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失窃文物与拿破仑遗产中的珍宝

article/2025/11/4 8:09:55

法国卢浮宫近期的文物盗窃案中,9件被盗文物全部是拿破仑-波拿巴王朝的文化遗产。祖母绿项链和耳环,属于拿破仑一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蓝宝石三件套,属于拿破仑一世继女、拿破仑三世之母奥尔唐斯王后;王冠、珍珠钻石冠冕、圣物胸针和大襟花胸针,属于拿破仑三世妻子、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后欧仁妮。

讽刺是的,当卢浮宫的拿破仑-波拿巴王朝珠宝不翼而飞时,法国艺术界正沉浸在今年的“拿破仑怀旧潮”中。卢浮宫展览“雅克-路易•大卫作品展”刚刚拉开帷幕,向这位拿破仑时代最伟大画家致敬;今年夏季,一场罕见的拿破仑时代艺术品拍卖,在巴黎苏富比收官,总估值300万欧元的112件艺术品,最终以估价2.77倍的830万欧元溢价成交。

卢浮宫被盗珠宝的三位主人:玛丽-路易丝皇后(左),弗朗索瓦·热拉尔1807年绘;奥尔唐斯王后(中),弗朗索瓦·热拉尔1813年绘;欧仁妮皇后(右),温特哈尔特1853年绘

拿破仑时代的艺术何以价值如此之高?在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中,这里的拿破仑王朝艺术品超700件,珍藏着弗朗索瓦·热拉尔的拿破仑与约瑟芬王后加冕礼服肖像,及加冕宝剑、礼服盛装、双角帽和拿破仑的幼时摇篮。拿破仑时代是艺术的青春期,也是历史最激情的年代,它向人类传达了一个当今世界匮乏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人人都有机会。

帝王之像:新古典主义诞生

走入枫丹白露宫,迎面而来的是弗朗索瓦·热拉尔(François Gérard)的大型油画《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世》,让我想起今年6月在巴黎苏富比以73.66万欧元售出的热拉尔的另一幅同名画作,拍卖行罕见地对这件无价值之宝不提供公开估值,买家只能私下询问才可获得估价。

2025年在巴黎苏富比拍卖中售出的热拉尔画作《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世》 图:Sotheby’s

枫丹白露宫收藏的热拉尔作于1805年的《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世》摄影:劳拉申

为拿破仑画加冕肖像,几乎是每位新古典主义画家的创作题材,一批“拿破仑艺术家”由此诞生:雅克-路易•大卫、让•奥古斯特•安格尔、弗朗索瓦·热拉尔、罗贝尔·勒菲弗、让·格罗、吉罗代·特里奥松。他们将大革命的叛逆行为,通过浪漫化姿态叙述,青年以独立群体姿态出现,刷洗历史,创造灿烂未来。

雅克-路易•大卫《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世》,1807年,哈佛艺术博物馆 藏

罗贝尔·勒菲弗《身着加冕长袍的拿破仑肖像》,1811年,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特里奥松《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1812年,英国博斯博物馆(Bowes Museum)藏

帝王之相的源头,是拿破仑的宣传策略。1804年拿破仑加冕,新皇帝需要通过描绘他穿加冕长袍的官方肖像,将个人形象在帝国复制传播。受拿破仑委托,热拉尔1804年绘制了第一版《身穿加冕礼服的拿破仑》,此后被复制成多个版本,供皇室成员、帝国政要和外交官邸使用,其中最著名的是我眼前这幅由枫丹白露宫收藏的版本,其他版本散落在凡尔赛宫、巴黎荣军院、荷兰国立博物馆、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维也纳霍夫堡和柏林德意志历史博物馆,今年在巴黎苏富比拍卖中出售的作品,正是这些版本的其中之一。

