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著作《长物志》看贝聿铭的园林美学

article/2025/7/31 8:55:12

“我是中国人,也是苏州人”,20年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开馆时这句深情的告白,揭示了他与故土文化的血脉联结。作为拥有狮子林的贝氏家族后裔,贝聿铭年少时便浸淫于苏州园林的意境中——叔公贝润生购下的狮子林,成为他建筑美学的启蒙课堂。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即将于8月10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落幕,这是贝聿铭在中国内地的首个全面回顾展。而在苏州,苏博年度特展“从拙政园到长物志”“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近日相继开幕,从中同样也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美学对贝聿铭的影响,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所倡导的“宁古无时,宁朴无巧”的审美理念以及江南人文美学,通过家族园林的叠石理水、花木配置,早已渗入他的精神基因。

贝聿铭在苏州狮子林湖心亭的一座桥上,约1930年代。由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提供。

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以粉墙黛瓦、曲径通幽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而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2019),正是从这片土地,再经过上海的开阔视野,进而走向世界舞台。他虽旅居海外大半生,却始终坚称“我从来不忘中国,我是中国人”。

在贝聿铭跨越一个世纪的建筑生涯中,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如同一股潜流,贯穿于他从卢浮宫金字塔到苏州博物馆等众多经典作品中。明代文人文震亨的《长物志》作为中国园林美学的集大成者,其倡导的“室庐与自然共生”“石阶生苔痕”“以壁为纸”等理念,在贝聿铭的建筑语言中获得了现代转译与创新性延续。通过剖析贝聿铭的苏州文化基因与《长物志》美学原则的共鸣,我们得以窥见一位东方建筑师如何以混凝土和玻璃为笔墨,在世界建筑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华文明的当代篇章。

“从拙政园到《长物志》——明代文人雅士的美学生活”特展现场展出的《长物志》 民国四年(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苏州博物馆藏  图

“从拙政园到莫奈的花园”展出文震亨 《长物志》 明末刻本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

苏州园林的童年启蒙:贝聿铭的美学根基

贝聿铭的美学根基深植于江南文化的土壤中。他1917年祖籍苏州,出生于苏州望族贝氏家族——“一个传承了15代的百年名门望族”。明朝中叶,贝氏始祖贝兰堂定居苏州行医卖药,至清乾隆年间已跻身苏州四富之一。贝聿铭所属的贝哉安一支以金融业闻名,而另一支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其修缮的狮子林成为苏州园林的瑰宝。正是这座被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指定驻跸的园林,成为贝聿铭建筑美学的启蒙之地。

贝聿铭少年时在狮子林留下了一张翩翩少年照,这段时光成为他毕生的精神原乡。

狮子林为年少的贝聿铭提供了理解空间、材质与自然的活态教材。《长物志》卷三对水石布置的论述——“水石”可“涤烦消俗,令心境清幽”——在此得到具象呈现。贝聿铭在假山间穿梭嬉戏,亲身体验了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意趣;他在亭台轩榭间感受光影流转,领悟了文震亨所言“亭台布置应有遨游士人之怀”的空间哲学。这种浸润式的美学教育塑造了他对建筑的核心认知:“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上海国际饭店

10岁时,贝聿铭随父亲迁居上海,这座现代都市为他打开了另一重视野。他被当时“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24层)的现代性震撼,每日午休专程乘车去观摩,甚至回家后“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他坦言:“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上海苏州的双城经验在他心中埋下种子——一面是苏州园林“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一面是上海摩天楼代表的现代技术力量。二者看似矛盾,却在他日后的建筑实践中交融共生。

青年贝聿铭远赴美国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尽管深受现代主义洗礼,苏州园林的基因始终涌动。1946年他在哈佛的毕业设计——一个位于上海的艺术博物馆方案,已初现园林意象:庭院、流水与几何形态交织。这份设计如同一个预言,数十年后当他以85岁高龄设计苏州博物馆时,相似的构想终在故土绽放。正如他所言:“我从苏州园林中感悟到,生活与建筑间的关系”——这种感悟超越了形式模仿,直指空间与人文关系的本质。

《长物志》与江南美学:贝氏建筑中的东方密码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构建的江南人文美学体系,在贝聿铭的建筑实践中可以看得到一种影响与传承。

