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紫禁城下的紫禁城”

article/2025/11/4 8:12:43

在大多数人眼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展示明清宫廷历史与艺术的博物馆,然而,故宫本身也是一片极其重要且特殊的考古遗址。获悉,2025年11月4日,“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在永寿宫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故宫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紫禁城地下秘密的难得机会。

展览现场

一眼看穿七百年

故宫考古不同于一般的野外考古,它是在“紫禁城”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进行的有序考古勘探,堪称“紫禁城下的紫禁城”的探寻。它对宫内各个区域的功能性发掘,如对造办处旧址的考古,让人们对紫禁城内部的工作区、生活区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2020年10月以来,为配合“造办处旧址环境整治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故宫考古部历经五载,揭露出迄今紫禁城内面积最大、遗迹类型最丰富、时代序列最完整、学术意义最突出的考古遗存。

考古日志

前殿展厅单元主题为“紫禁城下的大地史书——元明清三叠层”,通过中心展台以及“管窥金元”“永乐肇造”“崇基荡平”三个版块讲述清宫造办处所在区域的前世。以真实比例复原造办处遗址的标志性地层标本——第24号解剖沟的北壁,复刻真实地层的质感,让观众“一眼看穿”紫禁城地下的七百年时光。中心展台则以1:3的比例模拟造办处遗址的地层切块,生动展现明早期建筑基础“千层糕”式碎砖夯土层的高超营造工艺与磉墩遗迹的坚实宏伟。这种“千层糕”结构酷似现代建筑的基础底板,减少建筑发生局部沉降的可能。砖上发现了多处戳记,记载着烧制时间、地点与窑户等信息。

同时,紫禁城地下埋藏的金元时期建筑构件首次得到系统展示。

中心展台以1:3的比例模拟造办处遗址的地层切块,生动展现明早期建筑基础“千层糕”式碎砖夯土层的高超营造工艺与磉墩遗迹的坚实宏伟。

明代建筑构件

明代建筑构件

展览还有一个特点,清宫造办处作坊遗址出土的玉料、玻璃、钟表构件、瓷器残片等遗物将与同类别完整器物对照展示,让观者感受文物的另一段生命周期。

残片等遗物将与同类别完整器物对照展示

残片等遗物将与同类别完整器物对照展示

经过考古发掘,造办处旧址的历史层次逐渐揭开,在这片以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作坊群落而闻名的土地上,已发现元代、明早期、明中晚期、清早期、清中晚期共五个时期的遗存。

从解剖沟JP24所见遗迹形成过程可见:最早是燕京故城北郊的一片河滩地;到了元代,宫殿营造在此发生,开掘基槽并夯筑基础。明代早期,元代宫殿建筑被拆除,基槽被大部挖毁,以渣土和淤土填平;北京紫禁城开始营造,开掘房址、墙基与院落基槽;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紫禁城外西路经受整体改造,明早期建筑群被拆除,在其基址上营建慈宁宫建筑群;清代,此处的慈宁宫附属院落被改造为造办处。清代晚期至民国,一些大型灰坑出现在造办处房址之间的院落中,打破各历史时期地层。

解剖沟JP24所见遗迹形成过程

故宫博物院考古部主任徐海峰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说:“北京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址。我们熟悉的红墙黄瓦、青砖地面下,密布着几个时代的营造、改建、废弃的痕迹。”

清宫造办处的工艺门类丰富

在清代紫禁城的组织架构中,造办处堪称宫廷的“国家级艺术设计与制作中心”。它成立于清初康熙年间,最初设在养心殿,专门为皇室制作各种生活用品、陈设品和宗教用品,后来规模不断扩大,作坊增至二十多个,包括玻璃厂、珐琅作、镀金作、玉作、木作、漆作等,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手工艺门类。

出土玻璃制品与院藏玻璃器

造办处遗址出土各时期瓷片

这里汇聚了全国顶尖的工艺大师和外国传教士艺术家,制作出的作品代表了清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作为清代巧匠汇聚地,存在了236年的造办处里,绝活儿数不胜数。徐海峰指着一柜子出土玻璃残件举例:“橄榄绿玻璃残片、绞丝玻璃残块,还有蓝色的玻璃吊坠,见证着玻璃在清代的发展。康熙在造办处建立玻璃厂后,这种当时的新兴工艺材料开始被各传统匠作门类融合。”

