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律师告别350年假发传统?从一场持续百年的拉锯战说起

article/2025/11/4 11:24:28

在英国,律师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至今已持续将近350年。今年7月,英国大律师公会(Bar Council)发布了《出庭着装指南》(Court dress guidance),其中指出,若某些族裔的律师因其发型传统,导致佩戴假发不舒适或者不可行,此类律师在需要穿着出庭服装的场合则无需佩戴假发,且无需提交申请。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3日,英国爱丁堡,一名律师在法院外拿着假发。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媒体报道称“英国近350年刑事法庭律师戴假发传统已终结”并不准确。10月27日,英国大律师公会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对近日各媒体关于假发的报道作出澄清。公告指出,在此之前,出于宗教和信仰原因(例如佩戴头巾的人)已经可以豁免佩戴假发。2025年7月发布的更新版《指南》旨在需要时将豁免范围扩大到不同的种族、性别和残疾人,并试行三年。同时《出庭着装指南》明确指出,对庭审流程的管理由各位法官自行决定。

在《出庭着装指引》发布前后,围绕是否应废除律师佩戴假发的传统,英国法律界争论不休。其中,王室法律顾问莱斯利·托马斯(Leslie Thomas)呼吁废除这一传统。他批评传统的法庭假发“缺乏文化敏感度”,基于白色人种的发型设计而成,其他族裔佩戴则显得滑稽。同时他认为,假发是十七世纪男性的潮流,在二十一世纪延续这样的装扮是荒谬的。前司法大臣、前大律师罗伯特·巴克兰(Robert Buckland)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假发与校服类似,不应该迎合社会变迁。在他看来,假发使年轻律师在法庭上获得与资深律师同等的尊重,同时假发保障了律师的安全,因为他们脱下假发之后难以被辨认出来。

影视作品中的司法假发(Forensic Wig)

为何律师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在英国持续如此之久?为何面对这一传统的存废问题,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乃至激烈的争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佩戴假发的潮流兴起于十七世纪的法国,成为君主权威的象征;随后,这一风尚传入英国,自十七世纪八十年代起,英国法律界普遍将假发纳入出庭装束,以此彰显法律的权威和庄严。十八世纪以后,假发在西欧社会得到进一步普及,凸显出不同职业的特性,凝聚了职业的社会声望,从而增强了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并使社会秩序得到巩固。尽管十八世纪末以来的革命和变革浪潮不断对假发传统产生冲击,但法律行业连同英国民族的独特性,使律师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得以延续。

一、假发潮流的兴起与权威的彰显

佩戴假发的潮流兴起于十七世纪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Louis XIII, 1601-1643)和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1715)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随后,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 1630-1685)将这股时尚风气带回英国,使之在王室和上层社会传播开来,从而逐渐被法律界接受。假发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彰显了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

戴假发的路易十四

路易十三

在十七世纪的法国,佩戴假发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与君主权力不断强化的趋势密切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初,这两位国王都是出于维护个人形象的目的而佩戴假发:路易十三年轻时便遭遇秃顶问题的困扰,为了掩盖缺陷而戴上由三大块头发拼接而成的假发;路易十四则因治疗斑疹伤寒而失去大量头发,从而戴上由私人理发师伯努瓦·比奈(Benoît Binet)设计和制作的波浪卷长假发。佩戴假发的路易十四,如同雄狮一般雍容华贵、气度不凡,尽显君主的威仪。因此,路易十四将假发作为彰显君主权威的象征,赋予假发比其他服装配饰更优先的地位;他也将佩戴假发纳入繁复的宫廷仪式当中,并雇佣了48名假发匠,为其设计和制作不同样式的、适用于不同场合佩戴的假发。在路易十四的引领下,佩戴假发的潮流在法国宫廷里传播开来,大臣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喜好,纷纷戴上假发。这一潮流的盛行,使国王和大臣们的等级差异得到了更加直观的体现:只有国王才有权佩戴波浪卷长假发,大臣们只能佩戴其他和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假发。愈发明显的等级差异,则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宫廷内部的权力等级。由此可见,在十七世纪的法国,佩戴假发成为彰显君主权威的重要象征,以及巩固宫廷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权力集中化的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政治和文化作用。