枫丹白露宫1808年建的拿破仑御座(Salle du Trône) 摄影:劳拉申

拿破仑议事厅(Salle du Conseil),枫丹白露宫 摄影:劳拉申

帝王画作在欧洲宫廷早已有之,但拿破仑的帝王肖像给新古典主义画家以新的范式。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微侧角度,拿破仑总是率真坦荡地直面前方,脸庞可从正面被完全看到,他身穿华丽长袍,由象牙色缎面长袍和深红色天鹅绒斗篷组成,斗篷上撒着金色蜜蜂,手持加冕剑,镶嵌着著名的摄政钻石(Régent)。他头顶桂冠,自封为王,个人英雄主义比世代贵族更值得尊敬,帝王之像不再是“君权神授”,是与宪法和大革命精神结合的“权力合法性”。

世纪之交

无论时间还是地理上,拿破仑时代或许对于中国都太遥远、太抽象,若作同期历史对比,就会更加鲜活。1789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康乾盛世末期,即乾隆帝统治的最后10年。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独揽大权时,乾隆帝同年驾崩,中国结束康乾盛世,逐渐滑入100多年近代史的灾难中。拿破仑统治的时代,与清朝嘉庆帝统治的25年时间基本重合,即18世纪末至19世纪二十年代。

拿破仑时代正值清朝嘉庆年间 左:安格尔《王座上的拿破仑一世》,1806年,巴黎军事博物馆 藏;右:清 佚名 《清仁宗嘉庆皇帝朝服像》 故宫博物院 藏

世纪末(Fin de siècle)或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常被艺术界怀念,指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也是印象派艺术流行的时代。往前推一个世纪,即200年前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个更动荡的时代,也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东西方历史从此分叉,地位颠覆,走向不同道路。中国从封建王朝的鼎盛期走向衰落,欧洲第一次推翻封建王朝,奉行民主自由。

让·格罗《拿破仑在埃劳的战场上》,1807-1808年,卢浮宫 藏

在距今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回溯,才能更清晰地认识拿破仑时代的惊世骇俗。当古老的东方帝国在温水中沐浴,尚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时,发生在法国的这场危险混乱的革命,却从社会肌理和制度上根本改造了欧洲。此前,中西是平等关系,康熙大帝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让中法进入交流频繁的蜜月期,乾隆亦与波旁王朝通过传教士和贸易渠道保持联系。但法国大革命成为东西国力盛衰的转折点,获悉法国大革命后,乾隆并未认识到世界潮流方向的转变,却认为其违背传统秩序,并镇压白莲教起义,加强对国内的清查管控。

描绘1793年历史的两幅画作 上:大卫《马拉之死》(局部);下:威廉·亚历山大《清乾隆帝接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

描绘1793年东西历史的两幅画作耐人寻味。1793年,雅各宾派领袖保尔·马拉遇刺身亡,画家雅克·路易·大卫赶到现场,为马拉画像,《马拉之死》营造了一个为理想流血死亡的革命圣徒,烘托法国大革命的崇高。同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到访中国,却因跪拜礼仪之争,清王朝将英国通商请求一概拒绝,丧失了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改变封闭状态的良好机遇。

枫丹白露宫收藏的普鲁士王国1805年制造的皇家瓷器,盘中图案为普鲁士动员军队的情形,1806年拿破仑攻入柏林  摄影:劳拉申

查理•梅尼耶《1806年拿破仑进入柏林》,1810年,凡尔赛宫 藏

对于习惯朝贡体系的清王朝,尚无法认知主权国家的意义,而民族国家概念正是拿破仑征战的产物。200年前的世纪之交,拿破仑征战唤醒了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与俄罗斯的民族意识,画家查理•梅尼耶、戈雅和让·格罗用历史主题作品保存了民族国家记忆。

帝政风格:仿古与革新

为与波旁王朝划清界限,拿破仑命令艺术家发明一种全新风格,帝政风格由此诞生,它抛弃了华丽的巴洛克与精致的洛可可,不同于文艺复兴和17世纪古典主义,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典范,体现大革命精神和维护共和政体,追求古典文化和英雄精神。