这种传承并非对飞檐斗拱的简单复制,而是将传统空间哲学提炼为现代建筑语言,赋予其当代生命力。从北京香山饭店到日本美秀美术馆,再到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三条核心原则贯穿始终:自然融合的选址布局、材料质感的诗意表达、光影流动的空间叙事——恰与《长物志》卷一的“室庐”、卷三的“水石”理念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长物志》对阶梯的论述精辟而富有诗意:“阶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须以文石剥成;种绣墩或草花数茎于内……复室须内高于外,取顽石具苔斑者嵌之,方有岩阿之致”。这一理念在贝聿铭作品中得到多重演绎:

如香山饭店(1982),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贝聿铭的首个内地项目,他大胆摒弃当时盛行的仿古或全西化风格,从山地地形出发,采用复屋式结构——主体建筑“内高于外”,形成错落台地。石阶选用房山本地毛石,刻意保留粗粝质感,阶隙种植松竹。宾客拾级而上时,视线随台阶高度变化而转折,重现了《长物志》中“岩阿之致”的空间体验。

日本美秀美术馆

日本美秀美术馆

又如日本美秀美术馆(1997),贝聿铭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将入场路径设计为一场寻幽仪式。游客需先穿越隧道,再经悬索桥方能抵达主体建筑。这一过程中,桥面缓升的步道成为现代版“苔痕阶绿”——阶梯不仅是物理通道,更是心理过渡的媒介,将尘世喧嚣过滤为禅境宁静。文震亨强调的“草映阶庭”在此转化为枫林与樱花构成的动态画卷,实现了“枝叶纷披,映阶傍砌”的当代诠释。

《长物志》卷三将水石视为园林的灵魂:“石令人古,水令人远”。贝聿铭对此的现代转译集中体现在苏州博物馆(2006):博物馆主庭院北墙被转化为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贝聿铭舍弃传统假山堆叠法,精选山东泰山石切片,经火枪喷烧显露深浅纹理。这些厚薄不一的石板被悬挂于白墙前,形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抽象山水。这一创作直承文震亨对太湖石“涩浪”奇制的推崇,却以极简的平面构成实现。

苏州博物馆内景

水池设计打破园林曲水惯例,采用几何形态。水面精确倒映建筑轮廓,将实体与虚像并置,暗合“虚实相生”的东方哲学。更具深意的是池中游鱼——施工期间贝聿铭亲自过问:“要求多挑些红色的鱼”,因“中国有句成语,叫精益求精”。这一细节呼应了《长物志》卷三对观鱼的讲究:“宜蓄金鲤,其色炫目于清波”。

从苏州、上海到世界:东方美学的全球化表达

贝聿铭的建筑实践,本质上是将江南人文美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炼为一种普世的空间语言,使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焕发新生。这种转化不是符号的拼贴,而是有着对光线、几何、材料的现代性重组。纵观其代表作,一条清晰的脉络浮现:从早期对美国粗野主义的融合,到中期以几何重构传统,最终在晚年回归东方美学的圆融境界——而贯穿始终的,是对“光线”这一建筑灵魂的极致追求。

贝聿铭曾直言:“我宁愿把光视为设计建筑的首要元素。没有光,空间形态便失去生命”。这一理念与《长物志》对窗棂、帘幕的光影控制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模型前

在贝聿铭手中,三角形从单纯的工程结构升华为连接东西方的美学媒介。

卢浮宫金字塔 ©Vincent Brière

以卢浮宫金字塔为例,面对法国人的质疑,贝聿铭以51°锥角呼应吉萨金字塔,却赋予其透明的现代性。玻璃幕墙将巴黎天空纳入建筑表皮,使古典符号焕发新生。当游客从地下大厅回望,历史悠久的卢浮宫立面被框入金字塔斜边,实现“借景”的全球化表达。

©Koji Horiuchi

《长物志》对材料质感极为敏感:“石阶须带苔痕、木纹应显天然、漆色限于朱玄。”贝聿铭将这种材料诗学注入现代建材,如其设计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为融入落基山脉,贝聿铭深入研究印第安人岩居遗址。最终采用当地砂岩研磨成混凝土骨料,使建筑呈现与山体一致的赭红色。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2002年,85岁的贝聿铭接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称此为“人生最大挑战”。这座被他喻为“最亲爱的小女儿”的建筑,集毕生智慧实现了江南人文美学的当代呈现。

