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老子智慧八十一讲》及其他

article/2025/5/6 13:37:53

《老子智慧八十一讲》,李永晶著,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1月版

《老子》书共有五千余言,但李永晶同志的《老子智慧八十一讲》却多达50多万字,是老子书的100多倍,因此,从篇幅上来说这本书是非常详尽的。从内容上看,它既照顾到语义的解释,也有文本意义包括哲学意义、思想意义的阐释,最后还有文字上的注释,所以方方面面都有所兼顾。在文字解释方面,这本书对以往成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参照,它的覆盖面很广,当代的、古今中外的成果都涉及了,这是古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老子》八十一章中每一章都形成一个专题的短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其中既关乎宇宙本体论等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也与美学、政治学相关,涉及社会秩序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另外,我注意到此书还注重比较研究,里面引了很多西方哲学的观点,如康德、叔本华、伯格森等,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有些提法也值得我们再思考,如《老子》第五章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观念,作者把这一章作为“自然主义”的一个代表,同时又认为这是“人类意识的终极觉醒”,也就是说,将自然主义同时又看作是人类意识的终极觉醒,对此,显然需要再考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第五章中的一个著名的论断,后面还说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体现的天人关系中以自然原则为第一原则: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把天人等量齐观,这是自然主义的基本的特点。在老子看来,天地之间是这样,人与人也是如此,“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实际上就是讲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尊卑之分,都是同等的,这是把自然原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中,是自然主义的进一步体现。这里的“不仁”首先与儒家说的“仁”相对而言。如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既是肯定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从人的角度考察问题。既然“仁”是作为人的核心的方面,那么,对此的否定(不仁)断定为人类意识的终极觉醒,似乎存在理论上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仁”体现了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肯定,对此加以否定显然不同于“人类意识终极觉醒”。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似乎包含着对人的存在价值消解:从自然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跟人之间没有什么价值之分。同样,人与人之间也不应有尊卑之分。前者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在今天,人类中心主义似乎被视为一个褒义词,其实,对于人类中心主义需要作一区分:一种是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于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要加以否定,其特点是把一时、一代的人的利益作为最高的方面,无限汲取自然资源,导致对自然的破坏,这方面当然应该否定;而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则表现为以人观之,对这一趋向,显然无法否定:人总是以人观之的。老子可能没有自觉地区分这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现在很多人也只是笼统而简单地拒绝“人类中心”,没有注意到人类中心主义的以上不同内涵,需要做一些具体的分梳。

《老子》第5章中后面还提到了“虚”的原则,老子以风箱作为隐喻,风箱作用和虚空的存在是相关的,风箱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够具有相关功能。虚空同时意味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联系,引申而言,道和虚空的关系同时隐喻了运用道的过程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从对象上看,道在不同的对象中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同样的,依道而行不能固定地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僵硬地依照某种原则,而是要灵活地运用,并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加以调整。同时,虚又和“言”相对而言的,这里的“言”在引申意义上是就法律而说的,所谓“多言数穷”,表明如果法律过于苛繁,便会引发社会的一种压抑、闭塞状态。从形式上来看,法令是需要用名言来颁布的,并总是用语言来表示,对老子来说,如果过分刻意追求法令, 常常容易导致对人的束缚,由此引起对人的限定,所以他说“不如守中”,这个“中”可以解释为“中道”意义上的“中”,也可以解释为“冲”,“中”与“冲”在语音上有相近之处。从前文来看,这里的“中”也许接近于我们通常说的“冲”,这与前面的虚无相呼应,这应该是在以人观之和以自然观之的区分中把自然原则进一步加以凸显出来,对自然和虚空加以沟通,最后把虚无置于社会领域中,在社会领域中突出虚无的原则。从前后的逻辑关系来看,把“中”理解为“冲”可能更合乎本章的意义。从价值观角度来看,相对于政治法令的限定性,虚和空可以理解为一种宽容的原则,其特点之一是不要求过分的一致,并由此形成治国原则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式。“虚”表现出来的宽容表现为思可以出位,儒家的“言”是“思不出其位”,而与之相对的“不言”就是要思出其位,所思所虑不能限制在一定的境域中。所以,第5章的重点,应该是突出自然原则,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分梳。从一般意义上看,儒道两家在价值取向上各自突出的是某个方面,道家主张自然原则,在这一章中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而儒家则以仁为核心,实际上肯定了人道原则,人道和自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原则,两者实际上都是跟人类相关的。

以上是对本书涉及的第5章的阐释,以此为一例证。这本书中的另一个方面也许亦可考虑,那就是它引了很多西方的东西,但是当代中国人的研究成果注意较少,当然,这一特点也不是该书特有的,实际上这已成为中国现在的某种时风,对此也许需要再思考。当代中国人的一些研究显然需要关注,即使不同意的方面,也可以批评,但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作回应,则应避免。当然,对《老子》这样的著作,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以莎士比亚的戏剧而言,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解读这是正常的。

