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为心,铸我于意——关于邓散木的写意篆刻

article/2025/8/25 7:29:54

篆刻、印章艺术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自明朝后期逐渐建立文人篆刻体系后,逐渐走向抒情写意化、以欣赏为主的美学追求。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赵古泥先后探索写意篆刻之路,邓散木作为赵古泥的入室弟子,在吴、赵两位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笔墨刀石合一”论进行了“刀笔为心”的独特篆刻实践。“巨刃椽笔独称雄——邓散木的艺术世界”这些天正在上海海派艺术馆举行,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邓散木展览。特刊发收藏家马友今先生关于邓散木写意篆刻的文章。

邓散木其人与“刀笔为心”

邓散木(1898—1963),原名菊初,又名铁,学名士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晚年又号一足、夔等,斋名漫漫斋、豹皮室、厕简楼、三长两短斋等。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他对文字学、金石学、篆刻学均有系统研究,也对我国书法与篆刻艺术的普及教学作出重大贡献。

邓散木篆刻早年从浙、皖两派入手,后以秦汉印为宗,他又遍临钟鼎、诏版、石鼓、封泥等,博采众长,形成雄浑奇肆、大气磅礴的风格。他篆法上,善于将文字学、书法和篆刻打通,并化借砖瓦文字等入印,晚年又大胆将简化字入印。章法上,他除了取秦汉印之精华外,还借鉴古玺印式和封泥印式,常在朱文印中采用战国私玺的章法布局,还受西方绘画构图审美的影响,注重方寸之间章法布局。其篆刻作品中,有的以粗犷的边栏模仿封泥样式,有的印文上紧下松,充满趣味性。刀法上,他惯用五指执刀法,切冲结合,气势凌厉。

海派艺术馆展出现场

当吴昌硕以"石鼓文入印"打破浙皖藩篱,赵古泥以"新虞山派"的朴茂拓展碑学疆域,篆刻写意传统已在两代巨匠手中完成从技法到精神的奠基。而邓散木作为赵古泥入室弟子,其独特价值正在于:他既非简单延续师门法度,亦非割裂传统另起炉灶,而是以"刀笔为心"的创造性转译,成为连接古典写意范式与现代精神表达的关键枢纽。这种承转作用在其代表作中呈现为双重突破——既将师门的碑派刀法转化为个性化的情感符号,又以题材与形式的反叛重构篆刻的表意维度,恰如他在《篆刻学》中所言"徒守成法必为法所缚,能破藩篱乃见真我",由此推动篆刻写意美学的时代转型。

邓散木作品

1938年邓散木提出了 “刀下不可有我,意中不可无我,摹印之道尽于此”(见邓散木1938年治印“明道若昧”边款),堪称其篆刻美学的核心宣言。这句话也可以从篆刻创作的形象思维(主观)与逻辑思维(客观)关系来诠释,核心体现了技法(逻辑思维)与意境(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刀下不可有我”,指创作时需摒弃技法上的主观炫技。篆刻用刀需遵循传统法度,如线条粗细、转折弧度等皆有规范,要让刀痕贴合印章文字的结构规律,而非仅凭个人习惯随意下刀,避免因过度彰显用刀风格破坏印章的整体协调。“意中不可无我”,强调意境表达中必须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遵循技法的基础上,需通过布局构思、刀法韵律传递个人审美与情感,比如通过疏密留白展现独特的艺术视角,让印章不仅是文字的复刻,更成为创作者艺术个性的载体。两者综合技法服从于整体效果(“无我”),而艺术灵魂需通过意境彰显(“有我”),二者有机结合才是篆刻艺术创作的核心要义,既不被工具束缚,又能借作品传达思想感情。 也就是说尊重传统与印式规律,即指对古玺、汉印等传统经典技法和形式规律的深入理解与娴熟掌握。技法本身应具有高度的客观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不能因个人一时的随意或生疏而破坏“印味”和形式美感。刀法是表达的手段,需达到“忘技”的境界。“无我”即“大我”:并非否定创作者,而是要求创作者将自我意识提升到对艺术规律深刻把握的层面,使技法运用达到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有我”。“意中不可无我”即为精神的注入与主体的彰显:主体意识的核心地位,强调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个性、审美理想是作品的灵魂所在。篆刻绝非机械复制,而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物化。“意”的内涵:包含创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情感体验、人生感悟,乃至社会批判(尤其邓散木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叛逆精神)。“有我”的必然性在于:作品必然打上创作者深刻的个人烙印,是其精神外化的结果。