推动假发潮流从法国向英国传播的,则是英王查理二世。英国内战期间,查理二世的父亲查理一世(Charles I, 1600-1649)被处死,英国废除了君主制,改建英格兰共和国。英国王室失势后,查理二世被迫流亡。其间,他得到路易十四的政治庇护,并见证了假发潮流在法国宫廷中的兴盛。1660年查理二世被迎回英国担任国王,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而他也将佩戴假发这一“法国风尚”带回英国,致力于效法路易十四,推动男士假发在英国王室和上层社会传播开来。也正是在这一“上行下效”的过程中,假发逐渐被英国法律界接受。

英王查理二世

在假发兴起之前,英国法官和出庭律师的装束同样遵循严格的规范。十二世纪末,英国律师佩戴一种白色紧身帽(coif),这种帽子紧贴头部,遮住双耳,并通过一根细绳固定在下颚处。到了十六世纪末,英国律师和法官普遍在白色紧身帽的外面再佩戴一顶黑色无边帽(round black skull cap),按照规定,白色紧身帽的边缘必须露出来。关于假发在英国法律界的传播,有两个细节值得留意:一方面,此前的白色紧身帽和黑色无边帽,并未因为假发的流行而迅速“退场”,而是得到了保留。它们先是相叠加套在假发上,而当它们因佩戴假发之风的盛行而越发显得累赘时,其尺寸便逐渐被缩减,最终化作假发顶部的白边黑色小圆布片。另一方面,法律界对假发的接受,事实上经历了一个磨合过程。起初,年资较高或立场保守的法律人士对佩戴假发持冷漠乃至抵触态度,直到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法律界才普遍将假发纳入出庭装束。

假发之所以逐渐被英国法律界接受和采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凸显了司法的功能,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在现实层面,当律师和法官佩戴假发出庭时,他们的表情和情绪便得到了弱化,这有助于提高庭审效率,并营造出客观公正的庭审氛围。倘若上升至象征层面,假发这一庭审装束则体现了法律的超然性,它使律师和法官彰显肃穆庄严的气质,成为至高无上的正义的化身——正如英国学者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指出,假发是“脱离躯体的正义之脸”。

由此可见,佩戴假发的风尚在十七世纪由法国传至英国,在这一过程中,假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与权威紧密联系。在法国,假发主要彰显了政治权威,为权力集中化进程提供助力;政界在英国,假发除了体现君主的影响力以外,还因彰显了法律权威,而逐渐被律师接受和采用。各有侧重的领域,连同传播速度的差异性,折射出该时期英法两国各具特色的政治文化图景。

二、假发的普及化与社会秩序的巩固

进入十八世纪之后,假发在西欧社会的普及程度逐渐增强。借助各式各样的假发,许多职业得以凸显自身的特征,以及维护自身的社会声望。在假发新风尚的影响下,个体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得到增强,社会秩序则得到巩固。

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职业将假发作为自身装束的组成部分,1764年版的《假发百科全书》(l'Encyclopédie perruquière)便记录了多达115种不同的假发款式。各式各样的假发,逐渐成为区分不同职业的标志。其中,全底假发(full-bottomed wig)是十七世纪以来英国法律界佩戴的经典造型,这种假发的两侧和后侧布满浓密的环形卷,从头顶垂下,一直到肩部和背部。最初,英国的医生群体同样把全底假发作为自身的职业装束,十八世纪中叶之后,内科医生则改佩戴一种雪白的、环绕后颈部的茂密假发,并将这种他们专属的假发称为“内科假发”(physical wig)。至于教会神职人员佩戴的假发,其顶部则呈镂空状,戴上后仍有“僧侣式光头”的效果,同样体现了鲜明的特征。

假发不仅是彰显职业特征的标识,而且凝聚了职业的社会声望。在法律界、医学界、学术界等领域,没有佩戴假发便出现在公众场合是有失社会身份的。十八世纪末期,拿破仑的私人医生科尔维萨(Jeans-Nocolas Corvisart, 1755-1821)在首次应聘时,便因为没有戴假发而不被录用;歌德则在自传当中,回忆了他年轻时拜访戈特舍德(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 1700-1766)教授时遭遇的“罕见经历”:教授在没有佩戴假发的情况下,便来到客厅迎接学生,随后才从仆人手中接过假发佩戴好。在当时的歌德看来,教授忘记佩戴假发就出现在客人面前有失师道尊严。在佩戴假发的情况下,假发的外观便成为判断社会声望的重要参考标准。例如在英国法律界,律师或法官佩戴的假发越老旧、越脏,说明他们的资历越深厚,因此越值得信赖。

