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花车乱象②丨多次整治又回潮,济南花车真的无解?

article/2025/10/24 4:16:27

【编者按】

国庆中秋假期,花车再次在济南景区周边扎堆,其漫天要价、违规行驶等问题,不仅损害游客体验,更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尽管历经十余年的多次整治,如今的花车仍然继续与管理者上演“游击战”。花车该如何整治?该如何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花车又该何去何从?

趵突泉、大明湖等老城景区周边,一些被称为“花车”的载客三轮车,涉嫌非法营运和交通违规,市民和游客的投诉颇多。尽管济南市进行了不少的整治,但花车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花车隐患多多

但却依然有市场

10月7日上午十点,在大明湖西南门附近,三五成群的 “花车” 占据着非机动车道,部分车辆甚至直接在机动车道上候客。 此起彼伏的揽客声中,不少花车司机手持自制广告牌,从车窗探出头,热情地向过往游客招揽生意。

“习惯了。” 面对眼前的交通情况,附近一家商铺老板王先生无奈地说,他感觉近两个月来,花车载客有增多的迹象。

王先生表示,就在几个月前,趵突泉、大明湖等景区周边曾开展过一轮力度颇大的花车专项打击行动。“景区附近的路口张贴通告、使用扩音器在景区门口循环播放提醒市民不要乘坐花车,每天还有专人巡逻。”王先生表示,工作人员在景区附近蹲守,在花车未到达前有效劝离制止,整治效果一度十分显著。

然而近期,花车再度 “卷土重来”,且出现了新的变化 —— 曾经无牌的红色花车变为如今的粉红色花车,并大多悬挂着车牌。

“现在我们买的这种车都是合规车辆,能挂上牌,我们也都考了驾驶证。” 记者探访中不少花车司机表示,只要车辆挂了牌、自己有驾照,就具备了 “上岗” 营运的资格。后来越来越多人纷纷跟风购置可上牌的粉红色花车、考取驾照,加入花车营运行列。

这个假期,景区附近也未发现有扩音喇叭等设备对不要乘坐花车进行提醒。

“虽然要价确实有点多,但坐花车很方便,我们从景区出来,直接就能去下一个景点。” 来自淄博的游客陈锋和家人刚从一辆花车上下来,他坦言,景区周边打车难、道路拥堵是常态,而等公交车不仅要多走一段路到站点,还得花费不少等待时间,权衡之下才选择了花车。

而在附近的公交站牌前,记者注意到,只有寥寥几位游客在此等候。记者通过地图查询发现,从该公交站牌到附近热门景区仅相距 1 公里左右,步行仅需15分钟,公交车票价也仅需2元,但实时公交信息显示,下一班车还需等待9分钟才能到达。

“济南景区比较集中,坐花车去时间更短。”在济南上学的大学生小婷同样表示,逛完景点本身已经比较疲惫,相比起固定站点上下车的公交车,更愿意选择能够即停即下的交通工具。

10月7日下午,记者在探访过程中注意到,虽然收费较贵,短短十分钟内,已有四辆花车成功载客。“方便”“省时”,让花车在济南历经多轮整治后,依旧能找到生存空间,成为不少游客在特定场景下的出行选择。

“济南老城区景点分布密集,但早期公交线路覆盖有限,这某种程度上为花车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认为。

多次进行专项行动

花车乱象仍未根治

回顾过往新闻,几乎每隔一两年,济南都会开展针对景区周边交通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期间,花车常常会销声匿迹。然而,风头一过,花车又重新出没。

在2016年、2019年、2020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就分别就景区“黑三轮”这一现象进行过相关报道。2016年以来,济南交警、城管等多部门便已形成联动,针对扎堆在景区、火车站等人群密集区域的 “黑三轮” 开展过多次集中整治行动。2019年,济南交警组织全市警力对三轮车违法开展集中整治、严查严罚,对无法提供合法手续的一律不予处理,车辆一律不予返还。

随着近年来济南文旅业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济南游玩,济南市对于违规花车的整治也越发频繁。去年和今年,济南市多个部门都启动过类似的专项行动,对景区周边非法营运三轮车、花车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关于景区周边私自载客的三轮车坐地起价、变相宰客的吐槽在各大平台屡见不鲜,不少旅游博主还专门发帖提醒外地游客 “避雷三轮花车”,可即便如此,花车仍未彻底从市场消失。