“刀笔为心”的“心”正是沟通“刀”(客观技法)与“意”(主观精神)的桥梁。创作者以其“心”(思想、情感、修养)去驾驭“刀笔”,将内在之“意”通过外在之“刀”来完美呈现。邓散木此论精准定义了写意篆刻的本质——在高度尊重篆刻本体语言(字法、章法、刀法)的基础上,追求个人精神意趣的强烈抒发。它解决了写意创作中“放”与“收”、“情”与“理”的核心矛盾。这样的篆刻美学理论邓散木在治印边款中阐述很多,例如:“刀不使尽于事,意不使后于笔,能事毕矣”、“神欲其藏而不訚,锋欲其显而不露”,都体现了上述辩证统⼀的写意篆刻美学思想。

“粪翁”、肖像印等的写意与创新

邓散木生活在动荡变革时代,目睹社会腐朽黑暗。他自号"粪翁",既是对当时权贵横行、金钱至上的现象及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反抗,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也是对艺术的执着热爱的自我标识。邓散木曾刻下多方“粪翁”自用印,其中一方早期白文印尤具代表性:

邓散木“糞翁”印

印中"糞"字的繁体结构被他拆解重组,上部的"米"字仿若被狂风撕扯的稻穗,下部的"共"字笔画扭曲如盘根错节的树根,四周边框破碎直逼文字,上紧下松并留红以产生疏密对比,最妙之处在于“翁”字中间方块左角以及诸多笔划,他用残破刀法让其与外打通,仿佛糞筐破了洞。这种看似"丑怪"的处理,实则藏着文人的傲骨——当世人嘲笑他取名粗鄙时,他偏用刀刻回应:真正的高洁,恰在污泥不染处。另有一方印的边款更耐人寻味:"人笑我痴,我笑人愚",八个字用单刀刻就,笔画间迸出的石屑都带着桀骜不驯的气息。此印刀法冲切结合,用刀酣畅淋漓,如“以刀代笔”般直抒胸臆,体现出“意中有我”的写意精神。线条粗细变化自然,刀刃切入石面时力度感强烈,形成的笔画边缘带有斑驳的金石质感,既有痛快淋漓的爽利感,又有古朴苍茫的韵味。这种刀法打破了传统工稳印的精细束缚,以“写意”的方式强调刀味与笔意的融合,仿佛在石面上“书写”情绪,尽显对传统的挑战与个性的释放。

这方极具反叛精神的“糞翁”印,看似“低俗”,却被邓散木用作自用印,这本身就是对传统审美范式的挑战。其背后暗藏两层深意:一是自嘲与自傲的矛盾统一,邓散木以“糞翁”为号,表面是自嘲,实则以这种“反主流”的方式表达对世俗眼光的不屑,暗含“人笑我痴,我笑人愚”的孤傲,用“俗”的符号对抗传统文人艺术的“雅”之桎梏。二是对艺术本真的回归:以“糞翁”立意,打破了艺术题材必须“崇高”的刻板印象,暗示艺术创作应不拘于形式与题材,而应回归内心真实的表达——如同刀法与章法的“写意”,立意上的“反叛”正是为了追求艺术本质的自由与真诚。

邓散木于1928年自刻肖像印

邓散木于1928年自刻肖像印,造型洗练,对照其年轻时的照片,颇为传神,在近现代的肖形印中可称绝品。边款曰“伊何人。十七年十月十一日,粪翁戏作”。此方印可谓“刀笔为心”理念的写意之杰作。

此肖形印中人物轮廊未作工细描摹,而是以寥寥数刀勾勒神态,与年轻时照片对照非常神似。头部线条取势似毛笔侧锋横扫,以冲刀带碎切摸拟毛笔皴擦的蓬松感,粗粝中见灵动。镜框、眉毛、鼻子、嘴的线条,方折与圆转结合,刀刃徐速推进时形成“一波三折”的节奏感,似毛笔中锋行笔的“莼菜条”,流畅中含提按变化; 刀痕顿挫仿若毛笔顿笔,模拟墨色的浓淡层次。印面留白与边框敲打、破残之法制造斑驳效果,石面的自然崩裂与刀刻线条相映成趣,宛如古画娟本的岁月痕迹,让“写意”不仅限于形象,更延伸至整体气韵的沧桑感与历史感——即“金石味”的写意转化。

章法上采用虚实相生的“心象经营”布局:印面摒弃满铺构图,脸部及下部大面积留白,及下边框亦残破不全,似更有“画外之境”。这种“以虚写实”的处理,既彰显主体形象中自嘲、自信、孤傲、愤懑等复杂情绪融汇,又通过留白赋予想象空间——刀刻的实形与空白的虚境形成张力,恰似文人画中的“计白当黑”哲学,让肖形印成为创作者内心世界的镜像。邓散木这方自画像写意肖形印实为“艺术家的自我宣言”:刀的刚猛对应其性格的耿直磊落,笔的写意暗合其艺术的洒脱不羁。即体现“以刀笔抒胸臆”的美学追求——不是客观相貌的复制,而是以篆刻语言重构“精神自我”,使刀刻的每一根线条皆为心灵注脚,最终实现“印即其人,人印合一”的写意境界。这方写意肖形印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于方寸间完成了从“形”到“神”的跨越,凭借“刀笔合心”的美学逻辑,令“篆刻成为精神自画像的独特载体,堪称“以印写意”的典范。