1874年,这幅版画描绘了在法庭上律师发言的情景。

基于上述两大社会功能,假发成为一种增强个体职业认同感的文化象征。假发将不同职业的差异凸显出来,有助于个体通过更加直观的比较,对自己的职业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佩戴假发使个体所从事的职业更加容易赢得外界的认可和尊重。佩戴假发不仅具有外在的功能和象征义,而且是一种切身可感的个人体验:假发与个体的身体直接接触,成为个体外在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假发佩戴者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声望得以被外界辨识。由此可见,假发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物质纽带,而且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联结,它使个体与所属的职业共同体,乃至与更大的社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由外而内的方式,使个体逐渐形成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

假发的逐渐普及,同样使社会秩序不断得到巩固。不同假发在价格、材质、款式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差异,直观地反映了不同职业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最初,一顶假发价格不菲,唯有财力雄厚的贵族和上层社会才有能力负担,因此,能否佩戴假发,成为判断社会地位的重要参照。渐渐地,出现了价格不一的、使用不同材质制成的假发,其中使用人发制成的假发最为昂贵,使用马鬃、羊毛等材料制成的假发价格则较为便宜。假发的款式同样体现了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差异,例如作为“路易十四同款”的波浪卷长款式假发更受高级官员、法官、教授等职业的偏爱,也更为这些“地位较为显赫”的职业所选择,而其他职业只能选择其他款式的假发。在诸多假发当中,十七世纪以来英国法律界佩戴的全底假发体积庞大,多由优质马鬃手工制成,制作工序繁复,成本高昂,不仅彰显了法律的权威,而且反映了法官和律师群体的社会地位以及威望。可以发现,假发的普及化对社会秩序的巩固,与路易十四时代假发潮流对宫廷内部权力等级的巩固,二者存在共通之处。

同时应当看到,假发的普及化,使个体与所属职业群体之间,以及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得到显现。一方面,假发使同一职业的成员形象趋于一致,在外观上象征着职业内部的平等,从而成为个体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假发也掩盖甚至消解了个体独有的外表特征和个性,佩戴假发从事工作或参与社交的个体如同戴上了面具,被外界视为所属职业乃至所属阶层的“代言人”。罗伯特·巴克兰在反对废除律师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时,基于平等和安全的角度提出的两点理由,正从侧面印证了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这种张力。

三、新时代下的假发传统:废除还是保留?

十八世纪末以来,革命和变革浪潮的冲击,使假发传统的存与废成为热议话题。面对新时代和老传统的张力,英国法律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具有独到之处。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英法两国造成了重要影响;英法两国对大革命的态度差异,体现在他们对假发习俗的态度变化上。在法国,主流声音反对维持假发传统,将佩戴扑粉的假发者视为特权阶层和“旧制度”的象征。这一时期,革命者当中流行卡拉卡拉发型(Coiffure à la Caracalla)和提图斯发型(Coiffure à la Titus),其中,卡拉卡拉发型是一种紧贴头皮、环绕脸庞的浓密短卷发造型,提图斯发型则更加简洁利落。而在英国,支持法国大革命的年轻自由派放弃佩戴假发,并剪短自然头发;忠于国王和传统的保守派,则保留佩戴假发的习俗。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法国革命者青睐的提图斯发型,在传入英国后,被英国人讽刺地称为“断头台发型”(Coiffure à la Guillotine)。同时在1795年,英国政府为了资助对革命法国的战争而对假发粉征税,高昂的税额间接推动英国假发时尚的衰落。

提图斯发型(Coiffure à la Titus)

在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当其他职业纷纷废除佩戴假发的传统时,法律界却仍然坚持在法庭佩戴假发。在此之后,围绕“废除还是保留假发传统”的问题,法律界内部展开了多场争论:1868年,有律师抗议在炎热天气佩戴假发难以忍耐,提议废除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但由于支持人数不足,这一提议以失败告终;1948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常设委员会讨论了一项动议,该动议希望在《刑事司法法案》当中加入“禁止律师穿戴假发和法袍出庭”的条款,这项动议遭到压倒性否决,但受其影响,越来越多人呼吁废除法律工作者的假发和法袍;2007年,英国的家事法庭、民事法庭和最高法院不再硬性要求出庭律师佩戴假发,但仍然要求刑事法庭的律师佩戴假发出庭。

