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史集刊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唐史论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召开

article/2025/5/8 12:37:35

2025年4月26日,中国中古史集刊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唐史论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举行。本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唐史论丛》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北华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三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省内外十余家单位的四十余位学者、编辑,代表近三十种中国中古史领域内的集刊、期刊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们在向《唐史论丛》创刊四十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为学术集刊的守正创新凝聚共识,共谋推动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国际化,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全球影响力。

论坛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冯立君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唐史论丛》主编杜文玉教授分别致辞。李秉忠教授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及历史学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果,并表示作为《唐史论丛》的创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及历史文化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集刊建设,深化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相关刊物的联动,打造更具包容性与引领性的学术平台。杜文玉教授详细回顾了《唐史论丛》的办刊经历、办刊理念及四十年来取得的成果。杜文玉教授认为,尽管《唐史论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海内外学者多提供优质稿源,共同办好这份刊物。

与会者合影

一、《唐史论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

开幕式后首先举行的是《唐史论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会,由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唐史论丛》副主编胡耀飞副教授主持。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唐史论丛》创刊编辑薛平拴教授,三秦出版社原总编辑、《唐史论丛》第四辑责编李郁编审,三秦出版社《唐史论丛》现任责编、郭珍珍副编审先后发言。

薛平拴教授深情回忆了《唐史论丛》创刊初期的艰难历程,尤其是前七辑在经费、编辑、出版等多个方面都遭遇的诸多困难。在此基础上,薛教授将《唐史论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辑至第五辑为草创阶段,第六、七辑为存续阶段,第八辑以后至今为稳定阶段。在草创和存续阶段,面对诸多难题,史念海先生、黄永年先生、牛致功先生、马驰先生等前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保证了《唐史论丛》的持续出版。2005年,杜文玉教授与时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贾二强先生商议复刊《唐史论丛》,并于2006年出刊第八辑。此后《唐史论丛》的编辑、出版逐渐规范化,再也没有中断过。薛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在座各位集刊负责人的共鸣,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有多位集刊负责人动情地表达了创办刊物的艰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唐史论丛》从第四辑(1988年)开始,主要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自第二十辑(2015年)至今,持续由三秦出版社负责编审、出版。李郁先生表示,作为第四辑暨三秦出版社首任《唐史论丛》责任编辑,他对《唐史论丛》的感情非同一般,几十年来一直以三秦出版社能够出版《唐史论丛》为荣。三秦出版社作为《唐史论丛》的编辑出版方,也因此而奠定了在学术刊物出版上的地位和影响。李郁先生认为,有幸从第四辑起参与《唐史论丛》的编审,又在第四十辑(2025年)作为终审参与其中,有始有终,为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后,郭珍珍副编审作为《唐史论丛》的现任责任编辑,介绍了刊物当前的编辑和出版情况。郭珍珍表示,三秦出版社作为专业的学术出版机构,非常重视与《唐史论丛》的合作,多年来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如期出版;在选题申报、审核校对、图书宣传等方面,也都给予了《唐史论丛》最大的支持。三秦出版社还将《唐史论丛》的质量管理、注释规范等各方面的流程设立为标杆,社里负责的其他学术类刊物均向《唐史论丛》对标。

二、中国中古史集刊高质量发展论坛

中国中古史集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唐宋史”专场,下半场为“专门史”专场。出席论坛的集刊和期刊负责人在介绍各自办刊情况、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中国中古史领域内集刊类学术刊物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当前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的路径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和标志性的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中古史集刊类学术刊物当前面临的困难方面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点:其一,集刊在当前学科评估体系和职称评审体系中处于劣势,与期刊的地位差距较大,仅有少数集刊进入了国内各类核心目录;其二,由于前述问题,当前集刊普遍面临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不高等困难。

同时,与会专家也强调,应认识到中国中古史领域内集刊的独特优势,在发展上要扬长避短:第一,相比于综合性的期刊,集刊的专业性更强,学术领域的聚焦度更为集中;第二,集刊刊载文章的主题较为灵活,对新领域、新视角、新材料等方面的反应更加迅速;第三,集刊每期的文章刊载量较大,通过分设不同专题或专栏的方式刊载文章,可以更好地凝聚学术成果;第四,集刊对稿源的歧视性小,博、硕士生和青年学者的论文更容易获得刊发,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引领了学术创新。

对于中国中古史领域内集刊的未来发展,与会专家也取得了相当的共识,主要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要发挥集刊的优势,紧密跟踪学术前沿。北京大学《唐研究》主编叶炜教授认为,针对学术前沿理论或话题,甚至要提前两三年布局,把未来的专栏或专题策划完成,找到最合适的召集人和作者,保证文章质量。中国人民大学暨浙大城市学院《唐宋历史评论》主编包伟民教授也强调,对于一些重大的、应该集中讨论的问题,尤其是期刊尚未关注或短期内不便关注的新兴领域、前沿课题,我们集刊应该多关注。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古文书学研究》主编刘子凡研究员认为,应当充分发挥集刊的平台作用,引领学界研究方向,主动设置多样化的议题和专栏,把集刊的形式办得更为丰富。这样做也可以避免集刊登载的文章主题过于分散,如果集刊变成了论文集,就丧失了其学术平台的作用。

