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忆|“东风1号”65岁:被影像定格的强国足迹

article/2025/11/5 10:00:38

2025年的深秋,当我们回望1960年11月5日戈壁滩的早晨,仿佛还能听见那声划破天际的轰鸣。那不仅是“东风一号”导弹的试射成功,更是一个民族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发出的自力更生的宣言。六十五年过去了,那段传奇的起点,至今依然让我们心潮澎湃。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1059)发射成功,东风导弹从此诞生。(01:01)

1960:戈壁惊雷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65年前的11月5日。9时2分28秒,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代号“1059”)点火升空,导弹飞行7分31秒后,准确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0年11月5日9时2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代号1059)发射瞬间。@央广军事 图

“东风一号”起飞。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图 王文华 供图

这一声轰鸣,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新中国导弹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具备了近程导弹的研制和发射能力,打破了当时大国的技术垄断。主持发射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宣告:“今天,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发射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0年11月5日,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在酒泉发射现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图 王文华 供图

1960年11月5日,聂荣臻元帅在钱学森的陪同下,在发射现场为“剪彩弹”剪彩。CCTV国家记忆 视频片段

这声“惊雷”的背后,是异常艰难的创业历程。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征程就此启航。最初,我国决定仿制苏联P-2导弹,并将其命名为“1059”,意为力争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实现首飞。然而,正当任务进入决战阶段,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专家撤离,大批资料带走,留给中国科研人员的是一片空白与前所未有的压力。

科研人员使用手摇计算机工作。中国航天报 图

科研人员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中国航天报 图

钱学森《导弹概论》手稿。上海交通大学 图

但中国人从未屈服。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凭借着一部钱老亲笔撰写的《导弹概论》的启蒙教材,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最终让“1059”导弹翱翔于天际。1964年3月12日,“1059”导弹正式命名为“东风一号”。

1960年11月5日,在酒泉发射场,“1059”导弹昂首矗立在发射阵地,蓄势待发。中国航天报 图

起竖的“东风一号”导弹。中国航天局 图

1960年11月5日,“1059”导弹及参试人员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发射。央广军事 图

首战告捷后,中国导弹事业开启了更加系统的征程。1965年,钱学森在《地地导弹发展规划》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八年四弹”规划——计划用八年时间,研制出中近程弹道导弹东风二号、中程导弹东风三号、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四号和洲际导弹东风五号,并要求每个新型号的射程都比前一型号翻一番以上。这一宏伟蓝图,为“东风家族”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体系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1999年9月3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展出的东风1号。

2011年11月15日,为了配合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原耸立于兵器馆中央大厅的“东风一号”导弹搬至军博南广场。

这是“东风一号”50年来首次搬家。视觉中国 图

“东风”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印记。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的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西风”,并做出了“东风一定压倒西风”的精妙论断。承载着这一历史重任,中国战略导弹家族以“东风”为名,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壮阔征程。

现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层兵器大厅的“东风一号”。

阅兵场上的“东风家族”

自那声戈壁惊雷之后,“东风”便不再只是一枚导弹的名字,它成了一个血脉不断延续的庞大家族的姓氏。65年来,“东风家族”成为我国核威慑力量的标志。而这个家族最盛大的“家庭聚会”,便是在一次次的共和国阅兵式上,它们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挺直了脊梁。

·1984年:东风-5奠定基石

1980年,中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引发世界轰动。4年后的10月1日,战略导弹方队首次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震惊世界。

1984年10月1日,首次参加检阅的战略导弹方队。东风-5。 新华社 图

多型国之重器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其中包括“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东风-4”远程弹道导弹和“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特别是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亮相,庄严宣告中国拥有了可靠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战略威慑能力。

1984年,战略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央广军事 图

1984年国庆阅兵,第二炮兵中程导弹方队。中国军网 乔天富 图

·1999年:东风-31横空出世

在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阅兵式上,“东风家族” 迎来规模化展示的里程碑。压轴出场了4个“东风”导弹方队,打出了“东风”新型常规地地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战略导弹等型号的组合牌,创造了当时国庆阅兵“东风”导弹展示数量最多的纪录。

在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中程地地核导弹方队亮相。中国军网 乔天富 摄

其中,首次亮相的“东风-31”机动战略核导弹尤为引人注目。它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略核导弹,实现了从液体发动机向固体火箭发动机转变,体积更小,可以进行公路机动,生存能力更高,标志着中国固体燃料、公路机动洲际导弹时代的到来。“东风-3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型固体燃料远程弹道导弹,也是中国第二代战略导弹的核心型号。