2013年10月13日在英国的兰达夫大教堂举行的法律服务活动

可以发现,在英国法律界,假发传统的存与废是一个持久的、争论不断的问题;经过持续争论、协商以及调整官方文件内容,佩戴假发的规定逐渐发生变化。而十七世纪法律界对假发的接受和采用,同样经历了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至于白色紧身帽、黑色无边帽等传统的出庭装束,它们也没有因为假发的流行而迅速被取代,而是作为一种传统,在律师和法官的职业生活当中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直到难以适应时代需要,方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较于英国的其他行业,法律界对传统予以更大的尊重,并保留得更为完整。倘若比较近代以来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则可发现,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审慎渐进地接受新事物、以缓慢而稳定的节奏前进,同样构成了英国的独特之处。与此同时,象征性的物品、仪式和文化符号,在英国历史和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透过假发以及佩戴假发出庭的传统,我们得以窥见英国法律界乃至整个英国民族的独特样貌。

参考文献:

[1] Bar Council: Court dress guidance, July 2025. 

https://www.barcouncilethics.co.uk/wp-content/uploads/2017/10/Bar-Council_Court-Dress-Guide_Final_July-2025.pdf

[2] Jean Michel Constant Leber, Collection des meilleurs dissertations, notices et traités particuliers relatifs à l’histoire de France, composée, en grande partie, de pièces rares, ou qui n’ont jamais été publiées séparément; pour servir à compléter toutes les collections de mémoires sur cette matière, tome dixième, Paris: G.-A. Dentu, 1838.

[3] James G. McLaren, “A brief history of wigs in the legal prof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vol. 6, no. 2(1999), pp. 241-250.

[4] 王涛:《从假发看西欧社会的变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34-160页。

[5] 康黎:《英格兰律师的假发》,《中华读书报》2024年10月9日,第18版。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RYJwrsrYxO

    相关文章

    李建伟:法治护航——中国经济发展之道|法治的故事・智库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经济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密码是什么?在这其中,法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法治的故事・智库说》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二集《法治护航:中国经济发展之道》,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建伟带…

    深一度|在上班和上香之间,他们选择在静安上篮

    静安街头3x3篮球争霸赛总决赛。静安寺,上海人流量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地铁站内是步履不停的上班族,寺庙前是香火缭绕的祈愿者,共同勾勒出日复一日的画面。而在这个秋日的周末,第三种身份悄然登场——球员。11月1日至2日,静安街头3x3篮球争霸赛总决赛在上海久光百货外广场…

    看见人文之城|高蒙河、文少卿:从崧泽文化到长江口二号古船

    视频来源:文汇报(06:42)《看见人文之城》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十集《从崧泽文化到长江口二号古船》,跟随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走进上海文明探源和水下考古的世界,从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到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他们打…

    拉斯·艾丁格带着《理查三世》回到上海,还会去打碟做DJ

    因为出演电影《波斯语课》和剧集《巴比伦柏林》,德国演员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德语演员之一,他在中国也拥有众多影迷。这两年,又因为接连跟随德国最重要的剧团之一邵宾纳剧院来到中国,拉斯艾丁格又在中国拥有了众多戏迷,每次散场,都有很多观众等…

    雪姨阿庆茅善玉来威海路“扫楼”,澎湃新闻喊你尝鲜《菜肉馄饨》

    当澎湃新闻遇上地道沪语电影《菜肉馄饨》,一场充满海派风情与文化碰撞的奇妙之旅即将开启。还在等《菜肉馄饨》上映解馋?还在好奇电影里那口“老上海味道”是怎么拍出来的?澎湃新闻推出全新观影团“电影湃队”特邀相亲角金牌三人组茅善玉、陈国庆、王琳来“站队”,11月4日1…

    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瞿瑜辉履新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

    中国与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复交四年后,第二任驻尼加拉瓜大使已于近日到岗。据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馆官网消息,11月3日,新任驻尼加拉瓜大使瞿瑜辉向尼联合外长詹特斯克递交国书副本。消息称,瞿瑜辉表示非常荣幸出任中国驻尼大使,感谢尼方热情周到安排。他表示,中方愿继续同尼…

    动物在人类医学方面能教我们什么

    事情的起因是巴里被一块燕麦饼干噎住了。饼干没有进入他的胃,而是进入了肺部,他心脏骤停,最终住进了我负责的重症监护室。当天早晨,我也差点遭遇了同样的命运。那是威尔士一个罕见的炎炎夏日,我沿着河边骑自行车去上班,吸入了数不清的飞蝇。要是撞上并吸入了一只蜜蜂,我…