其二,集刊要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突破当前的困难局面。叶炜教授认为,中国中古史领域内的集刊应当在各学术平台之间保持协作。诸如某些重大主题或前沿理论各集刊都会认为有价值,就可以适当协调之后轮次设置专题或专栏,避免扎堆、撞题。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主编黄维忠教授认为,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发布倡议,组建“中国中古史集刊联盟”,借以加强合作交流。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唐代文学研究》主编、西北大学李浩教授认为,如果站在时代变革的高度看,集刊之间打破狭隘的小院高墙,不仅是谋求集刊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必然要求。与会专家共同认为,集刊应当积极应对当前的困难局面,既要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尽快融入当前的学科评价体系当中去,也要共同发声,向社会和学界呼吁减少对集刊的歧视。

其三,集刊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刊特色,用好依托优势。《唐史论丛》是由中国唐史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共同创办并以两家单位为依托的,《唐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论丛》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唐代文学研究》依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和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等。在交流过程中,与会专家都认为集刊在办刊时基本都有所依托,各集刊应当紧密向依托的实体或社会组织靠拢,发挥办刊的特色。此外,集刊也应当积极争取各项政策的支持,诸如“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资助项目”等,改善自身办刊条件。

其四,集刊应当注重学术信息的快速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学刊》《欧亚译丛》《丝瓷之路》等系列刊物主编李锦绣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主编黄维忠教授、浙江大学《丝路文明》编辑罗帅教授、浙江大学《亚洲文明史研究》分期主编侯浩然研究员等专家均认为,集刊应当重视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应当具有比较规范的英文、日文或与刊物特色相关的其他语言文字的题目、关键词、摘要等。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副主编张莉教授提出,集刊应当充分重视现代化的学术传播手段,扩大学术影响力,弥补与期刊之间的信息化差距。第一是要用好微信公众号,每期出刊后,应当先把集刊论文的题目、摘要等公布,让学界及时了解学术信息。第二是要积极快速加入各种数据库,方便大家及时下载,国内外学者都可以利用。如果加入数据库还有门槛,也可以先做好自己的网页,把文章及时全文公布。两项措施配合,对于集刊文章的传播以及提高被引用率、被转载率都非常有利。同时,针对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中古史,有条件的集刊可以安排专人将中文文章翻译成相应的外文,并撰写研究动态在国外发表,扩大国际影响力。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副主编杨效俊研究馆员认为,应当精选一些文章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如果能够每一两周推出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在获得较大阅读量的同时就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三 、集刊资助与未来展望

各位专家发言结束后,中国历史研究院成果评价处副处长逯万辉副研究员就“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资助项目”进行了介绍。自2021年至今,该项目共资助了四期24种集刊,涵盖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涉及区域国别史、党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多个领域。受资助集刊在相关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口碑,在引领专业领域研究方向,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培育历史学人才队伍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前期调研结果来看,受资助集刊在出版与建设经费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刊物编校队伍建设等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分工,规范了审校流程,加强了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内容建设方面,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及历史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也积极策划选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在青年史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受资助集刊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极大地支持了优秀青年史学人才的成长。

逯万辉副研究员肯定了《唐史论丛》在受资助期间的发展情况。《唐史论丛》是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资助项目的第二批受资助集刊,在资助期内表现良好,出版周期稳定。《唐史论丛》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办刊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栏目设置多样,近年来开设了“政治与制度”“法治与思想”“地方与社会”“都市与域外”等栏目,涵盖唐史研究各个方向,为不同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与交流思想的平台。同时,还开设了“地方治理”“藩镇问题”等专栏,不断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二是跨学科创新性发展,《唐史论丛》长期坚持发表新观点、新思想的办刊方向,注重墓志碑刻、敦煌文书、域外文献等新材料的应用研究,重视跨学科交流探讨。三是持续拓展研究新视野,《唐史论丛》近年来吸引并刊发了多篇海外学者的学术论文,以及关于海外汉学论著的书评,开拓了唐史研究的国际视野。四十年风雨兼程,《唐史论丛》见证了我国唐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唐史论丛》秉持优良传统,将历史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切实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科学体系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的最后,杜文玉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次论坛的举办非常成功,也非常有必要。《唐史论丛》四十年来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今天各位与会专家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把《唐史论丛》办得更好。同时,各位集刊负责人就集刊的办刊现状和未来发展充分交换了意见、发表了观点,对帮助中国中古史领域内的集刊克服当前的困难,迎来更好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于淑娟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http://news.xdnf.cn/WaOkYQloWx

    相关文章

    少年中国之少年的形塑

    到了1905年,由于梁启超对中国读者的深远影响,“少年”一词的新鲜意义及“少年中国”的概念已经随着新刊物的流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熟悉的词语。许多革命家、作家都模仿梁启超使用少年作为笔名,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称为“少年中国之少年”“新中国之少年”。在梁启超主编的《清…

