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如何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这场在合肥长丰举办的活动,正在给出答案。
9月21日,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点专项活动,“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会”在合肥长丰举办。(www.thepaper.cn)注意到,位于长丰县的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是安徽省目前唯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先导区。
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会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生物制造 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生物制造产业的关键共性环节与热点细分领域,围绕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生态构建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2024年10月,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正式获批,在长丰县规划建设合肥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分为双凤、水湖两个园区,形成“南研北制”的布局。
建设一年来,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入驻,例如华恒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金唯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将于年内和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项目也已入驻蓝科宇桥生态科技园。
在企业培育方面,先导区已拥有生物制造上市企业2家,另有1家企业计划于明年上市。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康诺生物、平光药业、未来医药等5家重点企业,在2024年实现产值共计40亿元。在平台搭建方面,长丰还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共建“成果超市”(合肥专区),聚焦泛生命健康领域,构建“转化—孵化—应用—产业”全链条生态。
安徽生物制造产业起步早、推进快。目前,全省已建立覆盖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的产业体系,其中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超百亿元。安徽还培育出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一批龙头和链主企业,汇聚两院院士十余人,并通过央地合作设立规模3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L-丙氨酸、聚乳酸等一批标志性产品已实现技术领先,多个中试服务平台正分类培育,人工智能赋能和高性能生物反应器等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为安徽制造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合肥市更是以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契机,将生物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推出专项支持政策,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并重,同步挂牌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全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长丰县是全国百强县、GDP千亿县,安徽省制造业第一县。活动现场,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涵盖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以及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作为安徽生物制造产业重镇,长丰县也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到2030年,建设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培育头部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30家,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