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开幕,全球500家演艺机构共聚上海

article/2025/10/18 22:10:43

10月18日,以“链接·共识·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正式开幕。今年大会从10月17日至10月20日在前滩31演艺中心举行,吸引了全球约500家专业机构、约2000名业界代表来到上海,参加形式多样的推介、聚焦前沿的对话、进行主题鲜明的体验。

大会现场

9个项目合作协议当天签订,三大重磅项目有望落地

10月18日开幕日上午,多家国内外知名节展、艺术机构在大会现场签署9个项目合作协议。在现场热烈的广东醒狮和英歌舞表演的氛围烘托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长三角和大湾区这两大城市群,未来将在更多艺术相关领域深入合作。

开幕仪式

现场签约仪式

与此同时,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中演演出院线、携程集团分别签署协议,在青年艺术家扶持、作品孵化及演出、社会力量支撑等方面将有深入合作,为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发展开拓更多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两年,“梵克雅宝舞蹈映像”舞蹈节、皮娜·鲍什乌帕塔尔舞蹈剧场上海驻演将陆续落地上海,一个国际顶级音乐项目也已经在计划之中。

此外,在艺术节的平台助力下,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与华美协进社,西班牙伊贝阿特演艺推广公司与前滩31演艺中心、瑞士海燕芭蕾基金会和懿洲文化,也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海派文化走出去、海外优秀文化项目引进来。

国际演艺大会正式开幕

大湾区文化和海派文化展区及推介专场成为亮点

和往年一样,大量国际头部演艺机构齐聚在艺术节的演艺大会,其中包括连接着40余个国家约100个节庆的欧洲艺术节联盟。10月18日至10月20日期间,各大演艺机构将参加国际演艺大会举办的团组对接交流会、视频推介会、专场推介会和推介演出,推介百余个特色项目,以此达成更多合作意向。艺术节通过“精彩推介”加“精准洽谈”的双引擎模式,推进了全球演艺资源的高效链接。

交易会专场推介会

今年,大会展厅设立100个国内外演艺机构自荐展台。除了前滩31演艺中心、演艺大世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在内的四大“特装展位”尤为醒目,15家粤港澳知名演艺机构和节展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机构联合展区”和12家上海本土演艺机构组成的“优秀上海民营院团联合展区”,也是今年的亮点。

大会展台

与此同时,大会还特地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以及海派旗袍推介演出,让更多与会嘉宾能有直观感受。

海派旗袍推介演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艺术节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大湾区文化和海派文化搭建面向世界的桥梁。

大会展台

国际对话聚焦全球艺术AI革新,11场专业论坛陆续展开

艺术节每年的国际对话板块都聚焦行业前沿热点,是演艺形态升级迭代的“风向标”。

今年,国际对话以“智造新范式·共塑新生态”为核心命题,将举办主旨对话、团组对接交流会、AI+N工作坊、儿童剧专业平台研讨及工作坊、制作人对谈、法律实务沙龙等11场专业论坛。

世界剧院联盟主席、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主旨发言

18日举行的主旨论坛就聚焦于如何迎接AI对演艺界的挑战,如何积极利用AI赋能演艺创新。世界剧院联盟主席、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重要内涵,呼吁全球演艺界共筑全球“艺术+科技”协同共享的创新生态。欧洲艺术节联盟主席杨·布里耶斯(Jan Briers)则介绍了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在AI等艺术科技的最新实践。

欧洲艺术节联盟主席杨·布里耶斯

此外,来自国内外艺术科技领域的众多实践者,以及来自国际范围的艺术节、文化机构以及数字媒体行业领军人物都齐聚一堂,在主旨论坛上展开深入的圆桌探讨,探讨新的技术背景下演艺发展新路径。

主旨对话的圆桌论坛

据悉,演艺大会期间,国内外嘉宾还将探访上海音乐厅、浦东美术馆、上海西岸都市旅游休闲街区,通过实地参访和沉浸观演这三个已经成为文化地标的“艺术+”机构,深入了解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的新探索。

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艺术节不仅要成为优质演艺资源荟萃的平台,更要成为能引领世界演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石剑峰

    http://news.xdnf.cn/eYBDXhTknE

    相关文章

    九轮点球大战分出胜负,“黑马”泰州队率先杀入“苏超”决赛

    10月18日晚,泰州队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首场半决赛中通过点球大战,以9:8战胜南京队,61565人涌入南京奥体中心观战,再次刷新“苏超”以及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人数纪录。进入淘汰赛阶段的“苏超”由主客场单循环制改为一场定胜负,如90分钟内战平,直接进入点球大战。“八…

    “苏超”半决赛上演,泰州队点球大战击败南京队晋级决赛

    10月18日,2025年“苏超”半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上演。第17分钟,主场作战的南京队取得领先,宋子文豪左路传中,冯伯元头球助攻滕帅凌空射门得分,南京队取得1比0的领先优势。第72分钟,泰州队开出角球,王振宇门前头球抢点进球,双方比分来到1比1平,随后两队都未能取得进球。…

