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评选标准极为严苛,全国一亿多件可移动文物,入选者仅195件。安徽省共有五件文物入选,其中四件都出自马鞍山一座并不起眼的墓葬——三国东吴名将朱然之墓。
中国的城市之名,大多依山傍水,或取自祥瑞。唯独“马鞍山”这三字,带着金戈铁马的悲壮。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乌骓马鞍落地成山;千年后,李白在此终老,将诗魂永远留在了采石矶。
然而,马鞍山的历史分量,远不止于传说与诗篇。它与金陵一江之隔,共享着六朝烟水,在历史长河中彼此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
若要掂量这对话的厚重,便不能不提“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个名录听起来很学术,实则重若千钧。它的评选标准极为严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只有“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才可能入选此名单。换言之,它们是国宝中的国宝,是一旦损毁便永无替代的文明孤本。自2002年至2013年,国家文物局分三批甄选,累计也不过195件(组)。全国一亿多件可移动文物,入选者仅195件。安徽省共有五件文物入选。其中,足足四件,都出自马鞍山一座并不起眼的墓葬——三国东吴名将朱然之墓。而另外一件,便是声名赫赫、作为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战国铸客大鼎(楚大鼎)。
这“五分之四”的重量,让我走进了朱然家族墓园。
墓园俯瞰图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墓园静卧于一座市民公园内,松柏掩映,青石铺地,寻常如一处市民日常徜徉的城市绿地。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仿佛是时光散落的碎片。谁能想到,这片宁静之下,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墓室已被保护起来,透过栅栏,可见层层台阶向下延伸。
墓室已被保护起来,游人只能在围栏外凭吊。透过栅栏,可见层层台阶向下延伸,消失在幽暗处。就是这短短的8.7米墓道,却像一条时光隧道,通往一个被我们误读已久的时代。
讲解员是个爱笑的姑娘,她说:“朱然其人其墓,都很低调。你们看,那四件国宝,就和其他出土漆器一起放在大通柜里,没有单独陈列。”
果然,在那个略显拥挤的展柜中,那些“不得出境”的瑰宝,就那样平常地立着。若不是刻意找寻,你很难从数十件漆器中一眼认出它们。
这种低调,反而显得格外庄重。
吴皮胎犀皮漆鎏金铜釦耳杯(2件)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国·吴
细细端详那对皮胎犀皮漆鎏金铜釦耳杯。它们静立展柜一隅,黑、红、黄三色流转如云霞。看似寻常的酒杯,竟将中国犀皮漆工艺的实物史证提前了六百多年。更令人深思的是,此等技艺至唐宋方见于文献,明清才臻于成熟。那么,从三国至唐,这几百年间,它是如何在历史的夹缝中悄然传承?技艺的星火,又在何处潜行?历史总留下大片空白,任人在残片与疑问间拼凑真相。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马鞍山市博物馆 三国
展厅内的贵族生活图漆盘(复制件)
而那件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展出的是复制件),则让我久久驻足。漆盘以红、黑双彩,在有限的空间内勾勒出宴饮、对弈、驯鹰、出游等十二人长卷。笔法简练,气韵生动,宛如一幅微缩的《清明上河图》,将东吴贵族的日常生活与审美意趣,鲜活地铺陈于后世眼前。
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 三国·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讲解员轻声提醒,最具断代史意义的,当属那件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它被誉为“存世唯一有断代依据的三国绘画史料”,一举填补了该时期绘画实物的空白。它静置于展柜中央,若不经提示,极易被当作普通彩盘错过。其珍贵不只在于画工,更在于独立的叙事性——这已是一件完整的绘画作品,只是载体恰为一具漆盘。
多个漆器的底部,都有“蜀郡造作牢”五个字。这简单的铭文,却展示出另一个三国,一个除了战场厮杀,还有商旅往来、工艺传播、文化交融的三国。试想,在诸葛亮六出祁山、陆逊火烧连营的时代,在刀光剑影的背后,蜀地的漆器竟能安然抵达江东,成为一位吴国大将的随葬品。这需要怎样的商路畅通?需要怎样的文明韧性?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马鞍山市博物馆 三国
木屐(复制品)
讲解员介绍,四大文物之一的那双漆木屐存在库房里,目前展出的是一件复制品。木屐的价值不在艺术,而在于“实证”。这双木屐的出土,改写了“木屐源于唐代”的旧论。更意味深长的是,同样的形制后来东传日本,成为文化交融的见证。一双木屐,连起的不仅是古今,更是一衣带水的中日文明。
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为了证实史书,更是为了补全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细节。正史记载的是帝王将相,而这些日常器物诉说的,才是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与情感。
朱然墓的价值,远不止于这几件顶级文物。它的墓室采用“四隅券进式”穹隆顶,这种穹隆顶从墓室四角开始,用砖石层层叠涩内收,最终在顶部合拢。这种结构不仅稳固耐久,更暗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诸多文物中最具“穿越感”的,莫过于一件名为“漆槅”的七合一杯盘,其功能分区之明晰,思路与今日的餐盘无异,堪称三国时期的“快餐托盘”。这巧妙的设计,瞬间拉近了我们与那个时代的距离,让人惊叹于东吴工匠的实用智慧,也让它从千年沉睡中苏醒,成为连接古今、引发当代人无尽遐思的独特见证。
犀皮黄釦羽觞 三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