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就在加沙”:百万加沙人的生死逃亡

article/2025/9/17 7:57:29

在被围困了23个月后,加沙城已陷入无差别的轰炸与毁灭之中。

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于15日晚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以军坦克已进入加沙城,并在大规模袭击中炸毁了当地最高住宅楼 Al-Ghafri大楼。

多个留驻在加沙市的国际组织告诉(www.thepaper.cn),这一轮猛烈攻击迫使许多当地居民逃离他们最后的家园,但仍有许多人拒绝撤离。

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网络(PNGO)主任阿姆贾德·沙瓦(Amjad Shawa)告诉,当前局势已达到极其严重和关键的程度,自战争开始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恶劣的状态,加沙在其历史上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呼吁国际社会立即行动,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进攻。

根据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8月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加沙确认已发生饥荒,且饥荒可能很快蔓延至整个加沙地带。每天有大量平民被杀,许多人没有食物、水、住所或安全保障。数十万留在加沙城的人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加沙地带,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携带物品,徒步或乘车沿海岸公路从加沙北部逃往加沙南部。视觉中国 图

逃离危城加沙

如果想知道“地狱”是什么样子,就去加沙看看。

据以色列媒体和半岛电视台报道,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以色列对加沙城展开了密集的空袭和炮击。巴勒斯坦民防组织表示,至少有50栋多层建筑被夷为平地。

15日,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连续第三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以军袭击加沙高层住宅楼的视频并声称,“恐怖塔正坠入加沙附近的海域。”但卡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住宅楼被哈马斯使用。

此前,以色列安全内阁于8月批准了一项夺取加沙城的计划,计划迫使加沙城内近100万居民向南迁往“安全疏散区” 。这意味着数百万人将被逼入仅占加沙地带13% 的狭小区域。

9月9日,以色列对整个加沙城发布强制疏散令,要求城中的100万居民强制撤离。9月12日起,加沙城局势进入极度危险状态: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持续不断。当地居民阿斯玛向描述,她的社区有高楼被炸毁,从窗外飘进来的浓烟几乎让她看不清家人,年幼的孩子们因恐惧整日哭泣。

阿斯玛家附近被摧毁的多层居民楼。(00:12)

“我的孩子们非常害怕。他们整天哭闹着想离开,他们一度不愿离开这里。但这两天他们被吓坏了,不仅是想从加沙北部逃到南部,他们想彻底离开加沙,去任何听不到轰炸声的地方。”阿斯玛说。

阿斯玛和许多加沙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眷恋。“纵然满目疮痍,我们仍深爱着这里。被迫再次逃亡会耗尽我们的心力与神经。你无法想象这里每个人所承受的心理重压。人们的脸色日益苍白。但如果我们的社区遭袭,为了活下去,流离失所是唯一选择。”她说。

阿斯玛的孩子在看着家附近的大楼被炸毁。

但也有许多加沙人表示,他们不会离开加沙城。

“许多人决定留下,因为他们不想再经历流离失所的创伤,而且整个加沙地带已没有真正安全的地方。据统计,可能有超过50万人将留在加沙城,这意味着任何军事行动的升级都将对平民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挪威难民委员会(NRC)加沙北部办公室负责人萨尔玛·阿尔塔维尔(Salma Altaweel)说。

乐施会(Oxfam)粮食安全与生计协调员马哈茂德·萨卡(Mahmoud Alsaqqa)指出,尽管有大量民众离开,但仍看到一些人从南部返回加沙城,因为南部已没有空间容纳更多人。他警告称,留在加沙城的人将面临更猛烈的攻击,以色列可能会加大军事压力,迫使人们离开。他还表示,援助进入也可能进一步受限,以加大对平民的压力。他强调,当前局势不仅是人道灾难,更是不人道、不合理、不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一百万人的“死刑”宣判

一年前,阿斯玛一家曾逃亡到南部的避难所,那里的悲惨经历曾带给她和孩子们严重的心理创伤。如今,她却不得不再度逃亡。

加沙地带土地狭窄,以色列划定的“安全区”Al-Mawasi地区仅占加沙总面积的12%至13%,已有大量人口聚集,且频繁遭到袭击,儿童和平民不断被杀。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设施,援助人员称,新到者甚至很难找到搭帐篷的地方。

阿斯玛拍摄的照片显示,成千上万人沿着唯一一条沿海道路前往Al-Mawasi,道路严重拥堵,挤满了卡车、汽车、驴车等各种交通工具。

历经一路的艰难与坎坷,阿斯玛终于在15日晚抵达亲戚租住在中部地区代尔巴拉赫的一处公寓。“除了这里,我已无处可去。”她说。

阿斯玛和孩子们在逃亡的路上。(00:10)