另外,从这次会议的主题看,该书也关乎目前科学时代中《老子》的意义。在科学时代,特别是现在的信息时代,《老子》是不是还有生命力?这本书表明,古典仍有活力,在科学时代,可以对此做出新的解读,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现在人工智能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老子》一书形式上似乎与之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作为经典的《老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人工智能 (AI)首先离不开自然原则,它需要尊重自然。一般而言,人工智能中的几个东西,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算法,另一个是算力,这些都是外在的、客观的东西,从人工智能发展来看,对这些因素无疑应高度重视,现在如果说人工智能上有不足的话,可能就是数据不够或者算法、算力上有点缺陷,等等,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改进的。老子强调尊重自然,“为无为”,这些原则在发展人工智能时同样没有过时。具体来说,以数据和算法作为依据的同时也体现着实践智慧,一方面数据、算法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它们的每一次运用都是特殊的,所以普遍性和特殊性如何结合起来,这也是人工智能面临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尊道贵德”,道是不变的,德是特殊的,“尊道贵德”隐含的意思就是对于普遍的东西和特殊的东西要给予双重关注,这同时也体现了实践智慧中的一个核心方面。实践智慧说到底就是把普遍的原则与个别加以结合,因为普遍原则永远是一般的东西,而人的实践过程又是多样化的,不可能穷尽所有方面的,所以对特殊的东西需要具体分析。在引申的意义上,“尊道贵德”意味着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加以沟通,这构成实践智慧很重要的方面,从这个方面来说,老子哲学对我们今天发展人工智能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价值引导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很多人都担心,如果人工智能太过于发展,是不是会反过来成为主导的方面,比如曾有人提出,人工智能现在开始会欺骗了,就是说它可以关闭一些对它不利的程序,说明它可以自主了。对于这点我觉得我们不要过于担心,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价值的引导是不能忽视的。人工智能说到底是一种工具,其中,“人工”两个字不能忽略的,“人工”注定了人工智能永远是工具性的东西。人工智能不同于自然的智慧,而是为人所用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要自觉肯定。另外一方面,人的目的性、人的价值目的,这一方面一点也不能忽略,把人工智能始终看作是工具,把人的目的始终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处理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老子》中,尽管对自然是非常注重的,但是他对人的存在也没有忽视,老子要求对人的自然状态不能加以任意的破坏,应该回归、恢复人的天性等等,这都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对人的注重,特别是他还提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里的“王”实际意指人,就是说,天地万物中,人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最后归结到的“人大”,表明老子对人的地位的重视。对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引导,这些都构成了很重要的资源:一个是对人性的注重,一个是人的主导性的肯定,也就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将人工智能看作是工具性的东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人工智能我是谨慎乐观的,有些人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亦即人工智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但它说到底还是通过人设置的,需要通过数据、算法、算力进行设置,前面提及的人工智能会说谎、会纠正某一些程序,这都离不开人的预设,如果我们把这一前提去掉的话,它是无所作为的。对人工智能要加以控制,而这控制的前提就是对人的价值肯定,这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从这些方面来说,在现在的科技时代,《老子》这本书仍有它独特的规范意义。

(本文系作者于2025年4月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院举行的“科学时代重读“老子”的意义”会议上的发言记录)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AYnLZkZQJL

    相关文章

    茹诗瑶评《失去伊斯坦布尔》︱“帝国主义者”的多重面相

    Mostafa Minawi: Losing Istanbul:Arab-Ottoman Imperialists and the End of Empire,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22当帝国走向终结,昔日的政治精英们又当何去何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lhamid II)曾试图最后看一眼他所失去的那座城市的城墙;…

    《蓦然回首》:现代动画的践行与寓言

    对于21世纪10年代中期,到20年代中期的日本动漫爱好者及制作者来说,藤本树这名创作者的活跃,在各种意义上都是一个“事件”——他笔下的《电锯人》充满恶趣味、残酷表现和疯狂想象,完全不像是连载于《周刊少年JUMP》的作品,却收获了大量簇拥。在《电锯人》第一部完结,第二…

    “鱼米之乡”江苏兴化的产业哲学:以融合与创新重构价值链条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江苏兴化的垛田上已泛起粼粼波光。兴化是长江与淮河交汇处的“水韵明珠”,是一座被水网织就的千年古城——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26%,如同漂浮在水上的绿洲,河荡相连、田垛相望。千百年前,先民垒土成垛,在兴化的沼泽中辟出万亩良田,造就了全球重要农业文…

    缅甸国防军继续延长临时停火期限至5月31日

    5月6日,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继续延长临时停火期限,从5月6日延长至5月31日。公告表示,缅甸国防军方面继续延长临时停火期限,旨在全力推动救灾和重建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帮助建立持久、真正的和平和国家稳定。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

    胖东来关闭官网内容清空?工作人员:后台维护升级

    5月6日上午,大象新闻记者发现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显示“已关闭”状态,网页内容清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台正在维护升级,暂时不对外开放了,此外该工作人员表示,官网关闭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再次开放不太确定。五一期间,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与网红柴怼怼“隔空互…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具体为146594万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责任编辑:伍智超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将于今年9月在中国上映

    5月5日,国家电影局官网发布消息,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会同国家电影局将在莫斯科举办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的宣传推介活动。届时,中俄双方主创将分享创作感受,并宣布该片将于今年9月在中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为什么所有动物里,只有人类幼崽发育得这么慢?

