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权力如何影响“男性气概”

article/2025/8/24 2:54:37

北京|一个熟悉风景的人深陷其中——陆岸诗集《踏入同一条河流》北京分享会

时间:8月22日(周五)19:00

地点:朝阳区甜水园北里12号2幢越界朝阳里B座1层小众书坊

嘉宾:陆岸(诗人)、霍俊明(诗人)、汪剑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沈浩波(诗人)、谷禾(诗人、小说家)等

8月22日晚,十月文学院副院长、本次活动主持人陈巨飞和11位嘉宾,将跟陆岸一起《踏入同一条河流》,与大家分享这本充满哲思和深情的“水的诗学”(霍俊明语)诗集,谈当代江南水乡写作的新探索,谈现实与理想,异化与恒常,诗与远方。欢迎诗歌爱好者、文学读者共赴这场文学盛宴,在诗意的河流中寻找自己的倒影。

北京|烽火著史——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简体字版新书发布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0:00

点: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涵芬楼书店二层

嘉宾:钱婉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钱穆先生嫡孙女)、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任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为抗战中陷入绝境的中国军民注入必胜信心。时隔85年后,商务印书馆推出《国史大纲》简体横排版,让钱穆先生所守护的民族精神之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本周六上午,我们邀请您来涵芬楼书店,咱们一起聊聊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北京|今天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教育?——《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窗边的小豆豆>背后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B1中信书店

嘉宾:猿渡静子(版权人、童书翻译家、阅读推广人)、史诗(译者)

将超级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引入中国的知名译者、版权人猿渡静子,首次用中文真实记录和讲述小豆豆的成长之路及巴学园校长小林先生的教育智慧。8月23日,猿渡静子将与日语译者史诗做客中信书店·三里屯店,邀请您面对面,共赴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深度对话!

北京|从大禹到后稷:夏商周三代造神指南——《古史中的神话》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2楼方所

嘉宾:宋亦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晓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郁(文化博主、书评人)

夏商周三代史至今仍被层层迷雾笼罩,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而三代祖代神话,更是处于迷雾中心,在神话与历史的混合中,显得更加混沌,至今仍没有让多数人信服的答案。8月23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亦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徐晓旭与书评人李郁,围绕《古史中的神话》,开启一场跨学科的对话,从中国神话到世界神话,从人类学、考古学到历史学,从古文字到古文物,尝试揭开夏商周三代的造神叙事。

北京|帝国的崩溃:二战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时间:8月23日(周六)15:0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嘉宾:耿志(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张士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处置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战后国际社会对三个国家都采取了哪些主要惩罚措施?对三国的处置又有何不同? 核力量,是决定战后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它是如何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而今天,已经维持了80年的战后国际秩序又面临着怎样的风险和挑战?8月23日,我们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耿志、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士伟,开启“血与火的记忆——全球视野下的抗战与二战”系列讲座的第四场活动,两位老师届时将为我们解读二战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北京|四代人的悲欢离合,一百年的历史沧桑——李昕《百年家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E座27层先知书店

嘉宾:李昕(出版人、三联书店前总编)、郭世佑(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郑勇(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常绍民(三联书店总编)

喜欢读三联书籍的朋友,甚至中国整个出版圈,人人都知那个“出版人”李昕老师。殊不知邻水李家也可谓“名门望族,世代簪缨”。最近出版的《百年家事》,就是李昕自己的家族史。本次活动,我们将结合这本书和李昕畅谈李家四代往事,聊聊曾祖父、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与他自己的过往。透过一个家族四代人的悲欢离合,阅尽一个国家的百年兴衰。

北京|权力的游戏:盐商与明清官场的博弈——《亦官亦商:明清时期天津的盐商与社会》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2楼方所

嘉宾: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何永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宋晨希(历史作家、文化媒体人、书评人、译者)

盐,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明清财政的命脉与国家权力渗透的关键领域。身处其中的盐商,凭借特许专营权富甲一方,其身份在“官”与“商”之间游走。天津,作为清代北方盐业中心,其盐商群体的兴衰沉浮,为我们观察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权力与财富的复杂互动提供了绝佳样本。8月23日晚,我们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董建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何永智、历史作家宋晨希,围绕新著《亦官亦商:明清时期天津的盐商与社会》,共话“权力的游戏:盐商与明清官场的博弈”。