    港理大研究揭示:塑胶废物潜藏微生物群落或引发生态危机

    “以往我们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影响来评估塑胶污染的影响,但现在应更重视塑胶际带来的微生物威胁。”香港理工大学(简称“港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助理教授金灵表示。金灵介绍,塑胶废物及其附带的微生物群落可以随水流或风等不同媒介长距离流动,破…

    进化版大巴黎通杀英超,那个男人后悔了吗

    “我们是农民联赛,但能淘汰英超豪门,实在太棒了。”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的巴黎王子公园球场,赛后忿忿“前20分钟就该踢他们3比0”的阿尔特塔,仍然是输球的一方,相比于气急败坏的巴萨师弟,大巴黎主帅恩里克的赛后发言,尽是云淡风轻。本赛季,全新改版的欧冠,终于在慕尼黑…

    泉州一家婚介机构广告牌越南新娘七天闪婚领证?市监部门介入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福建泉州市鲤城区某小区旁一家婚介机构的门头广告内容引发热议。广告上赫然写着:“全国七天闪婚领证 越南新娘”,并列出多个省份“本地新娘、网络新娘、异地新娘”的服务项目,引发网友质疑其涉嫌低俗营销,甚至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网友发帖称,…

    广州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5月7日《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

    谜语的强制力:弗洛伊德与俄狄浦斯

    【编者按】移情是精神分析的关键概念,正是通过移情,无意识才参与到治疗中;没有移情,精神分析就无从开展。《移情:弗洛伊德与拉康》的作者凯瑟琳穆勒在精神分析领域内详述了移情这一概念,并通过这个概念串连起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以新的视角揭示了他们之…

    上海充电桩调研:须全盘考量、分步实现车网互动规模化

    为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V2G,vehicle-to-grid,以下简称“车网互动”),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公布了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上海市等9个城市及30个试点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其中,上海获得…

    王日春已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此前系人教社总编辑

    王日春 齐鲁网 资料图教育部官网更新显示,王日春已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公开信息显示,王日春,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1997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教材局副局长。2023年3月任…

    城管给商户培训英语、政银企合作纾困,上海街镇这样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在今年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出台。5月8日,上海再发《关于加力提速推进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的通知》,加力推出增量举措。上海各区如何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街镇营商环境?又如何加强惠企政策供给,着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陪伴式服…

    李公明︱一周书记:浪漫主义为什么……仍然重要?

    《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传统与革命》,[美]M.H.艾布拉姆斯著,王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上海贝贝特,2025年4月版,728页,158.00元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M.H. Abrams,1912-2015)的《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传统与革命》(Natura…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曾瑞明:想通了才可能认准,认准了才能做好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下,“澎湃新闻”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对话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

    视频|漫画家寂地:古老丝路上的文化与交流留下的独特印记

    辣椒在四川话里为什么叫“海椒”?它和海上丝路有什么关系?漫画家寂地的《书中礼物》系列,本期与大家分享常任侠先生的《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这本书。漫画家寂地分享《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03:59)我现在在尼泊尔旅行,出发前带了《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这本书在路上阅读。它…

    抗战回望21︱《“良民”日记》:一个“良民”在沦陷区的见闻与感受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抗战爆发后,大片国土失陷,沦陷区的人民有的…

    “救护车”转运病人半路加价,从宝鸡到西安往返都要多收钱

    “本来说好从宝鸡送病人到西安是3000元,结果半路多加了400元,等再从西安转院回宝鸡的时候,说好1300元,后来又多加了100元!我不明白,这种收费乱象,怎么就没人管管?”日前,说起最近一月内两次转运重病家人而遭遇“救护车”中途加价一事,宝鸡的周先生很是费解,他不明白…

    黄晨光任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黄晨光 重庆大学 资料图近日,中科院人事局发布职务任免通知:经研究,决定黄晨光同志任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免去王志伟同志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职务。公开资料显示,黄晨光分别于1990年、1992年在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

    菲护卫艇企图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南部战区:依法依规跟踪监视、警告驱离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5月5日,菲35号护卫艇企图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警告驱离,有力有效阻止菲艇侵入中国领海,现场操作专业规范、正当合法。菲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混淆视听,妄图误导国际认知。黄…

    鸿蒙电脑正式亮相,五年布局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8日,华为公司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标志着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亮相,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C)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据了解,鸿蒙电脑历经5年布局,集结上万名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共同研发,积累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

    上交现场配乐4K修复版《神女》:默片巅峰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拍摄于1934年的《神女》,是中国默片时代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不朽经典。在默片盛行的时期,电影无法依靠声音来辅助叙事,演员的肢体语言、表情以及镜头语言就成为了传递情感和故事的关键。《神女》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它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不…

    南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童剑跨市调任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童剑已任江苏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童剑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童剑,男,汉族,1976年1月生,大学,硕士,中共党员。童剑曾长期在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省交通运输厅工作,2017年1月起任省交运厅航空处处长,2020年12月任厅党组成员、苏北航务…

    加力、攻坚、借力、问效,上海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增量举措

    发布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5月8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加力提速推进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有关情况。今年2月5日,上海市连续第八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