做钟处展区

后殿展厅单元主题为“紫禁城的手工技艺中心——清宫造办处”,通过“金玉作”“造办处出土玻璃制品”“清代瓷器”“做钟处”“匠人日常”等版块,展现内务府造办处作为清代紫禁城中御用器物的生产中心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舞台的重要地位。造办处作坊出土的西洋钟表构件、玻璃制品、玉器玉料等均为首次面世。

清代瓷器

展览不仅关注皇家艺术,也首次通过器用、饮食、娱乐等相关遗物展现紫禁城中“普通匠役的日常生活”。观众甚至能看到清代匠人用过的刷子、棋子、骨牌以及他们吃剩的羊头、猪肘、鸡蛋壳。这些看似平常的发现,为理解紫禁城内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清宫造办处作坊遗址出土的玉料、玻璃、钟表构件、瓷器残片等遗物将与同类别完整器物对照展示,让观众感受文物的另一段生命周期。这种“地下”与“地上”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清代工艺史视角。

展览现场

考古资料图等的展示

展览不仅讲述历史故事,也讲述考古故事。前后穿插“考古时间线”“埋藏在地下的答案与未知”“故宫造办处遗址数字漫游”“挖时间的工具”等环节,通过多种手法展现造办处遗址的发掘与阐释历程以及故宫考古人的风采。

从深宫禁苑到公共博物馆,从文物收藏到地下探寻,故宫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考古工作让故宫成为了一部可以亲手触摸、深入解读的立体历史文献。

    责任编辑:何涛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uSHBMSWJJT

    相关文章

    卢浮宫失窃文物与拿破仑遗产中的珍宝

    法国卢浮宫近期的文物盗窃案中,9件被盗文物全部是拿破仑-波拿巴王朝的文化遗产。祖母绿项链和耳环,属于拿破仑一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蓝宝石三件套,属于拿破仑一世继女、拿破仑三世之母奥尔唐斯王后;王冠、珍珠钻石冠冕、圣物胸针和大襟花胸针,属于拿破仑三世妻…

    一部关中史诗,隐藏着你我共同的民族基因

    11月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的场次,是陕西人艺版《白鹿原》诞生10年之际的封箱巡演。白鹿原的故事并非发生在封闭的家庭空间,而是在一个敞开的公共空间,在牌坊前,在青砖白瓦间,在匾额下,在无数生者永不停歇的声带里。这无疑是当今戏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巨…

    建了20年的大埃及博物馆今日开放,华裔建筑师主导设计

    在开罗郊外吉萨高原的边缘,距离金字塔群仅2公里之处,一座划时代的的建筑——历经20年建设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终于在2025年11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耗资超11亿美元建造的世界最大单一文明的考古博物馆,不仅收藏了逾10万件古埃及文物,首次完整集中展示…

    一周展讯 | 上海双年展听到蜜蜂, 广东美术展解读岭南

    新的展览中,第15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将于11月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外展出,展出67位/组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逾250件作品,策展团队表示。双年展以“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为主题,在关注人类智慧的同时,也将非人类智慧纳入考量,探索不同智慧模式的…

    陈其钢传记电影《隐者山河》将于艺联专线上映

    艺术家传记电影《隐者山河》正式定档11月25日,即将通过全国艺联专线上映与观众见面。这部由郭旭锋执导、记录作曲家陈其钢艺术精神的影片,已先后亮相于平遥、北京、上海三大国际电影节,以其创新的传记叙事获得专业认可与高口碑,有媒体更赞其“表达克制,视听新颖,开创了人…

    西医东传视野下的赫胥黎《体用十章》研究

    《〈体用十章〉整理与研究》,梁佳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10月版《体用十章》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近代生理学的译著,在中国近代医学史、科学史和科学翻译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部著作的关注和重视不够,以至于人们对其内容和价值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

