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7月7日,美国华盛顿,美国白宫蓝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在晚宴上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左)递交他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信函。视觉中国 图
“此时此刻,他(特朗普)正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缔造和平。总统先生,我想向您呈上我致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提名信,提名您获得和平奖。您当之无愧,应该获得这个奖项。”当地时间7月7日,在白宫蓝厅举行的晚宴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越过桌子,向特朗普递上诺贝尔奖和平奖提名信,发表了一番溢美之词。
在白宫外,数百名抗议者头戴巴勒斯坦头巾,挥舞着巴勒斯坦国旗和写有“停止武装以色列”、“对种族灭绝说不”的横幅,一些示威者还呼吁逮捕内塔尼亚胡。此前,国际刑事法院以在加沙犯下战争罪对这位以色列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自7月7日开始,内塔尼亚胡开启美国政府换届后的第三次访美行程。内塔尼亚胡9日在社交平台X 表示,他与特朗普重点讨论了释放被关押在加沙的人质问题。他还强调,两国领导人还讨论了“我们在伊朗问题上取得的伟大胜利”的后果和可能性。
“当前卡塔尔斡旋下的加沙停火协议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美以亟需协调立场,而伊朗核问题为长期潜在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美以特殊关系,通过高频率访问彰显两国紧密联盟,同时间接庆祝以色列在伊冲突中的阶段性优势。此外,他也希望争取美国对以色列下一步行动的支持,尤其在加沙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应对上与特朗普政府‘对表’。”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向(www.thepaper.cn)表示。
特朗普的中东愿景
内塔尼亚胡比其他任何领导人访问美国的次数都多,在外界看来,他与特朗普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巅峰,哪怕在过去的6个月里二人关系起起伏伏。
在2个月前的第二次访问期间,内塔尼亚胡总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镜头前,被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论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当时试图取消特朗普即将对以色列加征的任何关税,结果他不仅没有成功,特朗普还在镜头前大谈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40亿美元,称以色列应该给出一些回报。
在伊朗问题上,他也措手不及。特朗普称美国将与伊朗进行直接对话,而内塔尼亚胡坚决反对。2个月后,十二天战争出现,美国轰炸了伊朗3处核设施。
除了第二次访问的尴尬之外,特朗普5月高调访问中东时,去了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绕过了以色列。然而不管美以关系如何起伏,最后却似乎还是可以走到一起。
特朗普一直在谈论他在中东有两个想要实现的目标,一是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二是结束加沙战争、扩大《亚伯拉罕协议》并让其他国家加入关系正常化进程。内塔尼亚胡9日在华盛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相信伊朗不会再推进核计划。“他们很害怕,他们感受到了力量——美国的力量、以色列的力量,以及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的力量。”内塔尼亚胡表示。
他的言论与一些安全专家就德黑兰继续发展核计划的警告相悖。对此,内塔尼亚胡表示:“我认为伊朗人明白,美国和以色列做过一次的事,我们也能做两次、三次。”他还表示,即使伊朗转移了一些高浓缩铀,他也不相信伊朗仍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因为伊朗核武器计划的其他部分已经遭到破坏。“浓缩铀不足以制造原子弹。好吧,它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但还不够,”他说。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允许德黑兰拥有铀浓缩计划,但他本周也表示,他希望能够取消对伊朗的制裁。
无论双方做出的表态是否有分歧,半岛电视台举例分析称,华盛顿和特拉维夫之间存在着完全的协调,比如2024年4月初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以及同年9月黎巴嫩真主党前总书记纳斯鲁拉遇刺,都发生在内塔尼亚胡或其政府高级官员访问华盛顿前后。
地区冲突问题研究员穆斯塔法·纳杰菲对半岛电视台表示,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可以借此访问重新塑造自己作为“对抗伊朗的领导者”和“地区地缘政治变革者”的形象,并利用白宫作为逃避国内问责的平台。
