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草原深处,机器轰鸣声正取代传统牧歌,成为新的发展序曲。
在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额尔登高毕嘎查,一个由嘎查党支部自主创办的网围栏厂刚刚投产半年,就已拿下超400万元订单,不仅为当地沙地治理项目供应两成原材料,还把生意做出了国门——跨境订单正在洽谈中。
“广阔的草原藏着细碎的难题,党员就是牧民的伞,雨天挡雨,晴天遮阳。”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额尔登高毕嘎查党支部书记乌日娜说。
9月8日,(www.thepaper.cn)与“北疆党旗红”主题宣传采访活动一行,走进额尔登高毕嘎查了解到,这位土生土长的牧区姑娘,自2021年担任嘎查书记以来,带领牧民将集体经济从零突破,到2024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36.8万元,打造出肉牛养殖、活畜交易、网围栏生产三大产业。
乌日娜向到访的记者一行介绍嘎查情况。记者 苏荷 摄
抵边嘎查的“三重身份”:屏障、家园与市场
额尔登高毕嘎查位于二连浩特市以东,北抵国境线,草场总面积112万亩,边境线长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抵边嘎查。这里既是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125户牧民、345位居民安居乐业的家乡,更是如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超300万元的“产业明珠”。
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命题,嘎查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党建+产业+边民”的融合发展格局。随着二连浩特市“六个工程”推进及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全面展开,党支部主动盘活集体资金,于2024年12月成立网围栏有限公司,今年3月正式投产。
小工厂闯出大市场:415万元订单与跨境新机
走进网围栏厂,材料区、生产展示区、直播区三大功能区井然有序。6台全自动数控网围栏编制机和2台刺绳制造机高速运转,一旁的产品展示区陈列着各类成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精心设置的直播区域。
“牧民”变身工人,正在进行围栏编制工作。记者 苏荷 摄
“我们已经与内蒙古林草生态、中材克普、中交公司等企业签订了415万元的供货合同。”乌日娜介绍,工厂已实现产值640万元,营业收入340万元,盈利突破50万元,预计到年底纯收入可超过70万元。更关键的是,借助二连浩特2025年4月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东风,工厂正在积极拓展蒙古国市场,已初步达成跨境订单意向。
跨境直播成为开拓新市场的利器——对蒙直播主打“网片+刺绳+立柱”整体解决方案,邀请蒙古国知名主播在当地建材市场活跃时段进行实地场景直播;国内直播则聚焦本地农畜产品和进口商品,邀请网红达人、本地牧民和返乡大学生在黄金时段轮番上阵。
“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产业背后的为民初心
网围栏厂带来的不仅是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
工厂吸纳了8名牧民就业,累计发放工资24万余元。同时,嘎查还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牧民素质,组织各类培训100多人次,培养“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牧民。
乌日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今,她不仅是养殖户,还开起了蒙古包民宿。100只羊、60头牛一天能挤奶80-100斤,通过培训,她与两位员工一起制成奶豆腐、图德等奶制品,不仅卖给前来旅行的游客,还开始为嘎查的“直播基地”供货,年收入超过30万元。
乌日汉与她的奶制品。记者 苏荷 摄
“日子再难,也不能让兄弟倒下。”乌日娜回忆起2021年带领两委成员帮助患病牧民巴特吉日嘎拉的故事时,眼中仍闪着泪光。这份守望相助的精神,正是嘎查凝聚力的核心。
除了网围栏外,嘎查还建设了年交易量400头以上、产值1500万元的肉牛养殖基地,每年为集体经济带来50余万元稳定收益;打造了活畜交易市场,2024年交易额达2700万元;2024年嘎查经济合作社还向牧民发放了价值20万元的饲草料。
“草原女儿”与她的初心使命
乌日娜是土生土长的牧区姑娘,2014年加入嘎查工作,2015年入党,2021年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虽获“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暨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但她更珍视的是牧民的信任。
乌日娜在工作中。受访者 供图
“党就在阿爸修补的羊圈里,在额吉熬的奶茶香里,在每一个守护草原的身影中。”她说。
如今,额尔登高毕嘎查已获得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全盟坚强堡垒支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乌日娜表示,往后的日子,还要和牧民紧紧“扎根”在一起,“让牧区的日子像马奶酒一样,越酿越甜!”
从守边固防到民族团结,从民生服务到产业振兴,这个抵边嘎查正以党建为引领,书写着新时代兴边富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