北京|故宫院长带你深度游故宫——《给孩子讲讲故宫》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B1中信书店

主讲人:李文儒(文化学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本周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将携其新书《给孩子讲讲故宫》光临中信书店·三里屯店。他将用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孩子们揭开故宫这座古老宫殿的神秘面纱,为他们打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北京|困在法律与家庭里的妾——《法庭上的妇女》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2楼方所

嘉宾:赵珊(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杨剑利(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申璐(记者)

大学问新书《法庭上的妇女》聚焦晚清民国的底层女性,尤其是一群被历史遗忘的“法庭上的妾”。作者陈美凤深耕581件司法档案,还原了妾在近代中国的“变形记”。8月24日下午,我们特邀本书译者赵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杨剑利、《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申璐,共同开启这场法律与性别的历史对话,从《法庭上的妇女》开始聊起,共同探讨:为何被法律贬斥为“非妻非婢”的妾,反而成为最活跃的女性诉讼群体?当家庭伦理与国法激烈冲突时,地方官吏如何扮演调停者?那些在诉状上按下的手印,是绝望的求生,还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过往的司法故事中,看见困在法律与家庭里的妾,从“妾之困”看当代婚姻法困境。

北京|《AI时代的工作》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5:00-16:3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嘉宾:薛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丹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当大语言模型轻松生成报告、工厂机器人精准完成组装时,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焦虑:下一个被AI取代的,会是自己吗?技术浪潮中,我们的工作将驶向何方?《AI时代的工作》这本书由麻省理工学院三位权威学者共同撰写,以“未来工作特别小组”的扎实研究为基石,直击AI浪潮下的就业真相。8月24日,我们特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薛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丹丹,共同探讨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守住我们的工作岗位,让科技进步给每个人带来福祉。

北京|上班是什么形状?——《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张赛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张赛(工人)、贾行家(作家)、罗丹妮(《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吴琦(《单读》主编)

“上班时我会想,上班是什么形状?工厂十二小时制,因为午餐和晚餐时能休息,上班的形状是一块夹心饼干,休息是其中好吃的部分。夜班呢,一口气上完,一切非工作时间从生命中压榨出去,是馒头,没有馅。”这是张赛做过的其中一场白日梦,他通过为自己的工作感受寻找修辞,让自己在劳累和枯燥中透了口气。2021年底,张赛回到以前待过的一家卫生巾厂上班。他用笔记录下这段工厂生活时,他尝试用幽默化解庸庸碌碌的日常,拿出批判的刀子直指问题核心,或者将漫溢出来的感情安放到修辞上。他以此让上班有了形状,也让自己的存在有了形状。8月24日,张赛将与贾行家、罗丹妮、吴琦一起在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描绘“上班是什么形状”,他们将聊聊:一份由工人自书的工厂观察录能引起怎样的回响?互联网上对工作的热议背后是怎样的流变?一个普通人如何能不被持续不断的工作淹没?在读书写作更显冷清的今天,我们怎么继续读书写作?

北京|被意义堵住的生活——阮夕清《燕子呢喃,白鹤鸣叫》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9:00-21: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 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阮夕清(作家)、朱学东(自由撰稿人)

在生活无以为继时,如何继续生活?阮夕清的书写总在探索这样一个主题。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面对的人生课题,或因由时代的变奏,或缘于琐细的意外,抑或在被无力感充塞的瞬间。8月24日,我们邀请阮夕清和他的朋友朱学东(前《南风窗》《中国周刊》总编)、刘绍禹(播客“镜面反射”主播)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在燕子呢喃白鹤鸣叫中,聊聊被意义堵住的生活。

北京|AI文明前夜,探究人之为人的意义

时间:8月24日(周日)20:00-21:3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嘉宾:张笑宇(科技史学者)、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新锐科技史学者、第一届亚洲图书奖及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得主张笑宇,继“文明三部曲”之后,携全新AI重磅作品《AI文明史·前史》,重新审视前沿科技与人类文明的交织及未来,探讨在超级智能文明降临的“前夜”,人类是否已是“史前动物”?8月24日,我们邀请张笑宇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施展教授、视频博客创始人卫诗婕,共同探讨AI文明前夜,人之为人的意义。

上海|权力如何影响“男性气概”

时间:8月22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宋耕(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维舟(专栏作家、书评人)