“景区是城市对外的窗口,花车宰客行为太影响济南的形象了。”泰安游客齐先生表示,这样不仅损害城市文明,还拉低了济南的整体旅游体验和城市形象。

“齐抓共管是好事,但更应理清职责边界。”董彦岭提到。专项整治固然很好,但更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否则还会上演“整治一来就躲,整治一走就回”的“猫鼠游戏”。

十年“攻”与“防”仍在拉锯

应寻找新思路破局

记者注意到,花车出现的区域,属于历下区、天桥区、市中区三区交界,管理起来涉及多个街道、多个部门。

“花车是违规的,我们马上安排人员现场查处。”10月8日,记者致电济南公安交管监督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三轮车属于非法改装车辆,未取得营运资格,建议游客不要乘坐。

“前期设置喇叭提醒不要乘坐花车,后来接到游客反馈,影响了游客的出游体验,所以景区综合考虑又撤销了。”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景区没有执法权,只能督导提醒游客不要乘坐花车。景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对花车的联合管理问题。但因涉及多个部门监管,协调起来比较麻烦。

趵突泉街道办事处城管科通过12345热线回复说,假期期间,趵突泉街道辖区管辖范围内禁止经营花车经营,城管人员组织专门巡查队员对花车乱停乱放、拉客行为进行整治工作,加强趵突泉景区南门、东门等巡查频次,假期间每天安排专人专岗蹲守,让花车进入辖区前进行有效劝离、制止。

今年6月,济南市历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回应,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认定交通部门无权治理机动三轮车的批复》明确,三轮车不属于现行有关交通运输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调整范围之内的运输工具,交通运输部门不能依据上述规定对三轮车的运输行为进行规范。

“我们无法按照非法营运来处理,只能在其出现逆行、闯红灯、不戴头盔等明显交通违规行为时,按照常规交通法规进行罚款处罚。”现场一位交警向记者解释道,“我们此前刚刚查处了一批未上牌的花车,但对于这些上了牌并有驾驶证的车辆,我们无法查处他们,只能通过劝离来维持交通秩序,并建议市民游客不要乘坐。”

“法律上的模糊地带,让执法工作进退两难。”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指出:景区花车乱象屡治难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不明、职责不清,政府首要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

王晨光也分析指出,短期集中整治成本高,且容易催生违法者的‘游击战术’,若不能从根本上理顺常态化监管机制、提升违法成本,就会形成‘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

“多次整治都不能根治,难免会产生懈怠和无力感。”董彦岭认为,“长达十年的整治无果,是时候跳出这个循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寻找新的破局思路。”

原标题《三问花车乱象②|多次整治又回潮,济南花车真的无解?》

    责任编辑:李倩宁

    http://news.xdnf.cn/eFokLMtGcr

    相关文章

    师徒三人拿下诺奖!只是好像给得“有点早”

    约翰克拉克(左)、米歇尔德沃雷特(中)和约翰马丁尼斯。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的2025年,这个领域又增添了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7日,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分别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和约翰马丁尼斯(John Marti…

    当婚姻变成KPI,这台音乐剧让观众在笑声中照见自己

    2025年10月6日至8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内座无虚席。距开演尚有半小时,等候入场的观众已排起长龙,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好奇。原创音乐剧《结婚狂想曲:KPI恋人》在这里迎来首演。剧照她,互联网大厂营销总监张凯艺,因“未婚未育”被质疑“形象不可靠”而奔走在升职的边缘…

    江帆已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据“上海教育”微信公号10月9日消息:日前,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召开干部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局(市外国专家局)局长潘晓岗宣布市委决定:江帆同志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免去沈炜同志的中共上海市教育卫…

    “一个也没预测到,但他们获奖实至名归”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左)、玛丽E布伦科(中)和坂口志文。“一个也没预测到,但他们获奖实至名归。”10月6日,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后,《中国科学报》直播间一时间被“爆冷”的气氛笼罩。但很快,几位解读嘉宾都认为,这项揭秘免疫平衡机制的研究值得一个诺奖,“只…

    每天坚持做2分钟“王者动作”,一个月后你的身体竟然……

    原标题:《每天2分钟“王者动作”,一个月后你的身体竟然……》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防范风暴增水!国家海洋预报台针对环渤海沿岸发布风暴潮预警

    10月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于今天(9日)上午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受较强冷空气的后续影响,预计10月9日下午至10日上午,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和辽东湾将出现30到70厘米的风暴增水,渤海湾和莱州湾将出现30…