在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东风-31核导弹亮相。

在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从天安门广场驶过了三辆搭载有导弹发射筒的重型运载车,这是东风-31核导弹首次公开曝光。新华军网 图

·2009年:东风-31A首次登场

在2009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基本形成以新型主战装备为骨干,电子信息装备和保障装备相协调,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洲际、地地、舰空、空空、地空等多种战略、战术导弹悉数登场。改进型“东风-31”弹道导弹首次亮相接受检阅。此外,东风-11A、东风-15B、东风-21D悉数出场。

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方队受阅。新华社 图

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方队在长安大街行进。新华社 图

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这是DF-15B常规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2015年:东风-5B首次公开亮相

201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在抗战胜利日举行大阅兵。在本次阅兵中,可携带多弹头的“东风-5B”改进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领衔首次公开亮相。此外,“东风-16”近程弹道导弹,可打击大型海上移动目标的“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核常兼备弹道导弹首次亮相。

“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解放军画报 图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2015年9月3日,“东风-21D”常规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 图

·2017年:东风-31AG首次亮相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沙场阅兵”中,备受关注的“东风-16改”弹道导弹、“东风-31AG”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首次亮相,成为此次阅兵式上的焦点武器。

东风-31AG弹道导弹,是在东风-31A弹道导弹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型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它使用了三种新技术,一是采用全驱动越野车底盘,提高导弹的机动能力;二是采用野外无依托快速发射,提高系统生存能力;三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提高突防能力。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是核导弹方队,东风-31AG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2019年:东风-41压轴登场

2019年10月1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备受全球瞩目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和造型前卫、采用高超音速滑翔技术的东风-17常规导弹压轴出场。“东风-41”以其无与伦比的射程、精度和突防能力,成为国家战略威慑的最坚强基石;“东风-17”则代表了新兴的、难以拦截的战术打击力量,代表了“东风家族”在新时代的科技巅峰,让世界为之震撼。

在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东风-41”核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东风-41弹道导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的一种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是东风-31弹道导弹的一种发展改进型。

在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东风-41”核导弹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在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东风-41”核导弹方队接受检阅。央广军事 图

·2025年:最新成员东风-61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大会包括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东风家族”再次以全新阵容傲然登场。在核导弹第一方队中,“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等最新成员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核导弹第一方队震撼登场,“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核导弹第一方队登场,“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接受检阅。新华社 图

压轴出场的核导弹第二方队中,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通过天安门广场。“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2025年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核导弹第二方队登场,“东风-5C” 接受检阅。胥冰洁/新华社 图

“东风-5C” 接受检阅。颜麟蕴/新华社 图

“东风-5C” 接受检阅。杨冠宇/新华社 图

回望这一张张图片背后的六十五年,从戈壁孤箭到钢铁长城,这不仅仅是一条武器的进化之路,更是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最有力的见证。这条砺剑之路所铸就的,正是今日十四亿中国人身后最坚实的底气。

东方快递,使命必达!

本文参考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中心官网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官网 科普中国 中国军网 央广军事 新华社

图片 新华社 中国军网 视觉中国 央广军事 新华军网 解放军画报 

    责任编辑:史训锋
    图片编辑:薛晶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poDpOMmnVw

    相关文章

    直说吧,我内心深处那点事,被他们戳中了

    10月31日至11月2日,比利时偷窥者舞团(Peeping Tom)携代表作《舱中谜事》(Diptych)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作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该剧连演三场依然一票难求。“窥视”是偷窥者舞团创作的核心动力与内在隐喻。然而,我们在窥视什么?为什么需要窥视…

    全球“鱼油大王”禹王生物冲击港股上市,自曝社保欠缴、贷款用途偏离等问题

    近日,港交所披露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王生物”)正式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与建银国际。禹王生物在公告中称其为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及其制品供应商,2024年该品类销量全球市场份额达8.1%。(资料图)禹王生物是一家以大豆深加工为基础,业…

    得利斯第三季度亏损收窄,近日计划逾3000万收购一家亏损公司

    近日,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得利斯”,002330.SZ)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3.93亿元,同比增长14.95%;归母净利润为540.38万元,同比下降18.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7.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9.92万元;扣非净利润-798.11万元,投资…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微成都报道,11月3日,成都路桥(002628.SZ)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林晓晴当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早前,林晓晴于2023年8月被聘任为成都路桥副总经理;2024年5月,王培利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等职务,彼时28岁的林晓晴接任董事长;此…

    谋划“十五五”|释放银发消费巨大潜力

    “十五五”时期,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婴儿潮一代“60后”全面进入老年期,按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的估算,老年人口将从如今的3.1亿人快速增至2030年的3.7亿人,届时,不到4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老年群体将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主体。从理论上看,银发消费(即老年人消费…

    第十一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北京举行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会晤重要共识,巩固和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与俄罗斯财政部部长西卢阿诺夫于2025年11月4日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俄财长对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地方财政管理实践、智库交流,以及中俄在二十国集团、金砖…

    中国将对刚果(布)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刚果(布)国际合作和促进公私伙伴关系部部长克里斯戴尔在上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刚果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期收获的安排》。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期收获安排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外宣布的零关税举措的重要…

    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发布,你读过几本?

