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大师杨振宁远去,国内已有十余所高校发文怀念

article/2025/10/18 20:29:10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后,发文悼念的高校名单在不断拉长。

其中,南开大学官方微博10月18日发文提到,杨振宁先生是南开数学研究所(现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建者,多年来,杨振宁先生始终关注和支持南开大学的发展。1986年,他应邀担任南开大学名誉教授,创建并指导南开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工作,和南开大学葛墨林教授联合招收博士生。研究室培养出一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并多次举行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是数学所乃至南开大学的一块“名牌”。

南开大学方面表示,杨振宁先生与陈省身先生友谊深厚的故事,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杨先生评价陈先生的诗句是:“千古存心事,欧高黎嘉陈”。现在,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内,陈列着一幅大型国画《陈省身与杨振宁》,展现了两位大师的风采和真挚友谊。杨振宁先生永垂不朽!

西安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18日刊文回顾称,2000年9月,杨振宁先生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并一直关心、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受聘仪式上,学校为杨振宁先生颁发了聘书并佩戴西安交通大学校徽。杨振宁先生肯定了西安交通大学在百年发展过程中为国家作出的成绩,并鼓励交大人继续努力,发挥名校作用,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杨振宁先生应邀作报告,漫话创新与科教。在报告中,杨振宁先生表示,创新精神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功莫大焉!可以预见: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人类的生产力还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加蓬勃发展。

“时光荏苒,二十五载春秋悄然流转。”西安交通大学表示,今天,我们再回望杨振宁先生那场跨越岁月的报告,那些关于世界变革的远见、学术发展的洞察,以及对教育传承的殷切期许,依旧如光,在时光长河中不曾褪色。

东南大学18日刊文指出,回顾杨振宁先生与东南大学的交往历程,不仅是一段佳话,更是一部生动的育人教材。 从八十年代的初访,到新世纪的谆谆教诲,再到百廿校庆时的深情寄语,先生屡次莅临东南大学,以大师的智慧启迪后学,以长者的情怀关怀学校发展。他对吴健雄先生的始终如一的推崇,亦是对东南大学学术传统的无声褒奖。杨振宁先生在东大留下的思想火花与崇高精神,必将如星辰般永远闪耀,激励着一代代东大人秉承“止于至善”校训精神,在探索未知的科学征程上奋勇前行。

山西大学微信公众号18日介绍,杨振宁先生长期关心关怀山西大学的发展,曾两度应邀来访山西大学,大力推动山西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发展,积极为山西大学的办学事业指点迷津,这份关怀与厚爱永远铭刻在山西大学师生的心中。

校方介绍,1992年6月11日至16日,杨振宁先生受邀参加了由山西大学主办的国际量子物理前沿课题研讨会,以“对称性与物理学”为题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并欣然接受山西大学聘请他为名誉教授的邀请。此次来访,杨振宁先生还参观了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院所,对当时山西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积累给予肯定。由此,杨振宁先生与山西大学结下了深厚渊源,并保持了对山西大学的关注。2017年9月3日至6日,95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欣然应邀,再次走进山西大学,与山大师生作报告、面对面交流。杨振宁先生在百忙之中专门改变行程,与山大教师座谈交流,围绕理论物理的发展、如何培养物理学科人才等诸多问题给予宝贵指导。离开山西大学前,杨振宁先生欣然命笔写下“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寄托了对山西大学办学发展和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

山西大学方面表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既是杨振宁先生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先生两次拨冗来访彼时亟需发展的山西大学,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情怀为山大师生传经送道。先生的理论、思想和智慧,不仅让山西大学师生受益良多,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代科学巨擘不朽的科学精神和永恒的家国情怀。

安徽大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2020年6月,安徽大学研究决定,成立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杨振宁先生亲笔为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题名。2020年8月26日,时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翠凤率时任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副校长薛照明、程雁雷等赴清华大学拜访杨振宁先生,并转达了时任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对杨振宁先生的亲切问候,对杨振宁先生长期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王翠凤代表母校聘请杨振宁先生担任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名誉院长,并颁发了聘任证书。匡光力代表学校向杨振宁先生汇报了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情况,以及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和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建设情况。杨振宁先生还向匡光力赠送其著作《曙光集》。杨振宁先生欣然接受学校的聘任,并现场录制视频寄语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学生,对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同在10月18日,广西大学微信公众号刊文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谊,西大永铭。杨振宁先生与广西大学渊源深厚,长期以来对广西大学发展给予了深切关怀与宝贵支持。1994年8月,杨振宁受聘为广西大学名誉教授。在此期间,他欣然提笔,为学校深情题词:“很高兴看到全校师生努力,谨祝争取得到重点大学之目标早日成功。”这份殷切寄语,是对西大人奋斗精神的认可,也成为激励一代代师生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力量。

广西大学方面表示,这份关怀在此后岁月中延续。1998年,正值广西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之际,杨振宁先生虽事务繁忙,仍致送贺信。他在信中写道:“甘幼玶教授转来贵校校庆庆祝的消息。可惜我不能分身前来参加,致歉。谨祝贵校继续过去传统为祖国造就人才!” 这一纸书信,承载着先生真挚的祝福,更凝聚了他对广西大学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培育栋梁之才的殷切期望。

新成立的大湾区大学也在18日发文怀念:杨振宁先生素以提携后学、奖掖后进为己任。2021年大湾区大学筹建之初,创校负责人田刚院士邀请杨振宁先生出任学校首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先生慨然应允,为学校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湾区大学方面表示,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科学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情怀的永恒回响。大湾区大学全体师生谨向杨振宁先生致以深切的哀悼与崇高的敬意,衷心感谢他为学校初创所倾注的智慧与关怀。