    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原县长唐明永转任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局长

    近日,贵州省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官网“领导简介”栏目更新显示,唐明永已任该局党组书记、局长。此前,唐明永担任黔西南州安龙县委副书记、县长。公开资料显示,唐明永,男,汉族,1978年6月生,贵州盘县人,大学学历,法学学士,中共党员。他曾任贵州安顺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

    中意古老文明的智慧为应对时代之变提供了可行路径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罗马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共同会见记者。王毅表示,中意政府委员会第12次联席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双方就打造更加稳定、更富成果的中意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55年来中意关系之所以保持稳健发…

    第三届诺华中国患者日启动:让涟漪唤起涟漪,以心声回应心声

    10月15日,第三届诺华中国患者日即将启幕。诺华愿成为“投石者”,掷出一枚真诚的石子,激起扩散的涟漪,激发更多患者、专家与伙伴的共鸣,连接起更多心声与希望。愿每一道涟漪,都能汇聚成推动医疗进步的力量,让未来因聚合而更温暖。责任编辑:刘霁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食品及保健品消费平稳增长。责任编辑:伍智超澎湃新闻报料:…

    三问花车乱象①丨漫天要价、乱闯红灯,济南花车为何频频宰客?

    【编者按】国庆中秋假期,花车再次在济南景区周边扎堆,其漫天要价、违规行驶等问题,不仅损害游客体验,更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尽管历经十余年的多次整治,如今的花车仍然继续与管理者上演“游击战”。花车该如何整治?该如何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花车又该何去何从?这个假期,…

    全国多个省份公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成绩单”

    游客在沈阳故宫参观游览(10月5日摄)。新华社 图金秋时节,国庆、中秋相逢,长达8天的假期中,各地文旅市场迎来天南海北的客流。10月1日至8日(国庆中秋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7天日均)增长…

    2025国庆档影片观察3|电影市场加速走向分众化与精细化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片对“卖点”的认知正不断拓宽与深化。过去,商业片的优势多建立在明星阵容、视听奇观、热门题材与成熟类型之上,主题深度居于次要地位。而今,形势已悄然改变。商业片虽仍以清晰明快、平易近人的形象示人,但也开始追求“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国际城市观察|亚太6城市中央商务区优化新思路对中国超特大城市的启示

    国际大都市的中央商务区(CBD)作为城市服务功能的核心聚集区,也是最具活力、最能感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区域,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必须保持战略敏捷。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和奥雅纳在2024年2月发布了一份名为《CBD的未来——来自亚太地区6个城市的观察》的研究报告,该报告…

    国庆档影片观察2|类型片也得求新求变

    在如今的热门档期中,文艺片基本上难觅踪迹。因为,假期进影院的观众对“看电影”的定性非常明确:一次娱乐活动,而非审美体验。这就注定了,热门档期的电影必然以商业片为主,需要为观众提供视听享受与心灵按摩,至于思想深度、艺术个性,都与“自命清高”“曲高和寡”之类的…

    草原无声,电商有路:拼多多“西进”下的羊毛毡叙事

    内蒙古女孩莲花自小在草原中习惯了分离,高考后,她去了离家最远的海南,但终究无法回避对家人的复杂情感。羊毛毡似乎给了她一个留下的理由——像家人一样重复、寡言地劳作,直至重新发现被自己忽略的日常。出品人:徐香 总监制:黄武锋、文若愚 导演:何沛芸 统筹:张歆旎 制…

    超越风景:额尔古纳文旅产业从“季节限定”到“四季常青”的深度探索

    这里曾是史书页边的游牧之地,如今正进行一场文旅产业的深刻变革。额尔古纳,是呼伦贝尔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个位于祖国北疆的县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草原广袤如毯,林海郁郁葱葱,85条河流纵横交错,然而,当地政府早已意识到,仅靠“颜值”难以支撑长远发展。游客…

    长三角铁路10月11日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货运列车开行总数将创新高

    紧贴物流市场需求,增补货运班列产品,长三角铁路10月11日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10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自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2025年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长三角铁路部门围绕“客运提质,货运增…

    沪指突破3900点,为10年来首次

    10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 ​​​​责任编辑:王建亮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圣火来自深海,全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

    今日(9日),第15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市南沙区科考码头举行。据悉,本次火种的“源火”来自于我国南海北部水深1522米处的“可燃冰”,也是全球首次“深海采火”。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金洁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