复原古罗马风格,是拿破仑时期工艺美术的标准。图为拿破仑1811年在儿子洗礼之际赠给玛丽-路易丝皇后的器物,浮雕描绘罗马国王诞生的场景 枫丹白露宫 藏 摄影:劳拉申

以拿破仑家庭为主题的帝政风格工艺品 枫丹白露宫 藏 摄影:劳拉申

值得注意的是拿破仑时期的女性肖像。大革命前,女性头顶高假发,除了束胸,还有紧身束腰和扩展裙子体积的夸张裙撑。帝政时代女性的解放反应在衣着上,帝政裙是解放女性身体的衣着,女性不再头顶沉重假发,去掉束腰和裙撑,将裙线提高到胸部以下,呈现“胸部以下都是腿”的修长身材,腰部和腿部在直筒裙下获得宽松自由的环境。

热拉尔《身穿加冕礼服的约瑟芬王后》,枫丹白露宫收藏 摄影:劳拉申

卢浮宫被盗珠宝的主人之一玛丽-路易丝皇后,图为热拉尔1813年创作的《玛丽-路易丝皇后与她的儿子》

雅克-路易•大卫在波旁王朝和拿破仑王朝的女性人物风格也形成对比。18世纪七十年代,画作是清淡鲜明的颜色和精致曲线构图,花园中的俏皮女性在基路伯小天使和爱情神话中舞蹈。到拿破仑时期,女性只留简洁的白色希腊式长裙和流畅披肩,大胆露出双臂,神色从容。

左:雅克-路易•大卫《吉玛德小姐做特普西舞蹈家》,1774-1775年;右:雅克-路易•大卫《韦尔纳克夫人像》,1799年,卢浮宫 藏

帝政风格非皇室专有,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是帝政时代庶民社会的切面。《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艾玛》《曼斯菲尔德庄园》和《劝导》创作于19世纪第一个十年间,正值拿破仑征伐之际。欧洲社会开始摒弃男尊女卑观点,崇尚男女平等,倡导尊重理解与实现自我。

热拉尔《佩里戈德夫人》,1804年,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藏

简•奥斯丁是拿破仑时代的英国作家,帝政风格是小说人物形象。上:1995年英剧《傲慢与偏见》;下:1996年电影《艾玛》剧照

奥斯汀生活在拿破仑的帝政时代,也是英国的摄政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已经影响各个阶层,乡村贵族和地主青年在婚恋问题上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关于人性与人道的思想观。

浪漫主义曙光

拿破仑为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带来曙光。青年被革命精神和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振奋,启蒙思想将丰富的世界展示在每个人面前,身材矮小、出身偏远地区的“小镇青年”拿破仑,身体力行地向世界证明:底层青年也能获得万世荣耀。贵族主宰的世界动摇,新生事物甚至风险投资主宰了世界,靠自己而非靠家族的个人主义鼓舞人心,在庞大的未知前,老年社会失去权威,时代让青年更具优势。

雅克-路易•大卫《书房中的拿破仑》,1812年,枫丹白露宫 藏 摄影:劳拉申

关于拿破仑的想象,弥漫在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创作中,影响了法国的德拉克洛瓦、席里柯,也启发了英国浪漫派画家威廉•透纳和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

左:莫塞思《拿破仑翻阅阿尔卑斯山》,1807年,2025年在巴黎苏富比以原估值20倍的价格售出 图:Sotheby’s;右: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翻阅阿尔卑斯山》,1801年,卢浮宫 藏

威廉•透纳《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1812年,泰特美术馆藏

弗里德里希《吕根岛上的白垩崖》,1818年,瑞士温特图尔美术馆 藏

当拿破仑的铁骑跨越阿尔卑斯山时,崎岖山脉与悬崖峭壁启发了浪漫主义画家的想象。威廉•透纳描绘了一个云雾缭绕的阿尔卑斯山脚,不同于雅克-路易•大卫“人定胜天”的拿破仑,在透纳的风景与自然前,人类分外渺小。六年后,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用更大胆的狂想,将新婚夫妻的蜜月置入海边悬崖,《吕根岛上的白垩崖》的男女面对陡峭悬崖和磅礴大海,一个惶恐,一个陷入沉思。