早前逃离到此的加沙人阿萨夫告诉,他家的帐篷在用了两年后已经几乎不能再用。“流离失所就像灵魂被掏空一样痛苦。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避难,我真的好累,有的时候,我宁愿去死。”他说。

阿萨夫的帐篷。

无国界医生(MSF)警告称,强迫上百万人口迁入资源匮乏的南部,相当于对一百万人判处死刑。救助儿童会人道事务主任雷切尔·卡明斯(Rachael Cummings)特别强调,加沙有50万至60万儿童面临流离失所,他们长期遭轰炸、缺乏食物与庇护,身心都已极度疲惫。

加沙人的未来

在加沙的国际援救组织援助人员和医生表示,200万加沙人正处于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中,他们表示,无论是留在加沙北部还是去往南方,都不安全。

尽管加沙已被联合国宣布为“饥荒区”近20天,但情况没有改善,反而持续恶化,援助物资因以色列限制无法分发,而援助寻求者持续被杀。人们留在加沙市前途渺茫,但他们知道,如果离开或将再也无法返回。

水和医疗的短缺也让南部变得更加危险。当地人均用水量每日仅14升,远低于所需的140升;许多设施因缺电无法运转。阿尔阿瓦达医院急诊科主任拉米·阿尔·沙亚(Dr. Rami Al Shaya)痛斥疏散命令是“疯狂的行为”。

“医院接到疏散命令,但我们如何撤离设备和物资?我们如何撤离那些病人?我的医疗团队和同事两年来日夜工作,已完全筋疲力尽。由于医疗用品和设备短缺,约400台手术被推迟,包括普通外科、骨科等。许多医疗设备无法维修,因为没有零件,一些手术只能采用创伤更大的开放手术方式,增加了病人的风险。甚至手术只能在手机灯光下进行。”他说。

阿尔塔维尔提到,她的团队仍在努力提供基本服务,但以色列阻止他们带入帐篷和生活用品。

她强调,过去23个月来,大约50万至60万儿童生活在恐惧中。如今他们将再度被迫流离失所,但他们已无处可去,且已极度疲惫。

尽管她说自己在努力安抚孩子们,却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为什么加沙的儿童被针对?”

“加沙的孩子们已经失去所有的权利和希望。”她说。“国际社会必须立即制止这场大规模流离失所,否则整整一代人将被摧毁。”

    责任编辑:李怡清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lpoOitgfQE

    相关文章

    科学家尝试破译达芬奇DNA

    500多年以来,列奥纳多达芬奇一直被誉为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以非凡才华和开创性实验闻名于世。如今,一个名为“列奥纳多DNA计划”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揭开这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天才的生物学秘密。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重建达芬奇的DNA。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在最…

    北京香山论坛|论坛今日开幕,本届热点看点有哪些?

    9月17日,备受关注的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作为主线设计了系列学术活动,此外还将举办维和行动、先进技术、防务装备等特色参访活动,看点热点不…

    家内准则:19世纪美国女性的劳动困境与社会枷锁

    【编者按】19世纪美国的所谓“家内准则”(domestic code)认为体面的女性应该待在家里。对于富裕的妇女来说,这一角色是对行为的规范;而对于贫穷妇女和移民妇女来说,这一角色则是只能向往的东西。这种观念让进入劳动市场的女性只能获得极低的工资,承受严重的剥削。这段历史…

    宋耕 重木|从屈原到贾宝玉:探寻古代中国的男性气概

    8月23日,《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作者、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宋耕与书评人重木在上海古籍书店举行对谈。两位学者从书籍的写作缘起与学术脉络,延展至对中国古代男性气质、性别话语与文化传统的探讨。从屈原到《红楼梦》,从文武之辨到情教的兴起,他们不仅追索“文…

    首家中美合资药企60%股权确认出售!BMS表态继续投资中国市场,会影响药物供应吗?

    百时美施贵宝 视觉中国 资料图近日,一封“百时美施贵宝(BMS)将出售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SASS,简称‘上海施贵宝’)股权”的邮件截图在行业流传。截图显示,BMS将其在中美合资的上海施贵宝中持有的60%股权,以及仅为中国大陆市场制造的关联产品出售给高瓴资本的关联公…

    高子华|“古宁波湾”海洋文明的曙光——探访余姚井头山遗址

    八千年前的浙江余姚井头山,栖息着中国沿海最早的渔民,他们面向大海,渔猎为生。井头山先民吃后丢弃的泥蚶、海螺、牡蛎、蛏子、文蛤等贝壳,还有鹿、猪和圣水牛等动物的骨头,渐渐堆积成丘,后来又被上涨的海平面和四明山脉河流冲刷的泥土淤积覆盖。直到八千年后的今天,被偶…

