞

    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哪吒实验室”,学生间口口相传着一个故事:有个师兄在千岛湖试验时,航行器不慎“炸机”坠入湖中,导师曾铮一个猛子扎下去,把机体捞了上来,它当时缠在湖底的水草上。澎湃新闻记者向曾铮求证,他笑道:“跳水主要在早期,后期机体越来越成熟,我跳水…

    国际设计科学学会追授俞孔坚教授“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

    2025年9月27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上,国际设计科学学会追授9月23日(当地时间)在巴西开展生态考察时不幸罹难的杰出景观设计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 “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国际景观设计教育领域的卓越建树,及对全球设计科…

    中俄经贸合作分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京召开

    9月2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王文涛指出,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中方愿推动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不断提质升级,拓展数字经济、电…

    青春华章|上天入海的“哪吒”如何炼成?学生“炸机”,导师跳水打捞

    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哪吒实验室”,学生间口口相传着一个故事:有个师兄在千岛湖试验时,航行器不慎“炸机”坠入湖中,导师曾铮一个猛子扎下去,把机体捞了上来,它当时缠在湖底的水草上。澎湃新闻记者向曾铮求证,他笑道:“跳水主要在早期,后期机体越来越成熟,我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