上:弗朗茨·桑德曼(Franz Josef Sandmann)《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1820年;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旅人》,1818年,德国汉堡美术馆 藏

威廉•透纳《战争:流亡者和石贝》,1842年,伦敦泰特美术馆收藏

1815年,当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战败,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后,艺术家感伤叱刹风云的伟人黯然收场。流放孤岛的拿破仑,是浪漫主义画家眼中的凄楚风景。弗里德里希的《雾海上的旅人》站在悬崖上,背对观众,凝视被浓雾笼罩的景观,雾气中山脊、树木和山脉穿透而出,远处景象似乎延伸至无尽远方,是人生道路沉思的象征,唤起崇高。拿破仑也再次进入威廉•透纳的光影,立于天地之间,在阳光中被广袤自然笼罩,功过是非交由自然和时间去衡量。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1818-1819年,卢浮宫 藏

威廉•透纳《奴隶船》,1840年,波士顿美术馆 藏

在抽象主义、印象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甚至是AI与电子艺术主宰的世界,拿破仑时代写实、崇高又浪漫的画作重新激荡人心,它不是不可预测的未来,而是人类真实的过去。拿破仑提醒世人:青春不是空想,是现实主义,也是存在主义。那么,人类的下一个青春,还要等多久?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http://news.xdnf.cn/rFcbRfmvPb

    相关文章

    一部关中史诗,隐藏着你我共同的民族基因

    11月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的场次,是陕西人艺版《白鹿原》诞生10年之际的封箱巡演。白鹿原的故事并非发生在封闭的家庭空间,而是在一个敞开的公共空间,在牌坊前,在青砖白瓦间,在匾额下,在无数生者永不停歇的声带里。这无疑是当今戏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巨…

    建了20年的大埃及博物馆今日开放,华裔建筑师主导设计

    在开罗郊外吉萨高原的边缘,距离金字塔群仅2公里之处,一座划时代的的建筑——历经20年建设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终于在2025年11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耗资超11亿美元建造的世界最大单一文明的考古博物馆,不仅收藏了逾10万件古埃及文物,首次完整集中展示…

    一周展讯 | 上海双年展听到蜜蜂, 广东美术展解读岭南

    新的展览中,第15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将于11月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外展出,展出67位/组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逾250件作品,策展团队表示。双年展以“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为主题,在关注人类智慧的同时,也将非人类智慧纳入考量,探索不同智慧模式的…

    陈其钢传记电影《隐者山河》将于艺联专线上映

    艺术家传记电影《隐者山河》正式定档11月25日,即将通过全国艺联专线上映与观众见面。这部由郭旭锋执导、记录作曲家陈其钢艺术精神的影片,已先后亮相于平遥、北京、上海三大国际电影节,以其创新的传记叙事获得专业认可与高口碑,有媒体更赞其“表达克制,视听新颖,开创了人…

    西医东传视野下的赫胥黎《体用十章》研究

    《〈体用十章〉整理与研究》,梁佳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10月版《体用十章》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近代生理学的译著,在中国近代医学史、科学史和科学翻译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部著作的关注和重视不够,以至于人们对其内容和价值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

    《音乐之声》中小女儿饰演者控诉:因遭性侵退出演艺圈

    上月出版的《泰晤士报》刊载了一篇名为“5岁时,我在电影《音乐之声》里扮演格蕾特尔。15岁时,我被一位制片人强奸”的报道。主人公名叫基姆卡拉思(Kym Karath),今年已是67岁。基姆卡拉思(左一)在《音乐之声》中饰演冯特拉普家最小的女儿格蕾特尔。如其所言,在经典影片《…