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主展厅采用双层屋顶系统——上层木纹金属板过滤强光,下层磨砂玻璃使光线漫射。随着时间推移,墙面浮现水墨画般的明暗韵律。贝聿铭解释:“光线经过遮光条调节变得更富艺术性…仿佛流动了起来”。

苏州博物馆内景

今天,当观众在展馆中行走时,透过菱形窗洞总能看到庭院景观。文震亨主张的“轩楹高爽,窗户邻虚”在此被解构为几何框景。而最震撼的莫过于宋画意境的山水园——白墙为纸,片石为山,水面如绢。开馆典礼上,贝聿铭动情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苏州。这是我对家乡的微小贡献”。

苏州博物馆内景

贝聿铭曾言:“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当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山水倒映在水池中,当卢浮宫金字塔的玻璃幕墙捕捉到巴黎的流云,当美秀美术馆的樱花飘落在几何屋顶上——我们看到一位跨越文化藩篱的“摆渡者”,将文震亨《长物志》中的美学密码,转化为全人类共享的建筑语言。

他的实践证明:传统的生命力不在于僵化保护,而在于创造性转化。从“阶梯愈高愈古”到香山饭店的台地院落,从“以壁为纸”到苏博的片石山水...贝聿铭以混凝土、玻璃和光线为笔墨,仿佛在世界建筑史上书写了一部流动的《长物志》。正如他晚年所悟:“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这根植于苏州园林与海派文化的精神,正是他穿越百年风雨的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何涛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uEgXXtrKDD

    相关文章

    70多年前,一批大画家画下了他们看到的上海

    当一位画家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一座公园的时候,这座城市园林或许正在从传统绘画中象征隐逸理想的林泉高致,转化为普通市民休憩游玩的公共空间。7月29日,上海中国画院推出的“都市林泉”展览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开幕,以独特视角,呈现1950年代“新国画运动”催生的一批创作,展…

    “家+书屋”:藏在上海城市褶皱里的温暖角落

    古籍修复师的毛刷轻扫过泛黄的书页,一旁的孩子踮着脚睁大眼睛;社区书架前,妈妈和女儿头挨着头读一本绘本;儿童空间中,父母带着孩子参加亲子阅读讲座;活动室内,几位家长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知识……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温暖场景,都来自同一个名字—…

    堪察加遇73年来最强地震、海啸波及多国,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通报,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7月30日发生8.7级地震,为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当天,堪察加半岛近海再次发生两次6.5级和5.3级地震。此外,强震发生后,已伴随发生100多次5级及以上余震。受强震影响,太平洋沿岸多国发布海啸预…

    防汛抗灾不容谣言添乱!4起涉汛网络谣言案被查处

    防汛抗灾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宝贵的社会注意力与救援资源如果被谣言牵制,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焦虑恐慌,更可能干扰指挥决策与救援部署,影响防汛抗灾工作正常开展。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部分地方出现洪涝险情,面对肆虐的洪水,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多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

    LV“巨轮”“洪水滔滔”?解放日报:谣言不可“兴风作浪”

    台风“竹节草”来势汹汹。在城市严阵以待、全力抗台之时,社交平台的传言、谣言也此起彼伏,形式多样——有的使用数日前阵雨时外滩游客避雨视频造谣,称游客被困在外滩。事实却是,外滩地区早就根据应急预案封闭清空,并不存在所谓的游客被困情况。7月30日16时许,“路易号”附…

    万科再获大股东8.69亿元借款,年内深铁集团已累计提供借款226.88亿元

    万科再获大股东深铁集团借款。7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A,000002.SZ)发布公告,万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铁集团”)向公司再提供不超过8.69亿元股东借款。此次借款用于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息以及经出借人同意的指定借款利息。公…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7月27日,“TeleAI科技前沿论坛”在上海模速空间举办,论坛以“星辰聚智才启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的行业顶尖专家、青年学者、企业家及开发者,共同交流创新趋势,碰撞前沿思想,共话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落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中国电信副总经…

