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八月,一鼓作气,一口气集中打掉了三个造假者。
他们分别是假院士阮少平、假参事余鹏翔和假外交官房文军。
假院士阮少平、假参事余鹏翔和假外交官房文军(从左到右)。
这组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其中一位好友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微信:“为你们这个策划点赞,各行各业均有此类扯虎皮之流!”
曝光的造假者越多,我们的思考也越多,疑问也就越多。诸多网友和我们自己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些造假者为何能横行多年?
在分析了诸多的案例材料之后,我们认为,这些造假者之所以能够横行多年,是造假者与邀请方(举办者、受骗者)主客观原因交织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可能的原因。
第一,一叶障目。
现在造假者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比如,假院士阮少平直接冒充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这种假冒身份容易被识别出来。有些造假者就很“聪明”,冒充一些国外的山寨院士,这种就不容易露馅。
所以,现在国内各种场合充溢着琳琅满目的某国(某洲)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这些身份的含金量不一而足。有的就是先在当地注册一家“山寨学术机构”,然后就开始面向国内“批发”院士头衔了。你让一个中小学管理者去辨别这些琳琅满目的“山寨院士”,确实存在实际困难。
第二,人情世故。
曝光假院士阮少平之后,一家阮少平曾造访的学校曾这样解释接待他的原因:“阮少平等人跟学校内部人员相识,当时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学校的,不是学校专门邀请的。”
还有另一所中学是由知名校友自行带领阮少平一行到校交流,此次活动非学校主动邀请。当时学校校长外出市外学习,由副校长等校领导接待。来宾参观校园后,知名校友与阮少平为100余名学生代表开展分享会。活动当日,学校曾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推文。当晚,该校校长与时任办公室主任核查发现,官方渠道无阮少平“院士”身份记录。
因为内部人员或者知名校友的牵线,很可能就没有对来访者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从而让造假者钻了空子。然后这些造假者又在相关网站发布了此次造访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包装”了假身份。
第三,搞信息差。
阮少平、余鹏翔还比较“传统”,冒充的都是国内真实存在的厉害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参事室。房文军的造假工程更进一步:直接生造莫须有的国际组织。
中国人对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这两大国际组织耳熟能详且认可度极高。房文军就给你造出来一个全新的组织:“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中心”,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都有了。
房文军的“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中心”和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都没有关系,只不过是一家由华人在伦敦注册的NGO。真的是你想要什么,他就能给你提供什么。
第四,合谋造假。
在此次打假中,我们也发现,有些论坛(活动)的举办方也没那么无辜,有知假请假的,也有合谋造假的。
这些论坛(活动)本身可能也很山寨,真正的名人、院士请不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这些造假者提供舞台了。
合谋造假的也大有人在。房文军就曾在泰国曼谷与某汪姓“书法家”相互吹捧。汪某说,“首先衷心祝贺您(指房文军)在泰国曼谷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勋章奖,您是联合国领导,给中国人争光,全世界只颁发一枚此奖,可想而知含金量之高。”房文军称,“您(指汪某)是集诗词、书法、武术等于一身的世界级艺术家,多才多艺,您的书法,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您的格律诗、词牌、自由诗、散文诗等三千多首,在中国书画界不多见。”
就在这个场合给房文军颁发“世界杰出华人勋章奖”的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早已被民政部列入“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这就是典型的“合谋造假”了。
这些合谋者的“司马昭之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作者陈良飞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