也许很多人听过“作为男子汉,应该怎么样”之类的话,但可能并不知晓这一话语背后的深层内涵,似乎对于男性形象,我们有一种固定的印象,男性应该是这样的:坚毅、独立、情绪稳定、不能轻易示弱……“文弱书生”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他们心思细腻,身体孱弱,和传统的男性气概格格不入。然而在古代中国,文弱书生却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看来男性本身也是可以被多重解读的,可为什么我们会接受一种单一的男性形象呢?长期关注中国男性的学者宋耕,敏锐地关注到了权力与男性气概的关系。8月22日晚,我们邀请到了《文弱书生》作者、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宋耕,与专栏作家、书评人维舟,谈古论今,一起聊聊权力对男性气概的影响。

上海|未来学·中国式答案:如何用教育赢得明天?

时间:8月23日(周六)10:00-12: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秦麟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卜玉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胡镔(未来学家俱乐部联合发起人)

你知道吗?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严肃认真地研究未来这个议题。随着科学方法的提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更有信心通过累积及解释过去的模式来预测和量化未来。著名未来学家、创新教育者珍妮弗·M.吉德利更是撰写了“牛津通识读本”《未来》一书,探讨了我们最急于知晓的有关未来的问题,堪称一份关于未来的指南。那么,未来学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未来学研究进展如何?怎么推进未来素养力?8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未来学家、《未来》一书的序言作者秦麟征教授,将与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卜玉华教授,以及未来学家俱乐部联合发起人胡镔一起,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围绕《未来》这本新书,为广大读者带来本次阅读分享活动。

上海|男子气概演变史——《文弱书生》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5: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嘉宾:宋耕(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重木(书评人)

“文弱书生”活跃在传统中国社会,却少有人从性别文化视角去关注他们。这一群体是如何产生的,所呈现出的男子气概,随着时代发展会如何演变?其内部又存在怎样的张力?8月23日,《文弱书生》作者宋耕教授和书评人重木,将做客“401號下午茶”,并就这些话题展开对谈,揭开文弱书生背后的秘密。

上海|偶然的他人与记忆的诗学——顾文艳、胡桑、方岩评论集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3楼外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嘉宾: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副教授)、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方岩(文学评论家)

在变动不居的数字时代,文学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偶然?我们如何跨越边界,走向他人?记忆又如何为纷繁世事写下注脚?8月23日,顾文艳、胡桑、方岩,将携其新近评论集,做客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为我们展开一场关于文学、时代与自我认知的深度对话。

上海|走进孔子的智慧——《孔子语录》读者沙龙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主讲人:鲍震(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在读)

孔子是中国的智者和圣者,我们道德和智慧的核心。孔子并没有自己写一本书集中表达自己的见解,他的言论主要靠后人记录在《论语》《礼记》《左传》以及后出的《孔子家语》里面。可以说,《论语》《孔子家语》是古代的《孔子语录》。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孔子语录》,就是对以上典籍的再次粹选,以适应今日快节奏高压力时代的阅读。在本次沙龙中,《孔子语录》的编著者之一鲍震,将带领读者用最便捷的方式、最直接的路径,一同翻开这部穿越千年的经典,走近孔子,品读那些耳熟能详却常读常新的箴言。

上海|真实与小说之间的谍战往事——《敌友难辨》图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静安区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LG层中信书店·跳岛声音书店

嘉宾:沙青青(历史研究者)、施洋(观察者网军事新闻主编)

1987年,彼得·赖特在其回忆录《抓间谍的人》中,公然指控曾执掌英国军情五处的罗杰·霍利斯为苏联间谍,代号“埃利”。这本书如一块巨石,在英国政坛和情报界掀起滔天骇浪。沙青青新作《敌友难辨:冷战谍海逸史》以此为引,披露20世纪初至冷战高峰期的英、美、苏情报系统的崛起、发展以及彼此斗争的情报暗战。8月23日下午,我们沙青青与观察者网军事新闻主编施洋做客中信书店·跳岛声音书店,与大家一起分享真实与小说之间的谍战往事。

上海|散步回来了,再会上海——《心的散步》新书分享&签售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石榴Zakuro(漫画家)、皖豫(图书编辑)

在经历巨大的生活变化后,青年漫画家石榴Zakuro决定离开上海,搬到另一个城市重启生活。在新的城市里,她依旧喜欢慢慢散步,也通过种花、画画、心理咨询来感受、修复自己的心,并将这一段心路历程绘成新作《心的散步》,真诚地袒露这期间的悲伤、迷茫,也包括成长与改变。8月23日,石榴Zakuro将与本书策划编辑皖豫一同来到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分享自己的创作,也聊聊那段离开上海、慢慢自我疗愈的日子。

