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三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届研讨会以“AI赋能·引领时代”为主题。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之江出版研究院承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协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宣部出版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阚宁辉,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郑一杰等领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蔚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之江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等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相关出版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为民致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芮宏主持上午第一阶段会议,韩建民教授主持上午主旨演讲环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叶国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浙版传媒总经理张建江分别主持下午的分会场活动。

程为民在致辞中表示,浙版集团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摸索并不断完善“第一选题”机制,形成了鲜明的主题出版浙版标识。在主题出版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从重点突破向整体繁荣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在生活深处发现真理力量,让宏大叙事扎根于百姓生活土壤,让宏大命题从纸页间“活”起来,要打通“大家大作大众”主题出版价值链,建立从单向输出到用户共生的生态闭环,要革新话语体系打造主题出版新表达,实现从“可读”的内容呈现,到“易读”的情感共鸣,再到“必读”的价值认同,共同推动主题出版从“高原”走向“高峰”,从“显学”走向“实学”,从“行业热”走向“读者热”。
当前,主题出版已成为出版业的“高光区”与“增长极”,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澎湃浪潮,更为其注入前所未有的动能。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本质要求、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就主题出版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命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之江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代表两大研究院发布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分析报告(2022—2024)》。该报告聚焦2022—2024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入选选题,系统梳理近年来主题出版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如内容范围进一步拓展、内容叙事学术含量显著提升、入选单位地域分布呈现结构性重组、入选出版机构类型更全面丰富、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建设中作用更为明显、电子音像类项目更加丰富开启全媒体立体转型,等等。报告不仅为党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也为深化主题出版研究、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四位出版界的领军人物以高远站位与前瞻视野,为与会代表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以《抓紧构建学术出版的良性运行机制》为题,指出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升主题学术出版水平,构建主题出版学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推动主题出版乃至整个出版行业繁荣发展。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在《当前主题出版工作中建议重视把握的几个问题》演讲中,精准把脉行业现状,从更好发挥“四力”、更具生动可读性、提升学术质量规范、统筹兼顾长期项目和重大时间节点、勇于创新等五个方面对主题出版发展给出了方向性指引,期待涌现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主题出版标志性成果。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则以《主题出版的历史性、普遍性与长期主义》为题,对主题出版涉及新质生产力、“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以及融合出版、融合编辑、融合阅读、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选题提供具体方向与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蔚华在《将主题出版上升为一种出版理念》的演讲中提到,当前主题出版面临从实践到理念的提升,要强化顶层设计、深耕内容品质、创新传播方式,持续打造精品力作、扩大社会影响,让主题出版成为时代的强音。

四位嘉宾的论述共同指向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思想遵循与行动坐标,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随着主题出版工作的持续深化,出版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格局。出版单位从早期以人民社、党建社、文艺社为主,逐步拓展至科技、教育、美术、少儿等专业出版社及大学出版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主题出版体系。各类出版社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或深耕专业内容,或依托高校学术支撑,推动主题出版在选题策划与内容建设上不断迈向深入。
在下午举行的两场分会场交流中,来自全国多家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骨干编辑结合一线实践,围绕主题出版的策划机制、内容创作、出版过程与传播推广等环节,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

作为主题出版的主力军,人民社、文艺社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书写壮阔时代篇章、服务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人民出版社主要负责人分享该社深耕浙江资源,打造具有思想深度和地域特色主题出版物的探索实践。山东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等文艺类出版单位代表,重点探讨了如何组织引导文学创作,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具有艺术张力和情感温度的文学作品。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希望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少儿类出版单位代表,聚焦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与阅读心理,分享了如何以故事为载体、以价值观为内核,综合运用绘本、漫画、音视频等形式,实现主流价值观的生动阐释与有效传递。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教育类出版单位代表,重点介绍了以教育化人为导向,推动主题出版与课程教学、教材建设、课外阅读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科技类出版单位代表分享了如何围绕国家科技战略部署与前沿科研进展,策划出版一批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主题出版物,通过数智赋能提升内容呈现形式,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单位代表则聚焦学术资源与主题出版的深度融合,介绍了如何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提升主题出版物的思想含量与学术价值,构建“出版引领学术、学术支撑出版”良性生态的出版实践。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国妇女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立足各自出版实践,进行了分享交流。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维度、分层级的深度交流,展现了出版界在主题出版专业化和特色化道路上的积极实践与系统思考,为推动出版行业把握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探索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