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article/2025/7/1 7:49:59

电影《但愿人长久》正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这部片长172分钟的文艺片曾在第17届FIRST青年影展上斩获最佳剧情长片奖,影片以三代女性的命运为线索,勾勒出一幅跨越时代的成都城市画卷。但电影的时长,让这部片子从FIRST获奖后又经历了两年才抵达观众,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不可能有公司愿意发行,也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导演秦天来到上海,在大光明、百丽宫影城北外滩店等影院与观众展开深入交流。有人在其中看到自己成长的来路,有人向导演提出关于性别议题的质疑,一问一答之中,电影仿佛被重新拆解又重组,时光流淌过银幕上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物,映照在观众心头的百般滋味,令人沉浸又感伤。

《但愿人长久》海报

三代女性,书写时代和城市变迁

《但愿人长久》的故事起始于2015年的成都,这座充满烟火气与发展活力的城市,成为影片中人物命运的宏大舞台。单亲母亲夏婵、少女夏小芒,以及外婆康桂珍,她们的命运如三条相互交织的丝线,在时代的织机上编织出复杂而动人的图案。

主人公夏婵为了能在成都站稳脚跟,给女儿一个稳定的家,每日如陀螺般忙碌。她有来自底层江湖的“土智慧”,却也屡屡踩坑。夏婵对“城市梦”的追逐,是城市化浪潮下无数外来者的共同心声。巧合的是,拍摄期间,夏婵的扮演者徐海鹏的女儿也同样面临了异地上学难的问题。

徐海鹏饰演夏婵

“一个关于电影中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是,2010年之后,随着当地的经济起飞,成都在短时间内迎来了500万的外来人口,成了许多人口中的准一线大城市”,导演秦天说道,“但这么大量的人口其实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结构性消化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真的匹配到他们的职业、收入、家庭成员各有归处的理想生活。”在2017年后,单亲妈妈可以通过便民通道直接落户,“政策普及之后,历史会选择遗忘,那个困难过程当中,努力地鲜活的个体”,是秦天想要记录下来的人。

影片中的少女小芒,因母亲夏娟的病逝,从老家来到成都投靠姨妈夏婵。面对城市的一些新观念、新事物时,小芒的懵懂与夏婵的急切教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代际之间的冲突,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更是不同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代人对世界认知差异的体现。

练雅佳饰演夏小芒

而象征成长的月经在这个夏天来临,导演的镜头直白地展示了女孩子第一次弄脏内裤的血污。夏婵教小芒学会使用卫生巾,但也让小芒因为月事“不吉利”错过了送别至亲的机会。这些情节在映后交流中激起了观众热烈讨论,多位观众表达了对导演直面“月经羞耻”的赞赏。而秦天则分享了自己作为男性,带着羞耻感购买并研究卫生巾的经验,并表达了对于这些情节安排的用心,“希望女性观众看到的时候,觉得是真实可信的经历,也让人物完成年轻时候的被迫成长。”

外婆康桂珍,她的身上承载着过去岁月的厚重记忆。从乡村到城市,时代的变迁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她的丈夫是下乡支援建设的知青,返城途中意外去世;一对双胞胎女儿,她将其中一个忍痛送走。她的身上承载着难以展开叙说的故事,秦天通过一些不同于全片节奏的碎片式剪辑,激发观众的好奇与联想。

另一个在片头片尾短暂出场的女性夏娟,作为一个被隐去的双胞胎妹妹,却成为引发剧情进展的重要线索。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因时代发展走向不同命运,全然成为两个样子,秦天的表达中也有自己的用心,“同样的起点,但会变成不同的样子,但看着镜子,就会看到自己,这是情节背后比较厚重的东西。”

《但愿人长久》剧照

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向着夏婵的生活交汇而来,城市与乡村的人情世故,在一个个细碎的细节中令人品出百般滋味。“我的电影观,真实的宏大,都一定是最微小之处的。一定是落在个体身上的。”

从乡村到城市的迁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乃至自我认知的重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经历的疼痛、困惑、挣扎与成长,都被秦天导演精准地捕捉,并呈现在银幕之上,为观众呈现出一部生动而深刻的时代变迁启示录。

《但愿人长久》 剧照

经历精英教育的导演,想看见更大多数的人

2007年,秦天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放弃了在他人眼中前途无量的机会,扎进社会的大田野中——他做过医疗器材销售、儿童培训老师、泳池救生员、商业主持人、烧烤经营者甚至闪送员。他说:“这些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去‘精英化’,真正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