    原创 突发奇想的 较高端人类【写在最后】 1920年,一名印度牧师在狼窝中发现了两名被狼抚养的女孩——约8岁的卡玛拉和1岁半的阿玛拉。她们用四肢行走,夜间活动,用狼嚎交流,缺乏人类情感表达。阿玛拉1年后夭折,卡玛拉则在17岁时只达到正常儿童5岁的智力水平,且始终保留狼…

    躺着玩手机真有意思,我“瞎”之前最喜欢了

    原创 金鑫 果壳 有媒体在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睡前都有玩手机的习惯;哪怕感到困了,还有超过80%的人会“坚强”地继续玩手机[1]。 你精神扛得住,眼睛扛不住!你精神耗尽了可以回血,眼睛要是弄坏了可没那么好恢复! 躺玩手机一宗罪:躺、趴 躺着玩手机,首先要批评…

    为什么有的人闻到烟味,会咳嗽、胸闷?别再伤害身边的人

    原创 腾讯医典 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烟民11亿人[1]。 他们不仅在伤害着自己的肺,也伤害着路人、同事、朋友、亲人。这些人中,有的只是被烟味刺激不舒服,而有的却会咳嗽、胸闷,这并不是人家矫情,而是出现了——过敏反应。 一缕香烟,在飘入他们身体后,发生了…

    多省份晒出“五一”旅游“成绩单”:北京游客接待量、旅游消费创历史新高

    2025年5月5日,北京,5天的“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大批游客在参观完北京故宫后,从神武门走出景区,出口处人头攒动,游人如潮。视觉中国 图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

    被炒热的“高潮针”:超适应症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

    视觉中国 图一种名为“高潮针”的产品最近莫名在多个社交平台爆火,“多地女性预约开打”“预约爆满”等话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这一宣称能提升女性性体验的产品,是否是被营销出的消费陷阱?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有专家表示,“高潮针”是商家包装的一种私密部位注射填充,使用…

    五一假期上海虹桥边检站出入境近4.7万人次,韩国入境旅客同比增118%

    虹桥边检站民警正在为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王伊洁 图5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虹桥边检站获悉,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0时至5月5日24时),虹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近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入境2.4万余人次,出境2.2万余人次。出境客流方面,“短途…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石书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下,“澎湃新闻”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对话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

    金沙记忆|元谋龙街渡:是起点也是终点

    元谋金沙湖。本文图片均由杨青提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徐霞客止步龙街渡,看激流奔放,若走蛟龙,探寻金沙江源头的壮志,势必激荡心头。2016年1月,我在这里开启了金沙江中下游流域的环境观察。那是冬日的石滩,发射出千百道炫…

    抗战回望19︱《中国工程师学会四川考察团报告》:“将来重工业所在,以四川为最适宜之地点”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1941年,重庆市动力燃料奇缺,四川油矿探勘处…

    黄道炫:南京102天——黄镇球的防空日记

    1937年8月13日,战火延烧到上海,淞沪战役爆发。从1937年8月15日开始,日军航空部队连续对南京进行无差别轰炸,直至南京被日军占领;为此,中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英勇反击,亦给日军较大杀伤。这段历史,构成南京大屠杀前史的一部分。国民政府首都防空司令部副司令黄镇球肩负…

    柳向春:关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全芳备祖》的一些故事

    前一段时间,承张人凤先生见示其祖父张元济先生《抄本全芳备祖跋》手迹照片,跋文言:“吾友美国施永高博士为农学专家,喜搜求吾国植物学书。知涵芬楼藏有宋人所著《全芳备祖》,属为迻录。余适购得旧抄《前集》一部,且经校勘,颇审慎,惜不知其姓名。因取涵芬楼所藏《后集》…

    独家专访|白先勇:我的家乡不是哪个地点,是中国传统文化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时,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没看过昆曲,但二十多年后,大学生自己上台去演了。白先勇在南京东南大学校园里接受澎湃新闻文学花边独家专访时感慨道,昆曲,是以最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人最深刻的情感。他说:我的家乡不是桂林也不是台北,是中国传统文化…

    新华社:赵心童世锦赛夺冠,中国书写斯诺克运动新历史

    5月5日,赵心童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 图斯诺克圣地克鲁斯堡剧院英国当地时间5日见证了这项运动新的历史时刻。中国球员赵心童在决赛中击败“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成为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历史上第一位举起冠军奖杯的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夺冠之后,赵心童将五星红旗展开,在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