上海|西瓜入梦来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七楼研讨室7-03

嘉宾:王潇阳(设计师)、鱼山饭宽(建筑师、艺术家)、张弘(儿童文学作家、媒体人)

处暑已至,关于夏天的“西瓜梦”却刚开始!“绘客厅”第二期,主持人、“魔法阿姨”张弘邀请到上海书展上人气绘本《咻,夏天猫进西瓜里》的作者王潇阳、鱼山饭宽,一起“吃瓜做梦”,创造日常却不寻常的想象空间。

上海|我思古人俾无尤——《松声绿:乌尤庵说诗》新书首发

时间:8月2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主讲人:刘奕(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什么样的诗是一首好诗?这一灵魂拷问一定总是困扰着许多热爱诗歌的读者。在上海大学中文系刘奕教授看来,有元气的诗是好诗。有元气的诗歌自然。8月24日,刘奕教授将再次来到上海古籍书店,进行新书《松声绿:乌尤庵说诗》的首发签售,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什么样的诗是有元气的诗。

上海|江南园林中的自然与时间之美

时间:8月2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F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周宏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江南园林,是凝固的诗,是立体的画,更是中国人安放身心、对话自然的微缩宇宙。8月24日,我们邀请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宏俊,以《江南园林中的自然与时间之美》为题,阐释江南园林如何将自然山水凝练于方寸之间,剖析“自然要素”与“人工匠心”的和谐共生,探讨其背后蕴含的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感受那份“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从容与哲思,重拾与天地自然共呼吸的东方智慧。

上海|建筑师的gap year:《速写本上的世界》新书分享会——一年的环球旅行我究竟看到了什么

时间:8月2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史伦(建筑师、策展人)、周武(平面设计师)

这是一趟沿着古丝绸之路出发的环球之旅,作者史伦是一位独立建筑师,他为我们带来新书:《速写本上的世界》。透过旅行的视角,我们将深入挖掘每座建筑背后的故事,再透过这些或雄伟或小巧的建筑,窥见世界本来的面目。

广州|普通,却发着微光——《我没有成为很厉害的大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2日(周五)19:00-21: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主讲人:吴明(漫画家)

超人气国漫IP“他的日常时光”“唯有出猫”创作者、小镇漫画家吴明(5m)首部漫画作品《我没有成为很厉害的大人》,描绘普通人的孤独、软弱、爱与勇敢。在他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见自己,与自己和解。这本书会告诉你:“普通”不是失败的代名词,而是大多数人的真实人生——而这样的你,其实已经很厉害了。8月22日晚,吴明携新书与主持人张媛媛(Shivad)一起来到方所,与大家聊聊漫画背后的故事与自己的普通人生。

杭州|《周髀算经》再揭秘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

地点:西湖区文景路与枫桦路交叉口之江文化中心内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作为科学史和天学史大家,对《周髀算经》素有研究,独到地指出《周髀算经》之所以难读,不仅在于数学,还在于天文和语文。他在本期“文澜讲坛”讲座中,将化身“讲解员”,对《周髀算经》的内容进行饶有趣味的揭秘,在中西文明交流的视野下,带领我们领略这部重要经典的特殊价值。

杭州|《儒林外史》阅读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

地点:西湖区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一楼文澜厅

主讲人:郑绩(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本周六,“重读经典”系列阅读分享收官之《儒林外史》阅读分享会,将跟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绩,解码吴敬梓笔下的中国式幽默与辛辣讽刺,看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众生百态、悲喜人生。

杭州|小说里的声音——阮夕清《燕子呢喃,白鹤鸣叫》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1F单向空间

嘉宾:阮夕清(作家)、郑恩柏(作家)

阮夕清是一个在低处发声的写作者,低到我们开始沉默后,才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像听到我们自己内心幽深处的爱与惧。8月23日,阮夕清和他的朋友郑恩柏将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聊聊书,聊聊我们的生活。

杭州|一个人的日常悬疑——阮夕清《燕子呢喃,白鹤鸣叫》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3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拱墅区延安路468号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书店

嘉宾:阮夕清(作家)、郑恩柏(作家)