导演秦天工作照

上大学以前,秦天和身边的朋友都是城市里受到很好教育的那种优等生,直到上大学的时候,班上50多名同学,其中大半来自农村,“他们有乡村背景,或者土地经验,是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没有的。我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优越感有荒唐。当我没有真实地见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以为我一定要比他们更聪明一点,或者说我的知识结构更完备,懂得更多,但我突然警惕这个优越感的由来是什么?”对此,秦天一度感到羞耻。他谈到,当时作为城市家庭起点的孩子,天然的精英教育图谱下,形成的追求更好分数、更好工作的价值观,突然令他觉得不自在,“我发现我是少数,而我们班经过考大学,留在城市找到好工作迅速完成城市化的人,安居乐业、娶妻生子的人也是少数,经由他们,我看到了背后更多的没有着落,但原乡已经被消解掉了大量的人群。这些真实的人平常在我身边擦肩而过,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正视过他们。”

秦天意识到自己过往的生活其实十分狭隘,那些他曾经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并非不可或缺。他看到了同学们身上对土地、生命那种直接而深刻的感触,体会到了他们朴素、真实且平易近人的性格中所蕴含的大智慧。这种对他人、对生活全新的认知,让秦天想要去讲述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主流叙事所忽视的大多数人的故事。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秦天就非常喜欢看电影,保持着一天看2-3部的频率。“我是受教于电影的。它展现出的世界是那样多样和深刻,发生在世界各地、探究着人性深度的故事,让我对人性复杂的认识不至于局限于自己身边浅层的真实。”

为了弥补自己在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空白,秦天开启了自学之路。他购买专业教材,如饥似渴地汲取电影知识;研究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资料,逐渐掌握电影的语言与技巧,学会琢磨导演们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意图。他和另一位科班毕业的朋友一起组建了电影工作室,接一些广告和宣传片,终于从短片开始,开启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我毕业之后就没有去好好正经工作。拒绝了正经工作,打了很多零工,大概有个十年时间,就在这个过程当中,适时的遇到了也交往着许多现在依然保持联络的朋友,他们和我的生存环境、人生履历完全不同,对世界看法也完全不同,但通过跟他们的相处,我才越来越踏实。”秦天说。

导演秦天在上海路演现场

172 分钟,电影想完成和观众生命的交互

“有什么片子是不可以剪到两个小时的?我当时也问过自己。”

《但愿人长久》的片长长达172分钟,这个时长,让这部片子从FIRST获得大奖后又经历了两年才有机会抵达观众。秦天坦言,选择这个片长就被提醒过,“不可能有公司愿意发行,也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

从初剪的199分钟,到如今公映的172分钟,秦天说,已经是创作者为了抵达观众和“回报保护这个项目的人”作出的最大努力。172分钟是这个故事得以完整讲述、情感得以充分抒发的必要时长。

电影采用了非逻辑叙事的方式,它并非依靠传统的线性情节推进,而是依赖情感的流动来牵引观众。秦天认为,只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情感在故事中自然地生长、蔓延,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影片中对人物日常生活细节的大量刻画,夏婵在工作中的疲惫、小芒在青春期的迷茫、外婆在回忆往事时的神态,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勾勒出人物丰满的形象,让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个作品是一个特别朴素的口吻,特别普通人的故事,我没有那种作者的自恋和自负,也没有一种‘拍爽了’的感觉,我也不是在拍摄和创作的过程当中,感觉到多大的成就感,反而是这些人物在笔下生长和拍摄、真正被演员演得鲜活的时候,我自己内心都是在经历巨大的拉扯的。”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但愿人长久》收获了许多赞誉。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细腻的情感所打动,认为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有人将其称为女性版的《一一》,有观众表示,近3小时看下来,竟然一点都不觉得长。

2023年,秦天的首部长片作品《但愿人长久》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获得最佳剧情长片的荣誉,评委会评语这样赞扬它:“时长并未稀释叙事的浓度,在角色的互相编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在一个时代中的典型形象。人与现实的碰撞残酷无情,让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更显美丽,以史诗的笔触,书写市井小民生活的百年孤独。”

《但愿人长久》海报

秦天在路演中感谢观众,“加上路上的时间,至少花了4个小时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在流媒体与商业片盛行的当下,电影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秦天谈到在路演中见到观众带来对电影未来的更多思考,“看电影在今天变成一个古老的公共活动,那些鲜活的人物被放得那么大,是电影想完成跟观众的生命的交互。”

导演秦天与观众合影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VhHBIQuKUg

    相关文章

    六经与古今世界:第十二届全国古典学年会综述

    2025年6月21—22日,第十二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以“六经与古今世界”为主题,围绕“六经的阐释与古今文明”“经学的现代转化”“西方古典学与中…

    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左传》学会议纪要

    2025年6月14日,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左传》学会议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隆重召开。开幕式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谷继明主持,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杜泽逊,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黄圣松,同济…