“跋扈将军”印则是邓散木“刀笔为心”的又一经典之作。“跋扈将军”典出《后汉书》,原指东汉外戚梁冀专权跋扈,其形象自带强烈的历史批判性。邓散木选取此题材入印,并非单纯复刻典故,而是借古喻今——以“跋扈”的反叛意象,暗合其突破传统篆刻程式的艺术追求。这种将历史贬义词转化为艺术符号的处理,恰似他以“粪翁”“厕简楼”等“俗词”入印的反叛精神,用题材的“冲突感”打破文人篆刻的雅正窠臼。

“跋扈将军”印

此印取法汉将军印,以单刀急就法为主,气势磅礴、用刀泼辣,充分体现了汉凿印的特征。在章法方面,印文整体左低右高略微欹侧,这种布局打破了常规的平稳布局,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令人联想到将军的骄横放纵、桀傲不训,正与“跋扈将军”的内容相契合。  其次,三面有字逼边,整体较为紧密,而下部独疏,同时在“跋”字下部、“扈”字右上角、“军”字右上角各留有小块红地,与底部留红相呼应,形成疏密对比,使印面节奏分明,宛如将军在战场上排兵布阵,有张有弛。  第三,印中文字之间相互呼应,或接或离,如“跋”字缩其右上方,“军”字腾让,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联系,仿佛在相互对话、相互顾盼,使整个印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四,笔画忽粗忽细,文字之间粘合顾盼,充分体现出文字盘错离合的变化之美,增强了印面的节奏与韵律,避免了笔画的单调和呆板。 第五,布局险峻奇绝,通过这种文字的挪让、留红的分布等手法,营造出一种充满张力的险峻态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又保持着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第六,邓散木惯以冲切结合,用刀猛而深,能显现出力量感,在这方印中,这种刀法使线条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质感,仿佛是将军的豪迈气概借由刀笔得以宣泄。比如笔画的起讫处,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如同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的果决果断。  通过这样的刀法与章法,邓散木将自己对“跋扈将军”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印章创作中,以刀笔为媒介,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意趣,使篆刻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雕刻,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上海海派艺术馆“巨刃椽笔独称雄——邓散木的艺术世界”展出文献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他目睹时局动荡与艺术僵化,借“跋扈”之历史隐喻,暗讽世俗规则的桎梏,恰似用刻刀为思想“跋扈”正名——艺术不该被传统题材与技法捆绑,而应如“将军”般破阵突围,冲破藩篱。这种意境正是“意中不可无我”的主观表达:将个人对时代的批判、对艺术自由的追求,注入方寸之间。

邓散木例如以“刀笔为心”、“意中不可无我”的理念,在小小方寸之间刻满了性情与风骨,这样的精品太多太多,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翻开邓散木印谱,随手翻阅皆是惊喜——有的印文内容耐人寻味,有的文字结体奇崛,刀痕里藏着金石的苍茫;有的布局疏朗,留白处尽是文人的洒脱……

(本文原题《刀笔为心,铸我于意——论邓散木写意篆刻美学理论的开创性地位》,为节选刊发)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oWekujstYj

    相关文章

    揭秘儿童演员“造星”产业链:短剧热潮下的儿童演艺生态深度调查

    今年上半年,中国短剧市场迎来结构性转变:儿童演员从边缘配角走向叙事中心。《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侯府丢弃的萌宝却是天道亲闺女》等萌宝题材作品播放量接连突破10亿大关;《选个纨绔当爹,养成皇帝就好了》一度登上红果热榜榜首。 5月,年仅9岁的小演员杨心妍在Da…

    王毅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

    202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王毅表示,今天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两国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重要时期。中方始终重视中韩关系。韩国新政府就任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就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从“你们”到“我们”,这位“万向”书记问出商户真实需求

    万黎明是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凝新第四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这两个身份,在她所在地方显得更不容易——她所在的街区涵盖3个居民区、221家单位企业和171家沿街商户,承载着街道近三分之一的“小个专”市场主体,如网红店“三顿半”等,都在她的“辖区”内…

    再遇见丨北大燕京学堂院长董强:中欧之间的共同点会越来越多

    【编者按】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

    一周展讯|文物“自述”国宝南迁,唐俑展示荔枝之路

    回顾近期新展,上海博物馆“珠归海上”特展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呈现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捐赠的“两塗轩”书画珍藏,包括宋代《秋山萧寺图卷》及董其昌行书手札九通卷等;北京颐和园博物馆新展“园说Ⅶ——南迁北返移珍永续”,首次以“文物自述”的创新方式,讲述国宝…

