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澎湃研究所举办“营商环境研究伙伴计划”(以下简称“伙伴计划”)启动仪式暨上海民营经济“26条”座谈会。
会议现场
11位企业伙伴参会
首批认证37家伙伴企业,11家企业代表参加授牌仪式。
2025年,旗下城市智库澎湃研究所启动“伙伴计划”。首批拟邀请上海16个行政区在沪经营的市场企业加入,不限企业性质、规模和行业。“伙伴计划”旨在更深、更真、更实了解在沪营商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如实反馈、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难题,搭建政商沟通桥梁,让企业在沪营商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
企业代表整体认可“26条”
启动仪式上,11家企业代表畅谈对《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民营经济‘26条’”)感受与建议。
参会企业表达了对上海整体民营经济环境的认可,并结合民营经济“26条”中的具体条例给出了进一步的期待和建议:“希望能看到进一步的细化方案”,“少些形式主义,多些政策稳定性”,“优先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从民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出发优化营商环境”等。
有企业就公共问题献言建策。瑞融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力建议,要减缓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除了帮助企业获得贷款外,中小微企业更迫切的需求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此,他建议根据行业差异和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加大中小微企业税收返还力度,或者加大力度给予租金优惠。王德力还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政策搜索和推送效率。
维昇药业(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晓旭反映,企业常遇到恶意投诉和诈骗邮件的骚扰,希望政府可以加强监管,打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她很认可民营经济“26条”中“依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并共享运用,对牟利性职业索赔投诉可依法不予受理或终止调解”规定,期待看到这一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有企业为自身所在行业发声。上海胡志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红认为,家政行业不仅满足居民对高质量家政服务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广泛吸收社会就业,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胡志红建议加强对家政群体的培训和管理,希望民营企业的补贴政策也能惠及家政行业。
上海翼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武京京认为,科技服务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民营经济“26条”中“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的利好政策也可以包含科技服务业。
另有11家企业围绕上海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二十六”条主要面向政府部门,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因此做好政府效能的评价和监督工作非常重要。钟辉勇说:“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无论对国企还是民企,市场与法治是核心”。
参会全体人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