据18日晚间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十余所高校发文缅怀杨振宁先生。另外,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和合肥市第一中学也在18日发文缅怀这位杰出校友。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朱伟辉

    http://news.xdnf.cn/YekJTcNPJt

    相关文章

    昆明市延安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被医保局处罚

    10月14日,昆明市医疗保障局对昆明市延安医院作出一份行政处罚决定,该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的行为被罚款84874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的违法事实载明,20…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18日发布的公告,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一楼119房间…

    百年辉煌其命惟新!上海美术馆三个楼面举办广东美术大展

    10月18日下午,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室外大平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岭南特色非遗英歌舞、醒狮表演正在上演,伴随着矫健醒狮的腾跃,铿锵英歌踏响,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启幕。澎湃新闻获悉,作为中国上海国际…

    西湖大学缅怀杨振宁,施一公曾撰文称是他的敬慕者和追随者

    10月18日,西湖大学官网发布悼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西湖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早前,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撰文回顾与杨…

    聚焦复杂脊柱疾病,一项中国原创医学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

    一项由中国专家原创的医学创新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多个国家,其中包含日本、泰国、印度等。这项技术聚焦复杂脊柱疾病,通过微创内镜手术,可让患者获得更小创伤的手术体验。10月16日至18日,第一届单孔双通道双介质(UBD)脊柱内镜及脊柱微创新技术国际大会在上海举办,近100…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10月18日,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纪念日当天,诞生于上海大场镇的行知读书会迎来七周年庆典。庆典不仅通过影像展回顾行知读书会七年历程,还发布了读书会的全新项目“行知新书荟”,未来每季度将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精选经典畅销书,为读者筛选优质内容。从“泥地旁的…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在沪齐聚,发布“重走行知路”地图

    2025年10月18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4周年纪念日。10月16日至17日,以 “承烽火初心,育时代新人” 为主题的全国五省市九区县 “重走行知路” 活动在上海宝山举办。“重走行知路——中国教育人必访地地图”正式上线,将全国陶行知相关场所串联成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寻…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的探索者,用跨越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在探索世界的奥秘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1956年,他与李…

    这一次以足球之名造访上海,波尔和樊振东火锅话友情

    这几日,德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蒂姆波尔造访上海,中国对于他来说是一块熟悉的土地。但此番波尔有了新身份——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品牌形象大使,借着这样一个契机,波尔和我们畅谈了他和足球、多特蒙德之间的不解之缘,当然,关于国乒的老朋友樊振东,他也有话要说。德国乒乓名…

    汪诘:诺奖以他为荣,纪念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看到这个消息,心情无比沉重。我曾在杨先生 100 岁生日那天写过这样一句话:希望杨先生能活到人类攻克死亡的那一天。很遗憾,杨先生还是走了。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杨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

    杨振宁逝世!一位“正常的天才”走了!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一位“正常的天才”走了。我们怀念他——为他在科学史上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记,为他心怀家国的赤诚付出…

    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开幕

    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今天(10月18日)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龚正表示,当前,上海正在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擘画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

    强化中德学术交流,汉堡工业大学在华拓展学术合作

    1986年,上海与德国汉堡结为友好城市。在上海与汉堡缔结友城关系40周年之际,10月17日下午,汉堡工业大学校长安德雷亚斯蒂姆-吉尔教授一行到访上海“汉堡之家”,并与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安克先生在“汉堡教育联盟中国”项目框架下共同签署双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汉堡驻…

    室内户外皆舞台,上海前滩公园巷变身为“爵士大道”

    10月18日,第21届爵士上海音乐节在上海前滩公园巷启幕。这场以“爵士上海・音乐世博”为主题的盛会将持续至26日,以前滩为核心辐射全城,汇聚全球20个国家的300位顶级音乐家——包括19次获格莱美提名、4次获奖的世界级大师,他们将在九天内呈献120余场精彩演出。10月18日,第 …

    爵士、音乐剧、二次元还有美食,首届外滩音乐节来了!

    夜幕降临,外滩源圆明园路步行街响起爵士乐,观众游客三三两两,端着潮流艺术美食市集上购买的鸡尾酒,在深秋微凉的夜风中感受“轻松一刻”。10月17日,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出品、中美艺术家联袂呈现的音乐节主题曲《Super Bund》拉开了“2025外滩音乐节”的序幕。本次音乐节为…

    为什么说延安精神也是生产力?

    0.34亿元,3.44亿元,2383.4亿元,这分别是延安1949年、1978年、2024年的全市生产总值。数字无言,诉说着历史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的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转变,2021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2383.4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10月…

    施郁忆杨振宁:他是一名“保守的革命者”,负责任地推动进步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 视觉中国 资料图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23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大…

    云南通报“高速服务区出现赤裸小孩”:未发现拐卖行为,将调查是否存在虐待

    10月18日,据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消息,南涧县“1016”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传某高速服务区出现赤裸小孩相关信息引发关注。对此,孩子父亲户籍地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积极协同事发属地联动开展处置工作,并多方联系当事人及家…

    “最美街角”:优秀历史建筑“组团”更新如何做到三个协同

    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更新,应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出发。2002年《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布,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保护对象由单体延展到整体,逐步建立了由“点(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线(风貌保护道路、河道)-面(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相…

    杨振宁晚年多次到访沪上高校:聪明和努力重要,最重要的是走上正确的道路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即便在晚年,杨振宁也常做客沪上高校,与师生畅谈科学、治学之道等等。另据华东师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