    往事|杨振宁的艺术收藏与翰墨情缘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物理学苍穹中的一颗巨星。其实,杨振宁还有着他的人文艺术世界——对艺术的鉴赏,对友情的珍藏,以及他于翰墨间流淌出的个人修养。科学与艺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塑造了一位完整、丰满且深具中国文化底蕴的科学家。102岁的杨振宁…

    独家|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在10月18日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逝世当日,杨振宁的友人王征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杨振宁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科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的史诗,极少有遗憾,“然而,他其实还是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二度获得…

    一图看懂丨大湾区文化周隆重开幕

    10月18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幕式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这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是岭南画派的“回家”,更是见证岭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探索新艺术形式的重要契机。责任…

    因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云南宣威市多所小学被罚

    近日,云南曲靖宣威市多所学校因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已分别被当地卫健局处以罚款。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此次被处罚的学校名单包括宣威市海岱镇中心学校所属宣威市海岱镇岩上村完小、宣威市龙场镇中心学校所属的宣威市龙场镇旧营完小、宣威市西泽乡中心学…

    复旦发文缅怀杨振宁:曾与师生畅谈物理的诱惑,激励后学不断求索

    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当日,复旦大学发文缅怀,回顾了杨振宁在复旦留下的很多珍贵瞬间。复旦大学在文章中称,于复旦而言,杨振宁不仅以卓越…

    港中大校长卢煜明:杨振宁是无数科学家景仰的泰斗

    10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发布悼文: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振宁教授,于2025年10月18日离世,享年103岁。港中大师生对杨教授去世感到十分哀伤,并向杨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港中大缅怀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微信公众…

    语录|杨振宁:用科学与热爱写就的 “共同途”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先生,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他从烽火中走来,于科学殿堂刻下华人姓名。与李政道共创“宇称不守恒”震惊世界;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为粒子物理奠定基石。半生海外,心系故土;晚…

    丘成桐悼念杨振宁:希望未来设立一个以杨振宁命名的奖项来纪念他

    “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先生命名的奖项,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10月18日,丘成桐在缅怀杨振宁时表示。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 视觉中国 资料图澎湃新闻…

    物理学大师杨振宁远去,国内已有十余所高校发文怀念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后,发文悼念的高校名单在不断拉长。其中,南开大学官方微博10月18日发文提到,杨振宁先生是南开数学研究所(现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建者,多年来,杨振宁先生始终关注和支持南开大学的发展。1986年,他应邀担任南开大学名…

    昆明市延安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被医保局处罚

    10月14日,昆明市医疗保障局对昆明市延安医院作出一份行政处罚决定,该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的行为被罚款84874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的违法事实载明,20…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18日发布的公告,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一楼119房间…

    百年辉煌其命惟新!上海美术馆三个楼面举办广东美术大展

    10月18日下午,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室外大平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岭南特色非遗英歌舞、醒狮表演正在上演,伴随着矫健醒狮的腾跃,铿锵英歌踏响,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启幕。澎湃新闻获悉,作为中国上海国际…

    西湖大学缅怀杨振宁,施一公曾撰文称是他的敬慕者和追随者

    10月18日,西湖大学官网发布悼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西湖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杨振宁先生,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早前,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撰文回顾与杨…

    聚焦复杂脊柱疾病,一项中国原创医学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

    一项由中国专家原创的医学创新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多个国家,其中包含日本、泰国、印度等。这项技术聚焦复杂脊柱疾病,通过微创内镜手术,可让患者获得更小创伤的手术体验。10月16日至18日,第一届单孔双通道双介质(UBD)脊柱内镜及脊柱微创新技术国际大会在上海举办,近100…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10月18日,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纪念日当天,诞生于上海大场镇的行知读书会迎来七周年庆典。庆典不仅通过影像展回顾行知读书会七年历程,还发布了读书会的全新项目“行知新书荟”,未来每季度将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精选经典畅销书,为读者筛选优质内容。从“泥地旁的…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在沪齐聚,发布“重走行知路”地图

    2025年10月18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4周年纪念日。10月16日至17日,以 “承烽火初心,育时代新人” 为主题的全国五省市九区县 “重走行知路” 活动在上海宝山举办。“重走行知路——中国教育人必访地地图”正式上线,将全国陶行知相关场所串联成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寻…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的探索者,用跨越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在探索世界的奥秘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1956年,他与李…

    这一次以足球之名造访上海,波尔和樊振东火锅话友情

    这几日,德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蒂姆波尔造访上海,中国对于他来说是一块熟悉的土地。但此番波尔有了新身份——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品牌形象大使,借着这样一个契机,波尔和我们畅谈了他和足球、多特蒙德之间的不解之缘,当然,关于国乒的老朋友樊振东,他也有话要说。德国乒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