    爬“浪浪山”登“东极岛”,暑期档下半场开始了

    随着《南京照相馆》带动电影市场的热度不断升高,观众们对电影的热情也在被重新唤起。八月电影依然是精彩不断,各类佳作纷至沓来。“浪浪山”里的小猪妖在“职场”中跌跌撞撞;朱一龙吴磊在“东极岛”再现那段渔民们守护正义的往事;九月和伙伴们闯入游戏世界;“限时玩家”的…

    首次披露!我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曝光

    接到远航命令,海军某潜艇部队即刻出发。茫茫深海,某舱室突发严重管路“破损”,必须封舱堵漏,官兵需要在被封舱室内作业。舱门关闭,情况未知。海军某潜艇部队马晓辉说:“封舱就是面临生死。”面对严重险情,马晓辉第一时间将潜艇上升到不暴露的最大边界,全体官兵默契配合…

    听,茅善玉的上海声音

    茅善玉,上海家喻户晓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那一句“金丝鸟,在哪里,鸣叫歌唱……”,是萦绕在无数上海人心中的旋律,更成为很多人心中最动听的“上海声音”。这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声音。它是沪剧,也是沪语,它传唱着上海的文化,也流淌于上海人的生活。作为上海女儿的茅善玉…

    恒隆集团:上半年总收入约52亿港元,上海恒隆广场出租率98%

    7月30日,恒隆集团有限公司(恒隆集团,00010.HK)和恒隆地产有限公司(恒隆地产,00101.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恒隆集团总收入约52.02亿港元,同比减少18%;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1.91亿港元,同比减少7%。恒隆地产总收入约49.68亿港元,同比减少19%;…

    讲武谈兵|土耳其已推出五代机,为何还采购欧洲“台风”战机?

    近日,英国与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防务工业博览会期间,签署了一份关于采购欧洲“台风”战机的谅解备忘录。这也意味着在踌躇近三年以后,土耳其终于向拥有这款“欧洲战斗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那么,土耳其在研发国产第五代“可汗”隐身战斗机的背景下,为…

    李在明证实韩美达成贸易协议: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

    韩国总统李在明(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3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对韩美就关税达成协议表示,协议消除了韩国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李在明称,韩国对美投资的3500亿美元中,1500亿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就韩美关税协议做了进一步说明表示,美国对韩…

    盘后大涨11%!Meta二季度净利增超三成,上调全年资本支出下限

    正在硅谷掀起AI(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潮的Meta交出一份让市场满意的财报,盘后股价涨超11%。当地时间7月30日,Meta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公司第二财季营收475.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高于市场预期的44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至183.37亿美…

    河北兴隆:八支救援队进入六道河镇抢险救灾

    7月29日,武警救援队涉水向兴隆县六道河镇受灾地区进发。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 摄7月30日,河北兴隆县抢险救援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各级各部门争分夺秒,科学统筹救援力量,精准调配救灾物资,全力打通水毁“生命线”,修复受损设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灾情发生后,国家消防…

    首席展望|大成基金柏杨:港股还未出现明显泡沫化迹象,“老”消费也可能开新花

    2025年的港股市场在激荡中走过上半年,整体表现 “可圈可点”。展望下半年,支撑港股趋势走强的核心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哪些驱动力仍可持续?“到了2025年,我觉得港股的向好趋势感更强、更典型了。”7月30日,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柏…

    吉林省发布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珲春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

    吉林省水利厅和吉林省气象局5时55分联合升级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珲春市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很大,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防范。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百人斩竞赛”的报道与真相

    “百人斩竞赛”与日本报道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日两军在上海展开激战。日本陆军根据与海军的协定,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名,派出上海派遣军进攻上海。然而,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上海战场呈胶着状态。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武藤章为打开局面,策划了登陆上海的作战计划。…

    体坛联播|赵心童丁俊晖会师八强,中国男篮公布亚洲杯大名单

    赵心童上海大师赛赵心童与丁俊晖相遇八强赛7月30日,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进行了多场16进8的比赛,世锦赛冠军赵心童轻松战胜对手,将与丁俊晖相遇八强赛,上演“中国德比”。此役开场后,赵心童手感火热,连胜两局。韦克林迅速调整,将大比分追平。中场休息后,赵心童状态…

    加拿大总理宣布将在九月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

    当地时间7月30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如果约旦河西岸管理机构满足某些条件,加拿大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卡尼表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必须在2026年举行选举,并致力于其他民主改革。卡尼当天早些时候与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进行交谈,随后宣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