    “80个字的誓词我走了80年”,解放日报:92岁新同志给年轻党员哪些启示

    在陈龙(左)的见证下,宣誓仪式在游本昌(右)居住的养老院以远程方式举行。解放日报 受访者供图“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昨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暨与会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湖南博物馆新展:让汉唐文物与叶锦添的电影道具“对视”

    汉代织绣技艺“长寿绣”丝绵袍,贵族化妆盒彩绘九子漆奁,唐代“独幽”七弦琴,2400年不锈战国“越王州勾”,汉代滑石面具,反映清代军事制度的曾国藩铠甲……将文物与电影《赤壁》《封神三部曲》中的服饰道具并置,进行“对话”会产生什么效果?6月28日下午,由湖南博物院携手…

    观察|美以动武暴露底牌,美伊核谈判或长期化成为“政治秀”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9日,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卫星图像,伊朗福尔道浓缩设施通风井附近的活动特写。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后,焦点转向伊朗核计划,各方对于伊朗核设施受打击程度的评估不一,这关系到伊朗发展核能力的下一步,以及美伊核谈判是否并将如何重启等问题。据新华…

    毕淑敏人民日报撰文,讲述《昆仑约定》写作背后的故事

    《昆仑约定》:毕淑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昆仑”,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古老的典籍里,它雄屹华夏西部,为中华大地上的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它也是我的精神故乡。50多年前,我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辽阔的冰峰雪域上,保家卫国。那里的冰雪,呼啸着覆盖我从16岁到28岁…

    俄军发动最大规模空袭,为何俄军近期突然加大对乌攻势?

    乌克兰称俄军发动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乌克兰“最大规模空袭”。此外,俄军还集结11万重兵攻打乌东重镇。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部发表声明称,29日凌晨俄罗斯再次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官员伊格纳特称,考…

    明查|AI图像席卷以伊冲突,真假难辨的战争影像应接不暇

    编者按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突袭德黑兰,剑指伊朗核设施。伊朗怒斥此举为“宣战”,发动弹道导弹反击,双方展开攻防战。12天后,伴随着美军下场参战,以伊签订停火协议,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匆忙画上休止符。但社交平台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仍在持续发酵——由于以伊…

    QDII额度再扩容,60家证券类机构获批超21亿美元

    时隔一年多后,新一轮QDII额度又一次集中获批。6月30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最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批准额度由此前5月末时的1677.89亿美元提高至1708.69亿美元,增加了30.8亿美元。而上一次集中获批还是在2024年5月。22…

    港股上半年IPO融资额同比增688%,排队企业达220家

    上半年正式收官,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13家,增幅为43.33%;募资总额达到106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33亿港元增长688.54%,募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就单个项目募…

    解放军报社论:在党的旗帜下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潮涌东方信心满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军官兵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庆光辉节日,展望光明前景,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中国人民…

    抗战回望31︱《新中华报》:1938年7月的“抗战周年纪念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周”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于具体的建党标志及日…

    大学2025丨专访福耀科大常务副校长徐飞:AI时代,大学需要“重新发明”自己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

    “苏超”六月记:普通人的主场

    海报设计 白浪伴随着苏州、扬州“园林德比”的终场哨音在江苏全省唯一满足国际足联比赛要求的专业球场——昆山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上响起,“苏超”第五轮赛事和这个六月一起落下帷幕。业余爱好者登堂入室,踏足一流专业场地,4万多名现场观众的助威声在周围环绕,21个平台将比赛…

    专访黄汉权:新质生产力领域如何反内卷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将如何发展?6月24日-26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参加了“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闭门会议。6月25日,澎湃新闻就新质生产力热点话题专访黄汉权。黄汉权表示,当下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确…

    经济日报社论:永葆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走过峥嵘岁月,百年大党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锐意进取,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华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年,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寻找中国人民通往幸福、中华民族走向…

    郎朗王健史依弘张军金承志金郁矿,听听他们和东艺的故事

    2004年12月31日拉开演出大幕,2005年7月1日正式对外运营——20年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丁香路绽放,逐渐成为世界交响名团的大本营、上海演出文化的金名片。20年来,这里迎来送往过无数名家大师、新人新秀,而每一个艺术家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动人故事,绽放了属于他们的…

    光明日报社论:奋斗,不懈奋斗,明天定会更好!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年前的今天,金瓯残破,兵燹连连。而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华夏,又是怎样一副模样?新闻是明日的历史。翻开手边的《光明日报》,哪一版哪一篇不让人心潮激荡?!瞧,这篇的题目是《中国动画何以创造了世界第一》。动画电影,美西方一直独霸…

    92岁游本昌入党,人民日报:真诚的艺心,不变的初心

    “我会永远遵守入党誓词,这将照亮我的一生!”6月30日上午,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游本昌难掩激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奋斗百年正芳华

    责任编辑:赵冠群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