    白垩纪兽脚类恐龙奔跑速度可达45千米/小时

    足迹生态复原图。巴西国家博物馆毛里利奥奥利维拉绘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团队和沈阳师范大学、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发现并研究了白垩纪奔跑速度最快的兽脚类恐龙行迹,其速度…

    2025年8月“中南好书”发布|人工智能的边界

    初秋读好书,静心待丰收,八月中南好书随秋风而至,在这万物渐趋丰盈的时节中,让书香伴您静观四时流转,涤清疲惫尘嚣。《全民族抗战1937-1945》孙志华、孙潇、齐鲁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以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军事斗争为主线,依时序用正面战场大型会战和敌后战场重要作战的详…

    美股三大指数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1.76%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27%,纳指跌0.07%,标普500指数跌0.13%。美国消费者与商业频道(CNBC)称,由于投资者在备受期待的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前获利了结,股市小幅下跌。美国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涨近3%,脸书涨近2%,亚马逊…

    新茶饮 “副业” 混战:从一个红海卷向另一个红海

    副业本应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第二引擎”,而不应变成消耗现金、分散精力的“长战线”。作者 | 刘萍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搞联名、卖周边,已经装不下新茶饮品牌的“野心”了。 近日,霸王茶姬推出服饰品牌“BACHI FASHION”,正式卖起衣服,其…

    首次人体实验成功!基因编辑胰岛细胞“隐身”植入,可正常分泌胰岛素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糖尿病治疗迎来新突破! 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将CRISPR编辑的胰岛细胞移植到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 这些细胞不仅在数月内持续分泌胰岛素,还能逃避免疫检测,使植入接受者无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此研究于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

    M87*黑洞新图像揭示偏振方向出乎意料的翻转

    事件视界望远镜持续提升其观测能力,多年观测捕捉到超大质量黑洞周围不断演变的偏振模式,并在其喷流底部探测到230 GHz辐射,新研究成果揭示了M87*黑洞周围的动态环境并深化了科学家对黑洞物理性质的认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发布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新图像,揭…

    你的AI越来越蠢?因为它学会见人下菜碟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差评前沿部 ,作者江江差评前沿部. 站在科技的前列线,关注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大伙有没有感觉,现在各家的AI,好像越来越蠢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心一狠,给 OpenAI 充了个200刀的会员,想着试试现在的 ChatGPT 强到啥程度了。 结果,我给他丢了个…

    明查|“批评以色列”就要被吊销护照?美国会这条议案说了啥?

    速览- 网传“美国会议案拟吊销批评以色列的美国公民的护照”的说法存在误导信息。相关议案没有包含专门针对“发表批评以色列言论”的相关条款,但拟赋予美国国务卿以“向外国恐怖组织提供物质支持相关的理由吊销或拒绝向美国公民发放护照”的权力。批评人士认为,该法案的措辞…

    解读|以色列72小时袭击6国动摇地区和平信心,阿拉伯国家构建反以“统一战线”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5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卡塔尔多哈,2025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现场。视觉中国 图同一天,…

    专访|马凯硕:地缘政策不求最好但求避免最糟,亚洲表现更佳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视觉中国 资料图“竞争永远存在,对抗永远存在。因此,我们所有地缘政治政策的目标,不应是把我们带往天堂,而是要把我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亚洲的表现相对更好。”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新加坡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接受了澎…

    曼·雷的人体小提琴又在展出了

    在20世纪20年代初,照片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可能?从家用器具到人物,艺术家曼雷将他所见的一切,都视为可以进行美学创作的对象。近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曼雷”大展中,一系列物影摄影(Rayographs)作品讲述了他是如何“用光本身来进行创作”的…

    他是路易十三的御用画家,他的烛光曾被遗忘了数百年

    致敬“明暗对比大师”——这场刚刚在法国开幕的展览以全新视角呈现了17世纪法国画家拉图尔的画作,他笔下的烛火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他曾是路易十三的御用画家,作品曾一度沉寂,20世纪初又再次获得关注,甚至成为电影镜头的灵感来源。澎湃新闻获悉,巴黎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这…

    他是个画家,但靠摄影谋生

    在20世纪20年代初,照片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可能?从家用器具到人物,艺术家曼雷将他所见的一切,都视为可以进行美学创作的对象。近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曼雷”大展中,一系列物影摄影(Rayographs)作品讲述了他是如何“用光本身来进行创作”的…

    以方首次披露:曾在伊朗部署百名外国特工,摧毁其导弹系统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9月16日获悉,在今年6月份以伊冲突开始时,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在伊朗部署了100名外国特工。以色列第13频道当天报道称,根据以色列摩萨德首次对外披露的消息,今年6月以伊冲突开始时,该部门在伊朗建立了一支由100名外国特工组成的“小型军队”,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