    《音乐之声》中小女儿饰演者控诉:因遭性侵退出演艺圈

    上月出版的《泰晤士报》刊载了一篇名为“5岁时,我在电影《音乐之声》里扮演格蕾特尔。15岁时,我被一位制片人强奸”的报道。主人公名叫基姆卡拉思(Kym Karath),今年已是67岁。基姆卡拉思(左一)在《音乐之声》中饰演冯特拉普家最小的女儿格蕾特尔。如其所言,在经典影片《…

    王祖贤宫泽理惠版《游园惊梦》修复版在苏州留园重映

    11月1日晚,作为“致敬经典国际电影修复展”的重头戏,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策划的《游园惊梦》4K修复版特别放映活动在留园举办。去年的北京电影节上,《游园惊梦》位列最快售罄影片三甲;如今来到它诞生的姑苏城,时隔25年旧地重游的杨凡导演感叹:“终于回家了。”杨凡设…

    境外间谍以兼职为名拉拢我青年学生,国安机关披露案件详情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我青年学生群体,以求职兼职等名义,拉拢、利诱甚至胁迫我个别青年学生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给我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相关案例警示我们,要当心“私人定制”的招聘陷阱,切勿踏入境外间谍情报机…

    观察|纯电车型站上东京车展C位,日本市场终向电动化低头?

    日本车企开始向本土市场力推纯电动车型。10月30日至11月9日,两年一届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于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年内最后一个全球大型车展,日本车企集体亮相。不同于两年前面对电动化的迟疑观望,今年的日本车企可以说是一拥而上加码电动化。车展现场,吸引…

    新质观察|创新何以驱动经济增长?

    202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解释”。笔者的一位经济学家好友这样说道,“阿吉翁的得奖众望所归,而莫基尔的得奖更令人兴奋”。的确,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的获奖尤为引人注目。他并不像大多数当…

    AI养老的真正任务:让老人不必退场

    有时候,一种技术刚刚出世,误解就已经先一步安排好它的命运。比如“AI养老”这四个字,还没进入现实,想象就已经排练完了。在大多数人脑中,它长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身边站着一个白色塑料机器人,圆脑袋,大眼睛,递水、喂药、测心率,末了还温柔地说一句:…

    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丨为何要将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五年计划?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

    十五五“新”期望:不止于科技创新,还在于系统构建

    “新质生产力”2023年甫一提出便在国内形成广泛共识,高频出现于各级文件和日常表达之中。在新近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相较之前有明显的新增和强化。如何促使这一“十四五”期间播种、萌发的理念共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拔节生长”,无疑…

    体坛联播|年度足球最佳阵容公布,莱巴金娜进年终四强

    FIFPRO年度最佳11人公布11月3日,FIFPRO(国际足球运动员协会)官方公布了2025年最佳阵容名单,其中,姆巴佩,亚马尔,登贝莱,贝林厄姆,帕尔默等球员领衔。FIFPRO2025年最佳阵容门将:多纳鲁马(曼城/巴黎,引意大利)后卫:阿什拉夫(巴黎,摩洛哥),范戴克(利物浦,荷兰…

    丁薛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丁薛祥人民日报撰文:“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在河北邯郸举行

    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化农村垃圾处理平台、新型智慧养殖系统……在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对农业发展中的数字应用项目进行介绍。近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河北邯郸举行。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

    明查|中国从印度采购700亿卢比太阳能组件?实为供应印度市场,并非进口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全球事实核查平台速览网传说法具有误导性,源自中国隆基绿能与印度Inox Solar近期签署的合同,该合作实为隆基从Inox采购组件以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并非进口至中国。受到印度政府规定政策影响,许多外国企业需要采购本土产能供应当地市场以规避风险。目前,印度…

    李在明完成首脑外交超级周,规避“最坏结果”但“面子工程”隐患多

    随着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闭幕,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以来的首个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划上句号。他在会议前后实现了与美、中、日三国领导人的会谈,这段时间也被韩媒称为“首脑外交超级周”。 根据民调机构Realmeter 11月2日发布的民调,李在明的支持率在连续三周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