纳杰菲在X上发表的分析文章中写道:“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访问的主要议程是围绕提出针对伊朗的新进攻计划,以及内塔尼亚胡努力拉拢特朗普及其政府到自己一边。”几天前,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证实了这一点,他宣布以色列军队正在制定打击伊朗的新作战计划。
外界无法判断特朗普对以伊未来走向的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希望说服特朗普,如果伊朗试图重启该计划,美国会威胁发动新的军事打击。
加沙症结
对于特朗普的第二个目标,他需要内塔尼亚胡顺应他的意愿,因为除非内塔尼亚胡同意,否则加沙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于8日下午5点再度会面。据美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持续2小时的闭门会谈主要集中在特朗普本月1日提出的加沙60天停火协议。
根据《华盛顿邮报》获得的框架协议副本,哈马斯目前扣押的50名以色列人质(据信包括约20名生还者和30名遇难者)中,超半数将在两个月休战期内分五个阶段获释,以交换数量未明的巴勒斯坦囚犯。
停火首日将释放8名生还人质,第7天将移交5具遇难者遗体。协议生效的第10天,哈马斯必须提供剩余人质的健康状况信息,以色列则须公布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从加沙拘押的巴勒斯坦人信息。最终和平协议达成后,剩余人质将获释。协议还涵盖释放约旦河西岸囚犯。若停火持续,将在第30、50和60天进行后续交换。根据协议,以军首日将从加沙北部部分地区撤出,一周后撤离加沙南部部分区域,具体撤军界线尚待商定。
尽管白宫并未就两次元首会晤释出更多信息,但部分细节还是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在7日举行的晚宴上,白宫记者团获准进入蓝厅,以色列随行记者团却被拒之门外。晚宴开始前,特朗普仅向熟识的记者开放了30分钟的问答环节。
《耶路撒冷邮报》分析称,这与目前所处的外交关键节点有关。目前,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卡塔尔仍在就加沙停火及人质协议展开谈判,而美伊谈判也即将重启。这也意味着,任何公开表态或不当言论都可能破坏两场谈判,闭门协商更利解决核心问题。
不过,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巴以冲突、实现两国方案的以色列政策论坛华盛顿常务董事雷切尔·勃兰登堡 (Rachel Brandenburg) 表示,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可能对他们的会谈结果有不同的期望”。“特朗普总统希望达成停火条款,并达成一定程度的协议,确保以色列不再袭击伊朗,但内塔尼亚胡总理可能只是想庆祝胜利,而不必同意任何危及自身政治地位的事情。”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期间将告诉特朗普,若要结束加沙战争,以方有三点不会妥协——彻底击溃哈马斯;哈马斯领导层流亡;哈马斯完全解除武装。
邹志强指出,与内塔尼亚胡“消极应对”停火协议谈判的态度不同,特朗普更倾向于尽快推动60天临时停火协议,并在此基础达成长期和平方案,以提升个人政绩。在他看来,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拖延换取更有利的军事条件,拒绝就停火问题作出长期承诺。
“从表面看,特朗普正在努力维持美以特殊关系,但私下正在推动以色列接受临时停火协议,以缓解美国国内政治压力。特朗普既要兼顾以色列的安全需求,同时也正在避免因过度偏袒引发阿拉伯国家反对。”邹志强分析道。
自7月6日起,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谈判小组在多哈举行新一轮停火协议谈判,尽管哈马斯9日表示同意释放10名被扣押人员,但停火谈判依然困难重重。邹志强认为,加沙停火谈判的僵局源于以色列拒绝放弃“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而哈马斯则寻求生存空间和基本安全保障。
“首先,哈马斯希望达成真正的停火协议,而非临时休战协议。在60天谈判期内,若未能同以色列达成协议,哈马斯希望自动延长停火,避免以色列立即重启军事行动。第二,哈马斯要求以军撤出部分军事占领区,减少在加沙的军事存在。第三,哈马斯希望打破以色列对援助的垄断,允许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介入,确保加沙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以色列既将哈马斯作为谈判对象,又把‘彻底消灭哈马斯’作为目标,导致谈判陷入根本性困境。”
在加沙未来的治理问题上,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近日公布了“人道主义城”方案。该方案显示,以方计划在靠近埃及的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修建一座所谓的“人道主义城”,用于集中安置所有加沙人口。据卡茨描述,当地民众需经以军“安全检查”后方可进入,且“一旦进入不得离开”,国际机构负责内部管理,以军在外围实施军事管控。这一计划或许就将在各方接下来达成的停火期间实施。
邹志强注意到,特朗普并未就以方提出的“人道主义城”设想做出过多回应,这一态度或与他意识到加沙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及其舆论影响有关。“在加沙的未来治理问题上,特朗普的立场已从激进的‘人口迁移’设想转向较为务实的停火谈判,这反映他认识到国际现实与政策可行性的限制。尽管如此,在削弱哈马斯的总体战略目标上,美国和以色列仍然保持一致。”邹志强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