    短视频时代,如何夺回专注力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刷了半天短视频,脑子却像被塞满棉花,啥也记不住?或者打开社交媒体,十分钟后发现自己啥也没干,脑子里只剩一堆乱七八糟的梗? 这就是“Brain rot”——一种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脑雾”状态,指被低质量信息、无意义的娱乐和碎片化内容淹没,导致注意力涣…

    黄仁勋的H20,也许真的要提前“退役”了

    黄仁勋又双叒叕来中国了。 8月22日,黄仁勋突然现身中国台湾,立刻前往台积电。 还是黑色的夹克、从容的神色,黄仁勋表示只会逗留几个小时,和台积电高层吃个晚餐就会离开。此行的目的是感谢台积电在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平台Rubin方面的工作——台积电正在为英伟达制造六款新…

    盛大下的细微:偶像演唱会“造梦”之外

    8月20日晚,上海体育场。漫天的尖叫声中,七名少年“从天而降”出现在舞台之上。一曲《登顶》拉开了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上海站的大幕。自此五天四场,现场观众共计达20万之多。8月23日,上海体育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数据显示,演唱会观众中25岁以下…

    从史前巨兽到文化顶流:真实的恐龙,什么样?|湃客Talk

    “你以为古生物学家天天在沙漠里挖巨型恐龙骨架?其实他们可能蹲在稻田里找指甲盖大的化石碎片!”当暑期档电影《侏罗纪世界4:重生》以单日7100万票房席卷全球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大展也迎来观展热潮。银幕上的恐龙叱咤风云,而现实中的古生物学家却常常俯身于泥土之间,…

    以色列空袭也门首都,已致4死67伤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8月24日,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卫生部门表示,以色列对也门的空袭已造成4人死亡、67人受伤。以军当天发布声明说,袭击了也门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地区的军事目标。包括总统府所在的军事基地、发电厂以及燃料储存基地,这些设施被用于胡塞武装的军事活动。袭…

    林诗栋获得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亚军

    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决赛,林诗栋3-4惜败瑞典选手莫雷加德,获得亚军。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河北警方:一女子因钝性外力致颅脑损伤死亡,丈夫婆婆被刑拘,是否家暴正调查

    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孙颖莎4比2击败王曼昱,摘得WTT欧洲大满贯女单冠军

    一天前携手获得女双冠军后,“海产姐妹”又在女单决赛相遇。北京时间8月24日晚,WTT欧洲大满贯女单决赛上演,最终孙颖莎以4比2战胜王曼昱,夺得欧洲大满贯女单冠军。孙颖莎本站比赛,国乒女队再次包揽女单四强席位,孙颖莎和王曼昱两人会师决赛上演巅峰对决。此前,两人在国际…

    警方通报河北孟村一女子疑遭家暴去世:刘某某系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

    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际观察丨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到访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他将在24日结束访日行程前往美国,这被认为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分析人士认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表态强硬的李在明…

    产地假的、证书按斤卖,央视曝光红木市场批量造假

    近日,《财经调查》记者接到不少来自消费者的投诉,当前一些红木商品的市场销售行为中,正衍生出材质不符、价格虚高的乱象。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是直接侵害着消费者的权益!红木家具城个别商户介绍“偷料”玄机一张红木双人床报价能差2.7万元——红木商品科普卡片1:国标…

    俄外长:普京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有前提

    俄罗斯外交部8月24日公布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接受美媒采访实录,透露了俄美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细节,以及对俄乌冲突解决进程的看法。在部分议题上,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拉夫罗夫表示,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举行了实质性会晤,讨论了涉及安全的关键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若干俄方…

    茶颜悦色陷再抄袭风波:零食包装撞脸专辑后又涉手账本抄袭

    50天内被曝2次抄袭,茶颜悦色又道歉了。近日多位博主发文称,茶颜悦色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新款联名手账本抄袭他们的作品,并晒出叠图对比称,抄袭的内容包括他们绘制的动物、封底和徽章等多种元素。因多处拼接抄袭,该手账本被网友称为“拼好本”。这并非茶颜悦色第一次陷入…

    抗美援朝老战士何邦成逝世,在上甘岭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救下十几名战友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抗美援朝老战士何邦成同志,于2025年8月20日上午因病逝世,享年90岁。何邦成同志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销售分公司微信公众号介绍,何邦成,攀枝花公司金江油库退休职工。1951年2月,16岁的何邦成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黄继光所在部…

    “80后”副教授向彪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

    8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通知,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向彪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公开资料显示,向彪,男,土家族,1982年4月生,研究生,法学硕士,副教授,中共党员。向彪向彪历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黔南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