停笔十一年后,阮夕清拾笔再写,《燕子呢喃,白鹤鸣叫》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他的书写总在探索这样一个主题:在生活无以为继时,如何继续生活?8月23日,作家阮夕清与郑恩柏做客王小波书店,分享新书,畅聊“一个人的日常悬疑”。

杭州|只要拿起画笔,故事就已经开始发生——《角落的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1F单向空间

嘉宾:熬路(出版人、画家)、桑格格(作家、诗人)

作为耗时四年的城市观察笔记,《角落的人》将菜市场的废弃涂料桶、旧工厂仓库的斑驳铁门转化为集体记忆的显微镜。熬路在后记中坦言:从抱怨没时间到与时间博弈,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教会他用碎片创作对抗焦虑。8月24日,熬路携新书《角落的人》与作家桑格格、画家王犁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在探索“附近500米”的实践轨迹中,揭秘水彩笔下的老街巷陌如何成为都市人的精神自留地——正如书中所写:“只要拿起画笔,故事就已经开始发生。”

成都|可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事要讲——《还可以的金女士》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2日(周五)19:30-21:30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001号SKP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主讲人:金子(国际时尚男刊新媒体副总监)

从石油厂到名利场,从小镇做题家到时尚杂志编辑,再到中年祛魅、重返职场……这一路,她都有好多自己故事要讲。8月22日,这位被读者称为“小镇做题家最强嘴替”的金女士,即将带着她的故事来到成都。届时,我们和金子一起撕掉标签,在矛盾中寻找自洽的力量,或许能在这里找到温柔的回响。

成都|人生无所畏,方能有所为——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

时间:8月2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太古里负一层M68-70号方所

嘉宾:吕峥(作家)、贾煜(作家)

不断祛魅、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是让人不断获得勇气和力量的过程。即使在几百年后,王阳明依然能带给我们这样的力量,用心学帮我修葺心宅、安顿灵魂。8月23日,来方所成都店,与作家吕峥、贾煜一起,从王阳明的故事里探寻“一边坚持自我、一边打败世界”的盾牌和利刃。

附:线上活动预告

跟着魏晋名士找寻快乐——《未尽的快乐》共读会

时间:8月22日(周五)19:30-21:30

地点:腾讯会议(邀请制)

嘉宾:董铁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紫祺(紫祺书友会创始人)

翻开《世说新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魏晋风流”,但其实在那一则则逸闻轶事里,放浪形骸的行为,犀利绝妙的言辞,任性自由的生活,更像一部快乐宝典。在董铁柱老师的《未尽的快乐》里,我们能看到君臣之间别样的相处模式,玩笑成为他们拉近关系的润滑剂;王导与儿子下棋时的温馨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父子之间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谢安对晚辈的悉心教导,展现了长幼传承中的包容与平等。8月22日晚,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未尽的快乐》作者董铁柱老师将在线与紫祺书友会连线对谈。让我们跟着魏晋名士找寻快乐,看名士如何按自己的心意过一生,让“名士图鉴”进化为你的“快乐宝典”,在故事中解决你的精神内耗。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todklYNoqy

    相关文章

    全球视野下的二战叙事与中国抗战|川村范行: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日前,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分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努力跳出长期形成的“西方中心论”,试图以全球视野重新书写二战叙事,呈现以往被遮蔽、被忽视的历史声音。借此…

    欧美贸易协议细节公布,欧盟官员和专家:关键诉求未获突破

    欧盟与美国8月21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对于这份协议,欧盟贸易官员和专家学者表示,这份协议对欧盟来说谈不上公平,将对欧洲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稀缺自…

    美国防部拟投最高5亿美元采购合金级钴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8月21日获悉,美国国防部与国防后勤局(DLA)发布招标文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采购约7480吨合金级钴,用于战略储备,采购金额最高可达5亿美元。钴是制造电池、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以及燃气轮机等部件的关键原料,美国主要依赖进口。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沈轲…

    “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沈…

    78岁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家人拖着两米长的蛇到医院求救

    8月20日下午,云南临沧一78岁老人在家旁边散步时不幸被眼镜王蛇咬伤,家人心急如焚地搀扶着他,并拖着一条2米多长的蛇冲进医院救治中心求助。视频编辑:张兆亿 素材来源:临翔融媒(01:00)医生回忆称,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患者中毒性缺氧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猝死,而医院常备血…