    11月4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29位评委经历线下或线上评选,共同评选出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已经举办了十三年,分学术类和大众类两类。今年获得年度十佳的学术类著作中,《蔡元培全集》的编纂工作始于2015年,…

    辽京:在《白露春分》中捕捉分岔的时间

    11月1日,青年作家辽京凭借长篇小说《白露春分》摘得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辽京的作品以家族史为脉络,通过女性视角的细腻刻画,将线性时间打碎重组,在记忆的褶皱中挖掘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作家辽京在获得文学奖后,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她表示:“我是一个女人,习惯使用我最…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压阵之作,香港芭蕾舞团《布兰诗歌》来了

    40年前,清唱剧《布兰诗歌》在中国内地的首演是在上海。40年后,港芭版《布兰诗歌》也是在上海首登中国内地舞台。11月14日-15日在前滩31演艺中心,香港芭蕾舞团将带着《布兰诗歌》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压阵之作。香港两大旗舰艺术团——香港芭蕾…

    上海双年展的前世今生:映射上海与全球的对话

    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11月8日将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从1996的上海美术双年展到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作为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已近而立之年,从人民广场的老上海美术馆,到2012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油画、水墨到影像与社…

    甘肃康县一河道现市民淘金潮:当地加强管控,河道附近拉起警戒线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甘肃陇南市康县一河道内有人淘砂金。11月3日,有周边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河道中确有黄金但是很少有人能淘到,该现象年初就已出现,虽被官方叫停,但随着河道清理、河床开挖,淘金行为再次回潮,最近政府又加强了管控,河道附近拉起了警戒线,已…

    中国与多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提升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11月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资源和发展部部长秋永,基里巴斯旅游、商务、工业和合作部部长里特,瑙鲁磷酸盐矿部部长托马,瓦努阿图外交、国际合作与对外贸易部部长阿蒂,斐济贸易、合作社、中小微企业和通信部常秘阿里举行集体会见。会见后,王文涛部长与五国…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377件作品获奖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1月5日揭晓。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3件、三等奖186件。本次评选中,人民日报社评论《立足关键时期,用好重要法宝》、新华社通讯《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55天驻演64场,《悲惨世界》纪念版音乐会燃爆上海大剧院

    11月4日,在全国剧迷的期待中,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拉开了大幕。未来55天,这部剧将在上海开启64场驻演。演出结束,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当晚的冉阿让扮演者阿尔菲博伊请出了此次上海站另一位冉阿让扮演者杰罗尼莫劳赫一起登台,两人联袂献上了…

    郭守敬望远镜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

    11月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2025年10月,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累计发布光谱数达2807万条、恒星参数1159万组,数据量稳居世界第一。科研团队介绍,在近期的集中攻关下,LAMOST团队推动多项关键技术从“依赖进口”变为“中国自主”。首先是“天文特种宽谱光…

    佛造像艺术中的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佛造像艺术中的普贤菩萨,各具审美效果。经变画即经变,亦称变或变相,广而言之,凡依佛经而绘制的画,皆可称为“变”。现在去看,经变画可理解为人类智慧之跨界转化,因经画图,目击道存,帮助人们迅速理解经典,突出经…

    陕西培育光子科技实验室,计划两年攻克超30项卡脖子技术

    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它与电子同为基础性支撑技术,在星际光互联、计算成像、基因测序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11月4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付玉喜在陕西西安举行的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高峰会议上表示,陕西光子科技实验室进入培育建设期,目标吸引…

    一图看懂|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会对委内瑞拉动武吗?

    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对此稿亦有贡献。责任编辑:郑洁校对:张亮亮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整面展墙都成了观众的画布

    当整个艺术空间的展墙成为画布,所有来到现场的观众都可以化身为主角,成为完成展览空间“艺术品”的创作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澎湃新闻获悉,位于上海市茂名南路的大沪联合艺术空间曾于2019年入围上海最美公共空间,开放至今已举办了七十多场艺术展览及美学活动。这一艺…