    王祖贤宫泽理惠版《游园惊梦》修复版在苏州留园重映

    11月1日晚,作为“致敬经典国际电影修复展”的重头戏,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策划的《游园惊梦》4K修复版特别放映活动在留园举办。去年的北京电影节上,《游园惊梦》位列最快售罄影片三甲;如今来到它诞生的姑苏城,时隔25年旧地重游的杨凡导演感叹:“终于回家了。”杨凡设…

    境外间谍以兼职为名拉拢我青年学生,国安机关披露案件详情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我青年学生群体,以求职兼职等名义,拉拢、利诱甚至胁迫我个别青年学生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给我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相关案例警示我们,要当心“私人定制”的招聘陷阱,切勿踏入境外间谍情报机…

    观察|纯电车型站上东京车展C位,日本市场终向电动化低头?

    日本车企开始向本土市场力推纯电动车型。10月30日至11月9日,两年一届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于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年内最后一个全球大型车展,日本车企集体亮相。不同于两年前面对电动化的迟疑观望,今年的日本车企可以说是一拥而上加码电动化。车展现场,吸引…

    新质观察|创新何以驱动经济增长?

    202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解释”。笔者的一位经济学家好友这样说道,“阿吉翁的得奖众望所归,而莫基尔的得奖更令人兴奋”。的确,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的获奖尤为引人注目。他并不像大多数当…

    AI养老的真正任务:让老人不必退场

    有时候,一种技术刚刚出世,误解就已经先一步安排好它的命运。比如“AI养老”这四个字,还没进入现实,想象就已经排练完了。在大多数人脑中,它长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身边站着一个白色塑料机器人,圆脑袋,大眼睛,递水、喂药、测心率,末了还温柔地说一句:…

    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丨为何要将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五年计划?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

    十五五“新”期望:不止于科技创新,还在于系统构建

    “新质生产力”2023年甫一提出便在国内形成广泛共识,高频出现于各级文件和日常表达之中。在新近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相较之前有明显的新增和强化。如何促使这一“十四五”期间播种、萌发的理念共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拔节生长”,无疑…

    体坛联播|年度足球最佳阵容公布,莱巴金娜进年终四强

    FIFPRO年度最佳11人公布11月3日,FIFPRO(国际足球运动员协会)官方公布了2025年最佳阵容名单,其中,姆巴佩,亚马尔,登贝莱,贝林厄姆,帕尔默等球员领衔。FIFPRO2025年最佳阵容门将:多纳鲁马(曼城/巴黎,引意大利)后卫:阿什拉夫(巴黎,摩洛哥),范戴克(利物浦,荷兰…

    丁薛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丁薛祥人民日报撰文:“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在河北邯郸举行

    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化农村垃圾处理平台、新型智慧养殖系统……在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对农业发展中的数字应用项目进行介绍。近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河北邯郸举行。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

    明查|中国从印度采购700亿卢比太阳能组件?实为供应印度市场,并非进口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全球事实核查平台速览网传说法具有误导性,源自中国隆基绿能与印度Inox Solar近期签署的合同,该合作实为隆基从Inox采购组件以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并非进口至中国。受到印度政府规定政策影响,许多外国企业需要采购本土产能供应当地市场以规避风险。目前,印度…

    李在明完成首脑外交超级周,规避“最坏结果”但“面子工程”隐患多

    随着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闭幕,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以来的首个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划上句号。他在会议前后实现了与美、中、日三国领导人的会谈,这段时间也被韩媒称为“首脑外交超级周”。 根据民调机构Realmeter 11月2日发布的民调,李在明的支持率在连续三周下滑…

    进博“汇”|千万元级的馆藏艺术品将亮相,可“现场私洽出售”

    【编者按】“会”聚八方,澎湃全球。当进博会步入第八个年头,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不仅是中国的开放承诺,也是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随着进博时刻临近,澎湃新闻(ww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