    特写|将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曾凤飞在厦门湖里引领国潮

    8月21日,曾凤飞介绍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他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表达,与年轻人产生心灵感应,打造国潮服装。 澎湃新闻记者 孙骏 邓朝键(01:02)曾凤飞曾是福建宁德一个渔村的渔民,父亲早逝,他13岁辍学、随船出海,却在滩涂与海浪之间,画出了自己对美的原始渴望。如…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7人遇难9人失联

    今天(8月22日)凌晨三点多,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事发时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作业。记者获悉,截至22日9时,事故已造成7人遇难,尚有9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开展。本报记者正赶往现场,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了…

    上海今天的高温橙色预警来得更早了,这波还要热多久?

    上海今天(8月22日)的高温橙色预警来得更早了。2025年08月22日09时2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本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请注意防范强高温对工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确保生产、消防、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此前两天,上海也连续发布高…

    将“孩儿枕”搬上舞台,这部舞剧串起了宋代定瓷文化

    “孩儿枕”是故宫博物院最著名的藏品之一,也是河北曲阳定瓷的代表作。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河北曲阳县人民政府出品的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将“孩儿枕”搬上舞台,8月21日在上海参选“荷花奖”舞剧终评。舞剧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为创作原点,挖掘背后的民间传说,凝…

    辽宁绥中通报“未成年女孩做提眉美容被缝80多针”:涉事理发店被勒令停业

    针对“未成年女孩做提眉美容被缝80多针”的事件,8月21日,辽宁绥中县联合调查组公开通报称,涉事理发店无相关医疗执业许可资质,已勒令停业。通报称,近日,绥中县一女孩做提眉美容事件发生后,绥中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卫健、市场、公安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现通报…

    让企业创新提速,上海专利预审让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缩短至3个月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企业代表介绍专利预审服务。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8月21日,上海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月”活动举行。澎湃新闻记者随企业代表和市民代表走进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黄浦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了解上海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

    玻利维亚大选将终结左翼二十年执政,但右翼新总统恐难享“蜜月”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7日,玻利维亚拉巴斯,一名男子在总统选举投票站投票。 本文图均为 视觉中国 图8月17日,玻利维亚大选第一阶段落幕。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官方网站19日公布的最新开票结果显示,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罗德里戈帕斯佩雷拉(Rodrigo Paz Pereira)得票率约32.14…

    警方通报女孩与家人争执后离家失联:在家附近水池发现,已无生命体征

    甘肃靖远县公安局8月22日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王毅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元帅。王毅表示,巴基斯坦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压舱石,是中巴友好合作的捍卫者。巴军方始终支持双方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更高水平战略互信,高质量共建中巴经济…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会见王毅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伊斯兰堡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夏巴兹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和李强总理的良好祝愿和友好情谊,表示十分期待赴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巴中友谊独一…

    刑释人员再就业②|“破茧重生”的平等就业权与部分公众的安全顾虑如何平衡?

    编者按最近,有企业以2%的岗位名额向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敞开大门。这一举动引发的争议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社会对刑释群体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包容的期待,也有对风险的担忧。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数十万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但再就业率不足40%,近三成人因“前…

    纪念|追忆周志高先生与上海书法界

    知名书法家、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于8月18日22时30分因病在上海辞世,享年80岁。周志高(1945-2025)见证了中国书法界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是1981年成立中国书协的发起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启功先生曾撰文称其“所编刊物,…

    第四范式上半年净亏收窄:AI平台收入增七成,目标2029年前实现200亿营收

    在推动AI商业化全面落地的同时,范式集团进一步显露其对于消费电子的野心。8月21日,人工智能企业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范式,06682.HK,以下简称“范式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范式集团总收入26.26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增长40.7%;净亏损669…

    观察|热闹过后,美院毕业展的作品何去何从?

    这届美术学院毕业展“画风不一般”——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2025年的川美“开放的六月”毕业展,一幅名为《祷》的毕业展作品,火爆全网,毕业展共迎来了75万人次的观展,单日最高进馆人数3.2万人,主流媒体的大量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全网相关话题讨论量超10亿人次,毕业展成了现…

    华强方特:上半年盈利7202万元,同比减少79.53%

    华强方特 视觉中国 资料图8月21日,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强方特,NEEQ:834793)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强方特的营业收入约2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7.87%;归母净利润约7202万元,同比减少79.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