    全运会跳水广东队揽团体双冠,梦之队在“神仙打架”中进步

    11月3日,随着粤港澳全运会跳水男子团体项目的落幕,东道主广东队成功包揽了跳水赛场的前两枚金牌。两个比赛日的比赛,广东队在女子团体和男子团体的比拼中都成功登顶,作为国内的跳水大省,再一次在赛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陈艺文、全红婵、谢思埸等奥运冠军,在全运会赛场再度…

    中国石化将与LG化学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

    石油石化巨头正在加速拓宽储能版图。澎湃新闻11月4日获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近日与LG化学签署关于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业化进…

    美旅游协会警告:政府“停摆”或引发节日出行混乱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国会大厦。当日美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4天。据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1月3日消息,美国旅游协会致信国会,敦促在近期美传统节日出行高峰前尽快重启政府,以避免航空运输陷入全面混乱。目前,美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4天。协会指出,空管人员大批缺勤、被迫兼…

    上海与世界|打好四张牌,吸引年轻创客共建复兴岛

    最近,杨浦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方案公示,复兴岛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国际创新创业岛。2025年7月,我飞欧洲坐河轮,转悠了多瑙河上布达佩斯的玛格丽特岛和维也纳的多瑙岛。多瑙河与黄浦江可类比,复兴岛开发走科技回归都市之路有独特性,但是打好城中之岛开发的四张牌却有共同性。2…

    邹康出任贵州省发改委党组书记,前任已履新黔西南州委书记

    近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贵州省发改委”)官网“领导简介”栏目更新显示,邹康已任贵州省发改委党组书记。此前,邹康担任贵州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公开资料显示,邹康,男,仡佬族,197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统计师,中共党员。他曾任…

    释新闻|想拿诺奖的特朗普为何又盯上了这两国?

    上周末,北非国家摩洛哥全国陷入了一场狂欢。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和其他主要城市,成千上万的民众在街头庆祝,他们挥舞着国旗,高呼爱国口号。摩洛哥人庆祝的并非其传统节日,而是国际社会对于该国实际控制西撒哈拉地区的实质认可。据联合国新闻网站…

    上海媒体人是如何拥抱系统性变革的?

    11月3日,“拥抱变革 向新而行”上海新闻界庆祝第26个中国记者节交流会举行。沪上新闻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分享经验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方向;向新而行,积极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全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全力建设习近…

    “清远鸡王” 天农集团赴港 IPO,家族成员集中管理层:夫妻掌舵,子女及侄子跻身高管

    “清远鸡王”天农集团要去香港上市了。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农集团”)近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招股书显示,天农集团成立于2003年,已构建起覆盖育种、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至品牌营销的垂直一体化运营体…

    识病寻源|Barth综合征的疗法突破:罕见病需要被看见

    临床医生敏锐地捕捉病例特征;科研人员深耕分子机制;药企敢于在罕见病领域持续投入;患者互助组织整合多方力量,尤其是唤起公众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哪怕患者数量再少,只要各方力量愿为他们的生命持续投入,让罕见病被“看见”,就能带来治疗的进步。富达投资集团(Fi…

    智元称其研发真机强化学习技术已落地工业产线

    11月3日,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对外宣布该公司研发的真机强化学习技术,首次实现从学术论文阶段走向工业应用,目前在与龙旗科技合作的验证产线中成功落地。相关第三方可验证的实验数据将在后续部署中公布。智元展示此次落地的真机强化学习方案 。…

    券商11月金股转向价值:煤炭增配居前,金山办公“最热”

    随着三季报披露的落幕,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验证完毕。A股进入11月交易时段,各大券商更加青睐哪些板块和标的呢?整体来看,行业方面,11月金股中电子仍是权重占比最高的行业。而从相对变化看,煤炭是11月金股中增配最多的行业。传媒和机械则在券商11月金股中权重下降较多。具体…

    探寻“紫禁城下的紫禁城”

    在大多数人眼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展示明清宫廷历史与艺术的博物馆,然而,故宫本身也是一片极其重要且特殊的考古遗址。澎湃新闻获悉,2025年11月4日,“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在永寿宫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故宫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公众近距离…

    卢浮宫失窃文物与拿破仑遗产中的珍宝

    法国卢浮宫近期的文物盗窃案中,9件被盗文物全部是拿破仑-波拿巴王朝的文化遗产。祖母绿项链和耳环,属于拿破仑一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蓝宝石三件套,属于拿破仑一世继女、拿破仑三世之母奥尔唐斯王后;王冠、珍珠钻石冠冕、圣物胸针和大襟花胸针,属于拿破仑三世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